最完美的“现代”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问起俄罗斯海军的“招牌菜”是什么?许多人的答案可能都是“现代”级驱逐舰,它因配备能毁灭航母的超音速导弹而被倍受国际市场青睐。为吸引更多外国客户的注意力,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在“现代”级驱逐舰的基础上进行全新演绎,推出了所谓“最完美版现代”的21956型驱逐舰方案,试图将“航母杀手”的辉煌传承下去。
  
  一招鲜,吃遍天
  
  位于圣彼得堡市的北方造船厂是俄罗斯海军八大支柱船厂之一,自1924年以来共为苏联和俄罗斯海军建造了170艘水面战舰。但由于苏联解体,前苏联海军订购的多艘舰船被迫停产,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就在这个时刻,邻国海军看上该厂建造的“现代”级驱逐舰,连续订购了4艘。出售“现代”级军舰使北方造船厂彻底摆脱了苏联解体所造成的阴影,使该厂重获生机。与此同时,“现代”级驱逐舰在异国海军中的出色表现也让北方造船厂名声日隆,以至于该厂厂长到海外出差时,都不忘向对方递上一张印有“现代”级驱逐舰的名片,用一句中国俗语说,那就是“一招鲜,吃遍天”。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现代”级驱逐舰毕竟是20多年前的设计,虽然它有较为宽广的改装潜力,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海军装备市场,北方造船厂也必须有所作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北方造船厂于2005年下达了代号“21956工程”的新驱逐舰研制项目,并在2007年圣彼得堡国际海事展上一露真容。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与“现代”级驱逐舰存在血缘关系,“现代”级的海军代号为“956工程”,而“21956工程”的字面意思就是“21世纪的现代级驱逐舰”。据该厂总经理福米乔夫·安德列伊·博里索维奇介绍,该舰的外销市场主要瞄准“现代”级的老用户,以及着力打造航母战斗群,发展蓝水远洋海军的国家,比如印度、巴西等国。目前,北方造船厂正主动对能建造巡洋舰以上级别的12号干船坞进行改造,它有一个可回收的棚顶、造船模块传送带及起重量达1050吨的龙门起重机,可以使员工不受天气影响连续工作,同时保守军事机密。
  
