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杜威与赫钦斯之争综论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与赫钦斯关于大学通识教育之争始于二人有关通识教育理念问题的论争,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变为双方的持久论争。从1936年至1945年前后,这场论争经历了三个阶段,涉及通识教育目标、科学与职业教育范式和名著教育价值等重大问题。杜威等人批评赫钦斯迷信“永恒真理”和古典权威,轻视经验科学与社会需要,更有否定民主之嫌;赫钦斯等人则回应这是对其观点的误解,竭力阐明名著教育的理智价值、道德意义及其与民主的关联。论争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对方的观点,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而非根本目
其他文献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改变水蒸气流速、挡液板间距、液滴直径等参数,对挡液板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对挡液板除液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并比较了波纹折线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强调培养自主、自信、有个性的学生。《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知道班集体不
四川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含铀层位为下白垩统苍溪组,主要矿化产在苍溪组第一韵律层下部砂岩或砾岩层中。岩矿鉴定表明,主要含矿岩性为细—中粒砂岩,砂岩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