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一笔财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雍正年间,江南泾县县城里有一位富商,人称李掌柜。这天,李掌柜正在家中愁眉不展,他的表弟曹向天来了。曹向天住在百里外的槐树村,经常来李掌柜的家中做客。
  见到曹向天,李掌柜感到眼前一亮,眉头也随之舒展开来,他连忙摆下一桌酒席,请曹向天喝起酒来。酒过三巡,李掌柜低声说出了一桩事情。
  原来在一个月前,李掌柜与家住巢州府的高掌柜谈好价钱,定下了一桩生意:李掌柜负责收购两百担蚕茧,运到巢州府,卖给高掌柜。两人还签下了契约,契约上写着,李掌柜必须在两个月内,将蚕茧运到巢州府,除非遇上天灾人祸,否则契约不得解除。
  签过契约没几天,李掌柜便收购起了蚕茧,但他很快就发现,今年市面上蚕茧的价钱,比去年上涨了一大截,他算了算,发现自己如果收购两百担蚕茧,然后运到巢州府,按照契约上定下的价钱卖给高掌柜,那么,他将不得不亏本一千五百两银子。
  李掌柜做了半辈子的生意,从来都是只赚不亏,眼看要亏这么多的银子,他哪能心甘情愿,为此一直愁眉不展。刚才曹向天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主意。
  从泾县县城前往巢州府,必须经过一个名叫黑狼谷的地方。黑狼谷地处大山之中,地势险要,方圆十多里没有人烟,而它距离槐树村只不过三十多里的路程。李掌柜想出的主意是:曹向天领着一帮人冒充土匪,埋伏在黑狼谷,等自己运蚕茧的马车经过那里时,曹向天等“土匪”便拦路劫下蚕茧。
  这样做的好处是:蚕茧被“土匪”劫走了,属于“人祸”,李掌柜可以据此与高掌柜解除契约,不用亏上大笔的银子。
  听完李掌柜的一番话,曹向天面露难色。李掌柜继续道:“表弟,我不会让你白干的,我付给你一百五十两银子的酬劳。再说,又不是真的让你去当土匪!”
  一百五十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曹向天犹豫一番,终于动了心。接着,两人商量起了具体的细节……
  五天后,李掌柜和伙计们赶着十辆马车出了县城,往巢州方向赶去,每辆马车上都装满了一只只布袋。
  马车进入黑狼谷后,在一片树林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阵铜锣声,紧接着,从树林里冲出了一群蒙面的汉子,手里挥舞着刀枪棍棒。
  不知哪位伙計大喊了一声:“不好,有土匪!”伙计们立即纷纷拉开架势,要与蒙面大汉们拼命。李掌柜连忙高呼一声:“伙计们,钱财乃身外之物,保命要紧—这些蚕茧我不要了,大家快跑吧!”说着,他掉转身领头跑了。
  伙计们见了,也都丢下马车,跟在他的身后跑了起来,一直跑出一里多地,才停下脚步。
  有位伙计喘着粗气,惋惜道:“那么多蚕茧都被土匪们抢走了,真是便宜他们了!”
  李掌柜脸色一板说:“那些蚕茧是我的,我难道愿意让它们被土匪抢走吗?可是,你们都有一家老小,如果你们因反抗土匪而丢了性命,我怎么向你们的家里人交代啊!”伙计们听了,全都感动不已。
  那片树林旁有一条河流,蒙面大汉们早就准备了十多条船,停泊在河边。他们将马车上的布袋搬上小船后,很快就将船划得不见了踪影。
  等蒙面大汉走远了,李掌柜这才领着伙计们回到马车旁,赶着那些空空如也的马车,回了泾县县城。
  一路上,伙计们一齐向李掌柜进言,想让他将此事报官,李掌柜却道:“土匪们历来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我若是将此事报给了官府,不知道那些土匪会怎样报复我呢,说不定还会连累你们,到那时,可就得不偿失了!唉,破财免灾吧!”
  其实,那些土匪,是曹向天领着槐树村里的一群汉子假扮的,而那些布袋里装着的东西,并不是蚕茧,而是李掌柜事先偷偷塞入的一钱不值的稻草。半路上扔掉稻草后,曹向天分给了那些汉子们五十两银子,自己得了整整一百两。他不禁暗自感叹:这可是发了一笔小财啊!