  总体设计,借花献佛
  
  据俄罗斯《军事检阅》杂志报道,21956型舰应用了35项专利技术,尤其是首次采用了世界先进的“三级测量数学建模”设计技术,它具有一次成形、尺寸精确度高、费用低廉等优点,迄今在俄罗斯只有北方造船厂一家能够进行。从外观和作战职能上看,21956型显然是20年前北方造船厂推出的11990通用型驱逐舰的翻版,当年而联海军曾打算用11990型舰充当苏联航母战斗群中的指挥控制舰,执行舰队导弹攻击和反导防空作战,具有极强的独立远洋战斗能力,后因苏联解体而未能下厂建造。21956型驱逐舰如能从图纸变为实物,也算是一了北方造船厂的夙愿。
  21956型舰长163米,宽19米,吃水4.8米,全舰拥有339名成员,满载排水量约9000吨,已接近“光荣”级巡洋舰的吨位,这保证了该舰能搭载更多的装备,同时为后续性能升级预留了冗余度。与956型相比,已披露的21956型舰模型充分考虑了隐身性,这一点也迎合水面舰艇隐身化的发展趋势。它采用了大斜角舰艏,水线以上明显外飘,长宽比较小,大约只有8.1,首部采用深V形剖面,从而提高了航行中抗纵摇的能力,使舰艇具有较强的适航性,抗风浪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上层建筑也较956型舰明显低矮,由可吸收雷达信号的非燃玻璃钢材料制成。上层建筑及折线以上舰体均做成内倾状,可避免舰体表面形成垂直面,敌方发射过来的雷达波可被舰体表面反射到别的方向,使敌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强度大为减弱,大为降低其被探测概率。舰面布置也比956型舰整洁多了,各转角处均设计成圆弧过渡,尽力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减弱雷达反射信号。位于舰舯部的两组烟囱也使用了新型的红外抑制装置,以降低排烟的红外特征与温度。
  21956型舰的动力装置采用全燃联合动力,双轴双桨推进,选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4台乌克兰生产的DA80型燃气轮机,机组配置方式是将4台发动机分成两个机组,各负责驱动一个螺旋桨,并分别安装于前后两个各自独立的机舱内,以提高生存力。DA80型燃气轮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达36300马力,在3000—3600转/分的效率可达36%,它在最大输出功率及热效率方面高于西方战舰普遍使用的LM2500燃气轮机,但在耗油率及使用寿命上比后者要差。另外,还有4台WCM800型柴油机负责为全舰提供380伏三相交流电。全舰总功率超过10万马力,相对于21956型舰来说,其动力的剩余功率较打算,使其在作战时的机动性及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一体化平台控制系统监控着全舰的动力系统、辅助动力、操纵与稳定、电力分配等功能。据北方造船厂提供的数据显示,21956型舰的最大航速为293节,15节时续航力达到5500—6000海里。
  从舰体设计上看,21956型舰已基本跳出956型舰的框架,从外观上几乎看不出与后者有什么关联,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能让原有的956型舰生产线迅速转产,并让用惯956型舰的客户乐于接受这个“旧瓶装新酒”的产品?北方造船厂的答案是模块化设计,该厂将21956型舰的各个部位打造成功能模块,并与956型舰的原设计进行“一对一”衔接,着重提高重点部位的新技术引进程度,而对战斗力影响不大的部位则尽量少改动。实际在生产方面,北方造船厂在建造21956型舰的成本上,并不比956型舰高多少,而且外国客户使用起来也不会感到太陌生。
  
  指挥中枢
  
  21956型舰的中枢神经是“要求—M”分布式作战控制系统(由子午线科研联合体出品),它的内部设备包括8个T—171操控台和3个T—162中央信息处理器,通过一个以太局域网相联,外部则通过T—119和T—190系列数据总线与各种作战设备相联。目标信息由舰桥顶部的一部“乐台—MAE4”超视距对空对海警戒雷达提供,该雷达工作在D波段,具有主/被动探测方式,主动方式的作用距离为240千米,被动方式达400千米,能为远程反舰导弹提高必要的目标引导。此外,舰上还装有空中战术导航雷达、卫星通信系统、敌我识别系统、高频、甚高频通信系统、数据链系统等。
  
