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坟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tianquan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成急忙拄着拐杖,来到了地里。
  在土地承包那年,刘成本抓到了好地,可愣是拿好地换了这块坟地。
  多年过去了,没有人关注那座坟,也没有人知道坟里埋的是谁。
  开发商来了,要占那块儿地,那座坟必须迁走。
  “不迁!”刘成态度坚决。
  谈判不成,开发商要强行拆坟。
  不遠处,已经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
  村主任风风火火地跑来,拉着刘成:“大伯,不就是一座孤坟吗?人家答应多给补偿的!”
  “补偿?你们补偿得了吗?”刘成混浊的眼里盈满了泪水,“这里,埋的是一百二十一个英灵啊!”
  村主任和开发商都蒙圈了,这么个地方哪有什么英灵啊?老糊涂了吧?
  那年,老连长十四岁。部队刚过了草地,首長却发现,有两个连没跟上来。说是两个连,可三两天就要打一仗,又经过爬雪山,过草地,也就剩下一百多人。首长派老连长去寻找,老连长走到了班佑河边,看到一百多个小战士背靠着背在睡觉。老连长火了,就去推最近的一个战士,战士一下倒在地上,老连长慌了,可是推一个倒一个,小战士们经不起饥寒交迫,体力严重透支,在睡梦中都死了。
  老连长哭着摘下了帽子上的红五星,总共一百二十一颗。
  刘成有些泣不成声:后来我成了老连长的兵。在寡不敌众保卫土改成果时,满身鲜血的老连长临终前将一百二十一颗红五星交给了我。我后来负了伤,就回来了,把一百二十一颗红五星埋在了坟里。
  不打仗了,可我常常想起那些没见过面的小战士,想起老连长的嘱托。
  机器声停了,人们眼含热泪,齐刷刷地敬了个军礼。
其他文献
王少卿快到东坡先生家时,看见一个小姑娘站在一块尖尖的石头上,正踮着脚往后窗里看,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小姑娘转头看见他看着她,脚下一乱,从石头上滑下来。她提了提裙子,害羞地瞟了他一眼,飞也似的沿着一条树林荫翳的小道溜走了。  这是他第二次看见小姑娘往先生家的后窗里瞧了。  他听见屋里传出洞箫的声音,和着曲子,有歌声传出。他放慢了脚步,用手指在手掌上敲着拍子,绕到先生家的前门去。  “花褪残红青杏小。
期刊
暖心饭铺——胡同里四个红亮亮的大字跃入曲守民的眼帘,让他的心倏然暖了一下。就这儿吧。他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快步走过去。揭开棉门帘钻进饭铺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胡同口。天黑蒙蒙的,一个行人也没有,昏黄的路灯光里可以看见飞舞着的零星雪花,于是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好!  酒馆很干净。厨房隐藏在房后,约三十个平方的店面除了小小的吧台外只摆了六张方桌。桌子铺着白白的桌布,每张桌子配四把浅绿色靠背椅。店里没有其他食
期刊
诗歌沙龙最红火时,我常常到乌镇去。那儿有诗歌沙龙酒坛四大金刚——赵、钱、孙、李。每次去,他们都自掏腰包,轮番安排我这个群主喝酒,不喝个天昏地暗,绝不罢休。  一晃,诗歌沙龙解体三年了,我这个曾经的群主,已经淡出了诗坛。闲得无聊,突然想起四大金刚来,想跟他们喝喝酒、叙叙旧。于是,坐火车前往乌镇。  在火车上,先给四大金刚之首老赵打电话。  老赵除了爱写诗歌,还有个特长——嗓子好!  他在市司仪协会挂
期刊