  就这样,李掌柜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却避免了一千五百两的损失,他不禁得意了很长一段日子。
  再说高掌柜,等了两个多月,也没等来李掌柜的蚕茧,不禁急了,于是赶到泾县县城兴师问罪。李掌柜苦着脸,将“蚕茧”被“土匪”们抢走一事,唠唠叨叨地叙述了一遍。伙计们纷纷替他作证,高掌柜只得信了,与李掌柜解除了契约。
  三个月后,李掌柜又与高掌柜谈了一桩生意,并签下了契约。巢州府水产丰富,高掌柜在当地收购两百担咸鱼,然后运到泾县县城,按照谈好的价钱卖给李掌柜,只有发生了天灾人祸之类的事情,契约才能被解除。
  没过几天,高掌柜便在巢州府收购到了两百担咸鱼,正当他准备起运那些咸鱼时,巢州府府衙忽然贴出了告示:从即日起,对运出巢州府境内的水产加倍征收赋税。高掌柜不禁傻了眼,因为交了加倍的赋税之后,咸鱼的成本高出他与李掌柜谈好的价钱,两百担咸鱼卖给李掌柜后,他将会亏上一千两银子。
  高掌柜哪里愿意亏上这个血本,于是,他赶到泾县,想与李掌柜解除契约。
  走进李家的大门,高掌柜一眼便看见李掌柜正坐在花厅里,与一位男子有说有笑。他连忙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李掌柜听,李掌柜却始终不同意解除契约。高掌柜没法子,只得长叹一声,离开了李家。
  高掌柜牵着马,正失魂落魄地在街上走着,一位男子轻声叫住了他,他定睛一看,却是刚才在李家的花厅里,与李掌柜有说有笑的那个人。原来,这男子正是曹向天。
  刚才,在李家的花厅里,曹向天将高掌柜的话听了个一字不落,他顿时心中一动:高掌柜想解除契约,这可是我再发一笔小财的好机会—我可以领着村里的那群汉子,再假扮一次土匪!
  想到这里,曹向天连忙借故离开了李家,悄悄跟在了高掌柜的身后。
  将高掌柜领到一个僻静处,曹向天把自己的打算说给他听了,并要价两百两银子—比上回他从李掌柜手中得到的,整整多要了五十两。高掌柜想了一会儿,觉得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于是付给了曹向天两百两银子,并约好了“抢劫”的日期。   回到巢州府后,高掌柜悄悄命人将一些烂木头塞进了一只只麻袋里,冒充咸鱼,然后,他命伙计们将麻袋装上马车,赶往泾县。
  这天,马车来到了黑狼谷,忽然被一群蒙面的“土匪”拦住了去路……
  这群“土匪”当然又是曹向天领着村里的那些汉子假扮的。
  抢走那些麻袋后,半路上,他们将那些烂木头扔了,然后,曹向天分给了他们七十两银子,他自己得了一百三十两。
  赶着空马车来到泾县县城,高掌柜把自己被土匪抢劫一事,说给李掌柜听了。因为有伙计们心有余悸的证言,李掌柜不得不信了高掌柜的话,与他解除了契约。就这样,高掌柜花了两百两的代价,保住了一千两的血本。
  很快,半年过去了,李掌柜打算去八百里外的杭州府,贩运一批上好的丝绸,大赚上一笔。
  高掌柜听说此事后,也想去贩运丝绸,于是,他赶到了泾县县城,与李掌柜结伴同行。
  这天,李掌柜与高掌柜携带着银票,各自领着十多个伙计上了路。
  走了大半天,马车进入了黑狼谷。忽然,在一片树林中,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李掌柜很是不解:这回,我可没让曹向天假扮土匪呀,这里咋又响起了铜锣声?高掌柜也是一头雾水:不对啊,我可没与曹向天商量过,让他今天又在这里装扮土匪啊,这阵铜锣声是怎么一回事?
  两人正大惑不解,一群蒙面的汉子已经挥舞着刀枪棍棒,来到了马车前,粗声粗气地让马车上的人赶快下车,并火速交出各自携带的金银和值钱的东西。
  伙计们连忙提醒李掌柜、高掌柜:“赶紧交出银票,然后跑吧。保命要紧啊!”见李掌柜、高掌柜双双显露出一副舍命不舍财的样子,伙计们又纷纷提醒道:“东家,快跑吧,就像以前一样……”
  此时的李、高二人已经意识到,他们遇上了真土匪,但他们谁也不愿意交出银票。
  李掌柜冲着伙计们一挥手:“赶快打跑土匪!”高掌柜也说:“咱们跟土匪拼了!”说着,李掌柜和高掌柜各自抄起一条扁担,就要领着伙计们跟土匪拼命!