  防空与反导
  
  中享有盛誉。该系统采用“冷发射”方式。为了解决导弹垂直发射后的转弯问题,导弹采取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即在弹体中部采用10个小燃气喷管来控制导弹垂直发射飞行段的快速转弯。它可拦截高度在10—6000米、距离1500—6000米的反舰导弹和高度在10—6000米、距离1500—12000米的作战飞机。
  21956型舰的主桅顶端设有一部 MP—710ME型“顶板—ME”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它主要用于全舰的对空目标的搜索、跟踪,并为“刀刃—M”系统提供目标数据信息。雷达天线采用两座一维频扫单面天线背靠背形式布置,平时雷达转速为6转/分,作战时为1转/分,数据更新率为1次/2秒,对空探测距离300千米,对2平方米的目标作用距离220千米,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为35千米,可同时跟踪100个目标,并对其中25个目标进行攻击瞄准。
  舰桥及舰艉直升机库上各装有一部“十字剑”火控雷达,它们工作在K波段,主要用于中低空目标的探测,探测距离在150千米,可有效发现低空及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及反舰导弹,主要用来弥补“顶板”雷达对低空目标探测能力的不足,从而构成了较为严密的远中近、高中低及超低空的对空探测能力。此外,在“十字剑”雷达系统中还配有2具光电瞄准具,用于在雷达受到强电子干扰下无法正常工作时,对目标进行跟踪。
  21956型舰的防空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搜索、跟踪、照射均需专用雷达的作战模式,直接利用“顶板—ME”雷达对目标进行搜索及跟踪,取消跟踪制导雷达,形成了新的搜索、照射的防空作战模式。这样,既简化了系统结构又增加了拦截目标的火力通道数。因此,该系统的作战效费比高。
  与美国驱逐舰上常用的“拉姆”点防空系统相比,“刀刃—M”系统的优势在于高发射率和反应时间短,但它在近程拦截方面存在劣势,“拉姆”可在目标离战舰仅500米时实施拦截,而“刀刃—M”则需要1500米。因此,21956型舰还在第二组烟囱两侧各布置了一套“栗树—M”弹炮结合系统,该系统包括2门30毫米6管高射速机关炮和8根9M311近程防空导弹发射管,模块下方有自动装填弹库。9M311导弹采用雷达光电复合制导,射程1500—8000米,备弹32枚。机关炮射程500—4000米,备弹3000发。“栗树—M”系统将武器与雷达光电火控系统合为一体,如出现制导雷达受干扰的情况,可自动转入光电制导。该系统可同时对6个空中目标进行跟踪和攻击,拦截概率达到96%—99%。
  据最新报道,北方造船厂已拿出21956型舰的最新设计方案,即将舰艏部的一套“刀刃—M”系统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暗礁—M”区域防空系统。它是陆基S—300PMUl远程防空导弹的舰载型,包括6座独特的可旋转导弹垂直发射井和48枚48N6E远程防空导弹,可同时拦截6个远程空中目标。该导弹最大速度6马赫,射程120千米,它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当导弹自寻的雷达启动后,能将“看到”的空域传给母舰。其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爆炸后可产生2万个杀伤破片,具有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不过,该系统需要专门的“堡垒—M”相控阵雷达提供目标照射与制导,无疑会占用其他设备的安装空间,21956型舰的整体布局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顺便提一下,除了上述“硬杀伤”手段外,21956型舰还拥有有效的“软杀伤”手段来对付继续迫近的来袭空中目标,舰上装有一座TK—25E综合电子战组件,包括一部宽波段电子侦察系统(天线阵列装在上层建筑上)和一部多模态电子干扰机。其他还有PL—2M被动干扰系统、PK—10电子对抗系统等,PK—10系统包括4座KT—216诱饵弹发射器,能发射120—120毫米干扰弹和红外诱饵弹。
  据俄专家指出,若以最高版本的21956型舰为准,理论上能同时拦截6个远程目标和9个近程及超近程目标,防空效能将达到956型舰的两倍,接近美国早期“伯克”级驱逐舰(非反导型)的水平。这显然对那些建设蓝水海军的国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对陆攻击与反舰
  
  21956型驱逐舰在其前部二级甲板处设置了16单元的“俱乐部—N”垂直发射系统,可混合装填发射亚音速的3M—54E1反舰导弹、3M—14E对陆巡航导弹以及91RE2反潜导弹,作战灵活性与美国MK41垂直发射系统有得一拼。
  3M—54E是一种双速制三级反舰导弹,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巡航时采用涡喷发动机作动力,飞行速度为0.8马赫,而末段飞行则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作动力,飞行速度高达2.5马赫。导弹采用惯性加末端主动雷达复合制导,未制导搜索距离达30千米,具有很强的目标识别能力及抗电子干扰能力,可进行高度仅5米的超低空突防。该导弹采用200千克的半穿甲战斗部,高空射程可达220千米,低空时为110千米。
  3M—14E巡航导弹的控制系统采用GIONASS卫星导航接收机。这种重达1.5吨的导弹能在距海面4.6米的高亚音速飞行,据说能击中150千米外的“一间办公室”。
  91RE2反潜导弹长6.5米,重1200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它以APR—3ME型轻型鱼雷作为战斗部,可对水下150米处的高速潜艇实施致命追杀。由于该导弹接近目标的速度较快,对方很难使用水声对抗设备。
  “俱乐部—N”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用标准的3R14N—11356火控系统能控制多种型号的导弹,针对不同的任务和战术环境,能够选择相应的导弹。据称,该系统的性能在世界同类武器中是出类拔萃的。
  除上述反舰巡航导弹外,21956型舰所装备的舰炮也是一种重要的对陆攻击武器。21956型舰的前部一号甲板上装有一门A—192型130毫米高平两用主炮,与之配套的还有装在桥楼甲板上的5P—10E“美洲狮”雷达火控系统,主炮炮塔采用隐身设计,由多边形构成,可有效减小舰炮的雷达反射截面。炮管采用水冷,炮塔下部设有主、副弹舱,可存放200余发弹药,火炮俯仰范围-15°至+80°,火炮最大射程为39千米,使用俄罗斯新型增程制导弹药时,射程可达120千米,增强水面战和对岸火力支援能力。
  
