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_flyi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孤无奈在安福的酒肆里碰到师兄独孤不群。安福就这一家酒店,南来北往的人都在这里歇脚,在这里碰到师兄独孤不群,也就没往深处想。可几天后,又在这里碰到师兄独孤不群,独孤无奈不得不多想了。独孤不群似乎是算过时间,他就是这两天回到這里,就在这里对他守株待兔。
  几天前在这里见到师兄独孤不群时,他正在进餐。独孤不群从外面走进来,两人简单地寒暄之后,他叫店家加了两个菜。付了银两后,他告诉独孤不群,因受湖南的石头迁稀禅师之托去找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有急事,不能久留。他同时拜两位禅师为师,人所共知的事。他从独孤门出走,就是受这位大师兄所迫。师父独孤无敌离世,本该把独孤宝剑交大弟子独孤不群,却出人意料地交给了他这个关门弟子。
  独孤不群先声夺人:上次是师弟买单,今天是师弟赶巧,该轮着师兄我请师弟了,想吃什么,随便点。独孤无奈点了两个素菜,独孤不群说,独孤门的弟子尽吃素食,怎有身体笑傲江湖。说着对店家手一扬说,加两斤牛肉,两斤烧刀子。
  独孤无奈欲言,独孤不群打断说,师弟今天不会又跟我说,受江西的马祖道一禅师之托找湖南的石头迁稀禅师有急事吧?独孤无奈想说,确实如此,但不知这独孤不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话到了嘴边,顿了顿。
  肉上来了,酒也上来了,独孤不群站起来,把肉往独孤无奈的面前推推说,这就是了,师弟你早该这样,和尚还入乡随俗,何况师弟你还是个俗家弟子,今天好不容易在这里等到了师弟,就来个不醉不归!独孤无奈说,师兄体谅,小弟一个出家人,犯戒的事可不敢做,酒你喝、肉你吃,但吃肉边菜,小弟最多只能做到这一步。独孤不群打断他的话说,师兄的心里没有什么出家人,只有独孤门的衣钵传人。今天师兄我是受本门弟子之托,请师弟回独孤门光大祖业的。见独孤剑如见掌门人,独孤门的祖训。果然是冲独孤宝剑来的。独孤剑出鞘,必有血光之灾。
  你师兄这人心术不正,独孤剑无论如何不能落入他手中。这是师父临终嘱托。师父还说,我死后,你带上独孤宝剑去拜江西的马祖道一禅师、湖南的石头迁稀禅师为师,悟禅修道。两位禅师与师父武功不分伯仲,号称三山鼎立。师兄的处处作难促使他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离开了独孤门。他想,只要两位高僧收他为徒了,师兄就不敢为难他了,独孤宝剑就有了荫护了。
  两位禅师刁钻古怪,这是独孤无奈头半年对马祖道一、石头迁稀的评价。他们虽然都答应收他为徒,却都不把他当徒儿爱护,时常折磨他,往往为问对方一句话,石头迁稀就要他跑一趟江西;马祖道一反问一句话,又要他跑一趟湖南。同时,两位禅师又高深莫测,这是他江西湖南地跑了一年后的认识。这一年他认识到什么叫禅机、悟禅修道。两位高僧似乎是在用这种让他不停地跑江西湖南的方式,打造他这个独孤门的传人。
  独孤不群见独孤无奈像个入定的活佛,不答他的话,目光在独孤无奈的脸上一阵睃来睃去后说,师弟答应随我回去了?随你回去?要挟?独孤无奈的眉头不易觉察地一皱,随后笑了笑,想说,看来师兄是来捉我回去的,口里却说,从师父圆寂后的那天起,师兄就已是独孤门真正的掌门人了。独孤不群说,师弟,此言差矣。自古见独孤剑如见掌门人,师弟还是随我回独孤门吧!要挟的味道更重。
  我要是不随师兄的意呢?话到了嘴边,想想,又改成了小弟已皈依佛门,师兄还是自己回吧。前面的话,势必要引起与独孤不群的冲突,冲突他不怕,在悟禅修道的同时,也悟到了所有剑法的境界之最—手无剑心有剑,明白了师父与人过招时,随便从路边拾起一根树枝就能打败对方的诀窍。师兄独孤不群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可不撕破面皮,当然是最好。于是,他站起来对独孤不群抱抱拳说,小弟还有重要事情赶往湖南,就此告别了。
  就在独孤无奈抱拳的瞬间,独孤不群的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探向了独孤无奈的腰间。当独孤无奈感觉有事时,独孤不群已站在了离他丈余远的地方,独孤无奈的腰间只剩下了空空的剑鞘。他正欲扑向独孤不群夺回独孤剑时,却见独孤不群的手中只有剑柄,并无剑身,独孤不群正茫然地望着剑柄出神……突然,咔嚓一声响,独孤不群仰面倒在了地上,血无声地从他眼里和后脑勺汩汩向外流。
  剑出鞘必有血光之灾。原来这独孤宝剑是件戾器。他虽然与师兄芥蒂很深,但师兄毕竟是死在他执掌的独孤剑下。悲痛之余,他用一块大石头毁了独孤宝剑。
  史料记载,独孤门没有了独孤剑,武林霸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独孤无奈应同门请求,用一根随手折来的树枝打败了前来挑战的武林高手。武林高手们悟来悟去的道理是,独孤无奈的武功,是得到了石头迁稀和马祖道一的真传,他们也纷纷效仿独孤无奈,往返于江西湖南,形成浩荡之势。行走江(江西)湖(湖南),也就成了典故。