  李、高二人都精于算计,平日里对待各自的伙计都很刻薄,总是想尽办法让伙计们多干活,少拿工钱,伙计们对此一直都很有怨言,因此到了真要舍命的时刻,他们哪里愿意真的替李、高二人卖命呢,当下,不知哪位伙计说了声:“拼啥命啊,咱们都有一家老小呢,快跑吧!”
  话音刚落,伙计们便一哄而散,很快就都不见了踪影,土匪们也不追赶。
  李掌柜和高掌柜见伙计们散了,顿时蔫了,他俩眼珠一转,也想学着伙计们的样子逃跑,但为时已晚。土匪们早就看出来李、高两人都是富有之人,就将他俩团团围了起来。李、高二人挥舞着各自手中的扁担,想要杀出一条血路,无奈土匪们人多势众,手中又有兵器,他俩很快就被土匪们擒住了。
  李、高二人携带的银票被土匪们搜走了。李掌柜不甘心自己那么多的钱就这么没了,心里一冲动,竟突然伸手扯下了一名土匪蒙在脸上的布,顿时,他大吃了一惊:“曹向天,怎……怎么是你?”
  高掌柜也惊讶道:“曹向天,你怎么真的抢起了劫?”
  曹向天见自己被扯掉了蒙面布,也大惊失色,只见他冲着同伙们吼道:“我被他们认出来了,兄弟们,咱们留他俩不得了!”
  话音刚落,李、高二人便被乱刀砍死了,他俩都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死在了曹向天的手里……
  曹向天为何做了真土匪呢?原来,第一回假扮土匪,得了一百两银子时,他还在心里头一个劲地庆幸,认为银子来得太容易了,可时间一长,他却不满足起来,于是在第二次假扮土匪时,抬高了价码。而后来,他更在心里头寻思开了:连假扮土匪都能赚到这么多的银子,如果是做真土匪,那该能挣到多少银子啊!對,干脆我做真土匪!曹向天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说给村里的那些汉子听了。
  开始时,汉子们都害怕真做土匪被官府抓住咋办,可他们架不住曹向天的一再诱惑,于是一起答应跟着曹向天干。今天,是他们头一回真正拦路抢劫,不想就遇上了去杭州府做生意的李掌柜和高掌柜。面对那些巨额银票,加上自己又被李、高二人认了出来,曹向天哪能不起杀心!
  望了几眼李、高二人的尸体,曹向天数了数银票,咧开大嘴笑起来。他正想领着汉子们悄悄回槐树村时,忽然,一大队官兵扑了过来,很快就将他们一一打翻在地,捆了起来。
  也活该曹向天一伙倒霉,原来,这队官兵正巧路过黑狼谷,他们一看眼前的场景,便知道有土匪正在抢劫,于是杀了过去,制伏了曹向天一伙……
  曹向天一伙被押到了泾县县衙,案子一审,很快便真相大白,曹向天一伙全被判了斩刑。事情一传开,百姓们纷纷说:李掌柜、高掌柜不想蚀本,让曹向天假扮土匪,不想却以自己的贪念,激发了曹向天的贪心,害人害己,最后全都丢掉了性命!其实他们都死在了自己的手里,死于各自的贪念啊!
  选自《民间文学》2017.7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一  大庆和二庆哥俩祖居楚州远郊的玉潭村。这个村因为离村二里多远处有口玉潭而得名,潭中的水湛清甘甜,不管咋旱咋涝,那潭水总是离潭口一尺多,用扁担钩挂住水筲就能提上水来。可是水筲一旦掉下去,从来就没有能捞上来的。  相传这口潭直通着东海的龙宫。时常听人说,半夜的时候在潭口听见过仙乐;还有人说,曾看见过潭里的楼台殿阁和龙子龙孙……  明成化年间的夏季,这里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天,天刚蒙蒙亮,起早来潭
期刊
朱三营抓住了一只绝色雪狐狸。在野生狐狸中,浑身雪白的狐狸极为难得。当朱三营把狐狸放进笼子,不禁大喜过望。这真是上天的格外恩赐。这狐狸,不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抓狐狸的过程也让朱三营纳闷。像这样的雪狐狸一般都有“灵”性,聪明绝顶,极难捕捉。可半夜,朱三营到院子里小解,月光下,突然发现雪狐狸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他以为自己在做梦,揉揉眼睛,看到狐狸索性卧了下来。朱三营惊呆了,弯着腰上前,一把扑住了狐狸。雪
期刊