  反潜武器
  
  由于反潜能力较弱,956型舰常被俄罗斯海军拿来与“无畏”级大型反潜舰编组使用,以达到“1+1>2”的效果,但对实力逊于自己的外国客户而言,这种“奢侈的搭配”恐怕难以接受。因此,21956型驱逐舰必须在反潜方面下有所改进。
  该舰除了前面提及的91RE2反潜导弹外,还包括两架“卡—28”反潜直升机。该机可挂载两枚轻型反潜鱼雷,能在5级海况下起飞作战,作战半径达200千米。它装有全套的搜潜及攻击设备,其机头下方装有一大型对海搜索雷达,可用于导航、探测水面舰艇及通气管状态下航行的潜艇,对水面目标的搜索距离最大可达200千米,对通气管状态航行的潜艇的发现距离在30千米。
  在水声探测设备方面,21956型舰拥有一部ZARYA—ME—03中频主被动舰壳声纳及一部VINIETKA—EM低频被动式拖曳阵声纳。ZARYA—ME—03是一种数字化主被动搜索攻击声纳,其圆柱形基阵采用大量高清晰度听音器,可发现低速航行的潜艇,具有探测水下目标、探测水雷、主动精确测距、被动监视及水下通信等多种功能,其正常条件下的对潜探测距离在15千米,具有跟踪多个目标的能力,可为反潜武器提供所需攻击目标的精确数据。VINIETKA—EM采用数千米长的拖缆,阵列长度近300米,数据处理系统应用全新的数字式高容量计算机系统,对中等航速航行的潜艇目标的作用距离在70千米以上。此外,为了加强对反舰鱼雷的防御,舰上还在舰艏装有主/被动式噪声干扰系统,舰艉部还装有PAKET—E/NK拖曳式鱼雷诱饵。
  从上述配置来看,21956型舰的反潜武备足以担负起区域反潜的重任,不过在近距离反潜(10千米以内)方面,无论是攻击方式、火力密度及手段都不如西方同类舰艇,因此需要北方造船厂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其他文献
沈玲:让梦想照进现实    “女儿是水做的”这话让我中毒颇深,所以我总以为女儿是诗,是画,不过,写沈玲,你要硬往抒情上扯,你就非得为自己无病呻吟而脸红,她哪有那闲工夫吟风弄月。沈玲外型至今看起来依然是弱柳扶风的那种,但她和楚楚可怜这一类小情小调的词是全然不搭调的。认识她不算短了,她给我许多的不可思议。她瘦削的身子骨和她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风风火火闯九州,居然数十年热情不减,让我不可思议;她是永远静不
期刊
直升机可以垂直起落,可以前飞、倒飞、侧飞,可以悬停,在战场上极其有用。但是在日益激烈的现代战场上,直升机的速度太低了,大大影响其战场上的生存力。如果可以在平飞时把桨翼竖起来,作推进螺旋桨用,在起落时把桨翼横过来,作直升机的旋翼用,那岂不一举两得,鱼与熊掌兼得?    V-22的前身——XV-15    上世纪50年代时,贝尔公司在美国空军的资助下,研制了XV-3倾转旋翼研究机,在机身两侧平直机翼的
期刊
莫斯科时间2007年8月2日9时28分,北极,俄罗斯“和平1号”载有俄杜马副主席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和杜马议员格鲁兹杰夫等3人的微型潜水艇,开始下潜,12时零8分抵达了4261米深的北极点海床,在北冰洋底插上了一面高1米、能保存100年左右的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并且留下一个密封舱,里面存有考察队给后人的信件。  此消息决不亚于引爆一枚核弹,其疯狂裂变所产生的巨大的威力和余波令世界震惊!紧随其后的是一
期刊
对于伴随着半自动手枪的服役而长大的年轻读者而言,转轮手枪在历史上服役时间之长、其在战争中不平凡的经历等都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转轮手枪作为军用随身武器的优势地位被自动装填手枪取代,但它在当时世界几个军事大国仍作为士兵重要的武器配备在前线大量服役,直到20世纪50年代。现在,许多转轮手枪仍在一些国家的部队一线服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殊的战壕战环境下,配备手枪(转轮手枪)比配备带