他喜欢听歌,喜欢听女歌手唱的,著名的,年轻的,未婚的。他有梦想,梦想有一天,能和他心仪的女歌手结成伉俪,尽管梦想十分荒唐。  有一位当红的女歌手,他没当面亲眼见过,更没有交流过。但在手机里,在电脑上,他天天和女歌手见面。  他每天晚上下班回来,带着从菜场买的菜,自己做晚餐。餐后,他必须先洗澡,洗衣,天天如此。剩下的时间是他雷打不动的黄金时段——听那位女歌手的歌。  打开电脑,是女歌手演唱会的视频,
期刊
大麻石上,火灵唾沫飞溅地对围坐在他身边的我、木林、冬娃、春狗炫耀他看到的火车:“那火车好长哦,哐当哐当,哐当哐当,一直往前跑,看到我大姐喊我回家吃午饭了,还没看见尾巴……”  火灵有四个姐姐,他大姐嫁到离家四十里远的绵阳火车站边上,暑假时,他去他大姐家待了几天。  火灵看见了真火车,把我们羡慕得不得了。我只是在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看见过,不过,那火车没有火灵描述的那么长。因此,火灵边讲,我们边“哇
期刊
快客从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出。天气好,路况佳,车子风驰电掣般飞驰。  一车旅客靠着椅背闭目养神,有的已是昏昏欲睡。  突然,最后排响起尖利的女声:“干吗摸我?流氓!你这个流氓!”  说话声中,一个长发圆脸大眼睛的娇美姑娘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往前走。  一车的旅客都从沉睡中惊醒,瞪着眼睛看那妙龄少女,只见她走了五六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急忙抓住车中部座位的靠背,这排座位坐着两个中年人,衣着朴素,面相和
期刊
老街人爱听琴戏。  早先,琴戏是从鲁西北传来的,一把二胡,两张嘴,半张床的地儿,就能从古唱到今,从天说到地,上到五帝三皇,下到孤儿寡妇,水浒瓦岗西游,白蛇梁祝包公……得啥说啥,说啥像啥。一人说唱,余者伴奏,行腔深沉,咬字真切,或取笑逗乐插科打诨,或愤世嫉俗嬉笑怒骂,连说加演,惟妙惟肖。  几拨唱琴戏的人里,数冯全名头最大。冯全最拿手的是《杨家将》,听过的人,都说他的嘴里,有刀,有剑,有千军万马,有
期刊
男人灰头土脸地到派出所报案,说自己掐死了个女人。  男人是当地一家深加工企业的老板,有一定知名度,派出所所长觉得人命关天,立马带人拉着他赶到现场。  豪华的套房里,没有死者的任何蛛丝马迹。所长逼视着他:你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没有啊!我真的把她掐死了,就拖到这床底下,咋会不见了呢?男人满脸的疑窦。  所长等人在房间随意勘验,发现了男人的病历,上面有忧郁症的确诊,所长再没有多问,对随行的人说了句:撤
期刊
潘局被评为年度廉政局长。潘局捧着获奖证书走出会议中心,很多领导都向他祝贺,问他要不要坐车,顺带稍一程,潘局脸上似笑非笑地挥手说,我走走,环保,还锻炼身体。潘局没有私家车,局里的车也让几个副局长用,他上下班要么挤公交,要么步行。走走,环保,还锻炼身体是他的口头禅。  潘局走过一条小街,一辆奔驰等在那里,潘局钻进了汽车。  四十分钟后,奔驰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庄,潘局赶到会议室,几个副局长和纪检书记已
期刊
回莫愁村,纯粹是林晓慧无意识的一个举动,如同人垂死之前的那种挣扎,神经系统引起的自然反射。只不过,林晓慧的反射,带着某种质疑。  莫愁村里,真的能让人莫愁?当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莫愁村里你莫愁”这个题目出现在林晓慧眼前时,林晓慧才想起自己和朱三有共同的家乡,莫愁故里。  当兵、考学、打工,跳农门的三部曲。朱三有是当兵出的农门,林晓慧是考学出的农门。都没选择衣锦还乡,人有大志在,何处不翻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