昨天下午,有个推不掉的酒局,我只好硬着头皮前往。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准备二胎大事,老婆三令五申不让喝酒。我说:“说要二胎他们不会当回事,但我可以开车去呀。开车去,他们自然不会让我喝酒的。谁都知道酒驾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可是,坐到酒桌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左推右擋了半天,酒杯里还是被斟满了白酒,我拿出“开车来的”这个撒手锏也不好使了。哥几个说:“大不了找个代驾嘛!”一个哥们儿竟然在旁边的桌上
期刊
一只小狗来到河边玩耍,它跳上了一块冰,再想回到陆地却发现已经不可能了—这是一块浮冰,已经远离了河岸,并且开始随着河水漂流,勇敢的小狗也开始了“鲁滨逊漂流之旅”。  岸边的人第一次发现了它后,立即通知了消防员前来营救,但没有成功。  小狗脚踩浮冰又漂了35公里,當地人试图救它,但依然没有成功。  小狗又漂流了80公里,到了河流的入海处,一艘科考船发现了它,科考队员架起浮桥,忙碌到夜幕降临,终于救下了
期刊
老朱是一个烧炭翁,平时在礁山砍柴烧炭,挑到靳州去卖。后来,一位姓胡的掌柜,见老朱的木炭经久耐烧,且有股松香味,烧出来的水,泡茶格外好喝,便专门向老朱订木炭。  这一年,大雪封了出山的路,老朱整个冬天都没能出山。老朱闲下来的日子,便想到去诱捕野禽,于是把苞谷揣上一小袋,带着套绳就往谷崖去了。  谷崖下方是一片松林,老朱眼尖,在一株老松树下发现了野雉的脚印。当下,老朱把细细的脚套布下,往上头掩了些雪,
期刊
乾隆年间,彰德府涉县的下庄村出了八个秀才。秀才们皆十八九岁,个个有才华。  有一年,涉县来了一个新县令,名叫胡泰顶。这位县太爷颇有抱负,上任伊始便到各个村庄体察民情,期待尽快做出一番政绩。同时,这位县太爷还有一个毛病——出行时喜欢讲排场,不管从哪个村子经过,都要该村的秀才出来迎接,秀才们必须立马收拾干净,换上长袍马褂,到村口列队行礼,然后将县太爷护送出村。  这下可苦了下庄村的八位秀才。官道从下庄
期刊
秋声凄厉,阴云密布。父亲气息奄奄,身体虚弱到已经无法承受手术,仅能睁开一条缝的眼睛里透露的是无可奈何的生无可恋。然而,恐怕也不会比三十年前他年少时洪水暴虐的那个夜晚更加绝望。  尽管每次讲起那段往事,他总一脸哀伤而神往的微笑,好像英雄般地在洪水中拯救了两个年幼的妹妹就足以骄傲一生似的。  程白鹿不怀疑父亲的英雄之举,却对他这段掺杂了怪力乱神的往事不以为然,乃至不屑搭腔。但垂危的父亲却不放过她,时不
期刊
单学正是个郎中,经常到青龙山深处采药。看到有几处坡地很肥沃,单学正便在那里种上红薯和玉米。恰好附近有个山洞,单学正挖了红薯、摘了玉米,就藏在山洞里。单学正不想路上来回耽搁采药,进山了便不回家,住在山洞里。那天,单学正采药,看见一只被猛兽咬得遍体鳞伤的猴子,便抱回山洞,精心治疗。半个月后,猴子康复了。单学正摸着猴子的头,说道:“猴先生,你伤已痊愈,可以放心回去了。我们相处10多天,算是有缘,今后想吃
期刊
古时候有一个富员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户员外家的阔公子;二女儿嫁给了一个穷小伙儿。  这年,富员外过六十大寿。两个女婿同去祝贺。  大女婿带着金银珠宝做寿礼;二女婿家穷,只求村里教书的先生写了一副寿联拿去。岳父一见,便对大女婿格外热情,对二女婿很冷淡。  喝茶的时候,岳父指着一大盘炒韭菜笑着问:  “你们说这韭菜的叶子为啥这么宽?”  大女婿回答说:“这是因为岳丈家里人勤快,粪上得多呀!”
期刊
1. 回家  曹八斤是江湖上有名的小偷,外号“鬼手曹”。当了二十五年的小偷,如今,鬼手曹带着攒下来的300块大洋,兑了四张银票,匆忙往家里赶。  一不小心,一个干瘦的小孩一下子撞到了鬼手曹身上。  “对不住,对不住。”小孩止不住地道歉。  “没事儿,你走吧!”鬼手曹拍了拍小孩的肩膀,小孩轉身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鬼手曹一捻手指,三枚银元出现在了手心里。刚才那小孩借撞他那一下,偷走了他一枚银元,而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