期刊
深秋时节硝烟起,铁军将士战急。一场代号为“铁拳-2007”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检验性演戏在中原腹地悄然打响。在逼真的电磁环境下,“铁军”官兵首次被推向信息化战争的“准战场”接受总部,军区的联合考验。
期刊
韩国研制发展主战坦克起步较晚,与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韩国的K1主战坦克何以能在较短时间内争雄天下?由于韩国在研制初期保密,众人一度知之甚少。直到K1系列主战坦克傲立世界坦克之林,才引起各国的关注和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了第一辆国产化的主战坦克——88式坦克开始,韩国相继推出了K1坦克和升级型K1A1坦克,目前正在全力进行K2坦克的研制,20
期刊
2007年10月10日上午,台湾当局在陈水扁官邸前广场举办所谓的“双十同庆操演”,其中,从未曝光的“天弓3”型导弹及“雄风3”型导弹首度公开亮相。    背景    台军上一次阅兵还是1991年,即辛亥革命80周年时所举行的,至今已停顿了16年。此前,台当局曾搞过18次“双十”阅兵,演习代号除1961年要准备“反攻大陆”而以“复兴演习”为名,以及1988年李登辉上任、郝柏村主导定名为“光武演习”之
期刊
提及朝鲜半岛的导弹项目,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瞄准半岛北方的“飞毛腿”、“劳动”和“大浦洞”导弹,而往往忽略了与朝鲜一线(停火线)之隔的韩国的导弹。事实上韩国自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本国导弹,先后成功研制了NHK-112/A战役战术地对地弹道导弹、SSM-700K“海星”反舰巡航导弹,还从美国引进了增强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2006年9月21日,韩国国防部首次披露了自行研制的射程达500千米的“
期刊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茂密丛林里,秘密基地纵横交错,河道密布。周围林木高大,水草茂盛,穿行其中,如入迷宫。几个身穿虎斑迷彩或丛林迷彩服,脸涂绿色油彩,头戴阔边帽或绑上头巾的士兵悄悄地从潜艇中游出,手中端着枪,正无声无息地执行潜伏任务。  这是美国海豹特种部队在越南战争中作战的一幕。由于海豹特种部队士兵无声的突击行动,北越称他们为“绿色的魔鬼”、“秘密蓝眼杀手小队”。海豹特种部队经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通过
期刊
广空轰炸航空兵某师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全力开展执行多样化任务针对性训练。据悉,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远程奔袭和夜间轰炸,一直是轰炸航空兵部队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正称为该师党委组织训练工作的突破口。他们详细制定了各种演练预案和应急预案,精算计算了多种条件下出动的飞行参数,并在地面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和战术协同训练。演练中,他们对编队跟进,战斗转场,多机种编队等多个训练重点,难点课目逐个训练,逐个突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