  选自《天池》2017.1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1. 回家  曹八斤是江湖上有名的小偷,外号“鬼手曹”。当了二十五年的小偷,如今,鬼手曹带着攒下来的300块大洋,兑了四张银票,匆忙往家里赶。  一不小心,一个干瘦的小孩一下子撞到了鬼手曹身上。  “对不住,对不住。”小孩止不住地道歉。  “没事儿,你走吧!”鬼手曹拍了拍小孩的肩膀,小孩轉身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鬼手曹一捻手指,三枚银元出现在了手心里。刚才那小孩借撞他那一下,偷走了他一枚银元,而他
期刊
清朝雍正年间,江南泾县县城里有一位富商,人称李掌柜。这天,李掌柜正在家中愁眉不展,他的表弟曹向天来了。曹向天住在百里外的槐树村,经常来李掌柜的家中做客。  见到曹向天,李掌柜感到眼前一亮,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他连忙摆下一桌酒席,请曹向天喝起酒来。酒过三巡,李掌柜低声说出了一桩事情。  原来在一个月前,李掌柜与家住巢州府的高掌柜谈好价钱,定下了一桩生意:李掌柜负责收购两百担蚕茧,运到巢州府,卖给高掌
期刊
媳妇平常脾气很好,但生气起来没完没了。和她吵架,她就更来劲,不和她吵,她说你不在乎她。  等媳妇消停了,我问媳妇,她生气时怎么能让她消气,她说:“小时候,我哭闹的时候,妈妈给我一些钱,我就不闹了。”  選自《幽默与笑话》
期刊
一、卫将军定襄出塞  公元前119年春,卫青和霍去病奉了汉武帝刘彻之命,各统帅着十万汉军,霍去病从代郡出塞,卫青从定襄出塞。两路人马齐头并进,剑指大漠,直向塞外的匈奴掩杀了过去。  霍去病年少气盛,他早就得到探报,说匈奴单于伊稚斜就在700里外的狼山祭祖呢。等他带兵扑到狼山的脚下,才发现大错特错了,匈奴单于伊稚斜并没有到狼山祭祖,来的是匈奴的小王格伯顿。匈奴单于的主力人马14万,竟都屯在了黄云沙城
期刊
有一天我跟个收藏界的大佬去逛北京的古玩市場,大概因为他是常客,市场里的摊贩纷纷向他问安。只见老人好像打开的雷达,左瞄瞄、右瞄瞄,碰到有兴趣的,就弯腰拿起来瞧瞧。  “全是假的!”老先生说,“骗外行人跟半吊子的内行。”正说呢,他好像看到个有意思的玩意,蹲下去拿起一个青瓷小瓶,上下看看,又掂了掂,放回原处,再拿起旁边几样小东西,也都看看掂掂。  “这个多少?”老先生居然开口了。“您要,五百元!”  老
期刊
一  贞观十四年正月,陈家大宅有两桩怪事。  一是自中旬始,宅里莫名闹鼠患。群鼠不知从何而来,每至傍晚,于墙下涌出,直奔米仓。  陈老爷护粮心切,抄起木棒,亲自带人守卫。恶战之后,鼠骸遍地,粮失大半,举镇皆惊。  这等数目的老鼠,之前未曾有过。况且时值正月,天寒地冻,何来的老鼠?  陈老爷坐着纳闷,一筹莫展。  二是哑巴讲话。一日,柴房刘刀子正在煮水,见哑巴丫鬟独自跑进来,嘴里咕哝,手上比画。刘刀
期刊
苏宏奎是国民党军统人员,工作勤勉,反共得力,谁知这天他的顶头上司──情报处处长抓住一名共产党地下人员,竟是苏宏奎的亲弟弟。想不到弟兄俩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处长叫来苏宏奎,说:“宏奎,你弟弟太顽固不化了,什么都不肯招……”  苏宏奎斩钉截铁地打断处长:“任凭处长处置,我绝无怨言。”  处长说:“如果这样,那我只好按规矩来了,枪毙他──就由你执行!”  刑场上,弟弟遍体鳞伤,血迹斑斑,可凛然不
期刊
尤南答采药回来,路过官道时,在路边发现一个褡裢。他打开一看,不由得一惊,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他把褡裢放进药篓里,用草药掩盖好,坐在路边抽着旱烟袋等待。  过了一会儿,就见一个毛头小伙子骑着一头小毛驴急匆匆地赶过来,焦虑万分地问道:“这位大爷,麻烦问一下,有没有看见一个褡裢?”  尤南答瞅瞅满头大汗的小伙子,反问道:“什么样的褡裢?”  小伙子说,他在县城米铺里做了三年伙计,褡裢里装着三年的工钱,
期刊
老板听说有一个庙许愿特别灵验,就带领员工们一起去祈福,期望公司的業绩越来越好。  许了愿后,老板问大家:“快点说说,你们都许了什么样的愿望?”  员工们说:“希望你能给我们涨点儿工资。”  老板说:“许愿是不能说出来的,说了,就不灵了。哈哈!”  选自《幽默与笑话》
期刊
最近,女朋友在找工作,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清闲无争,工资低的;另一种是有压力,工资高的。  她困惑地向我咨询,我对她说:“德国谚语说,‘靠近骨頭的肉是最好吃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她听完,一脸喜悦地说:“哎呀,好久没吃酱骨头了,要不你现在出去买点吧!”  选自《今古传奇故事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