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正视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优化调整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应以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为基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为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更多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使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教师设定的学习情境中,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学习内容,深刻理解并灵活应用化学知识,进而增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知识的传授不仅仅局限于課本教材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教学材料,牢牢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氯气”这一知识点时,因为氯气是有毒的,所以并不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直接的实验操作,此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施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战争时期氯气带给人类灾难的影像片段,让学生直观认识其危害性,深刻了解氯气的性质。再如,讲解“原电池”这个知识点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全面理解在电解质溶液中怎样形成了电流,此时,教师可给学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PPT课件,将带电荷离子的定向移动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专业性极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化学知识是枯燥且乏味的,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并不理想。此时,教师可结合高中生好奇心强烈、爱听故事的特点,采取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从铝土矿到铝和金》这课时,教师可给学生创设以下故事情境:“现阶段,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和铝有关的物品,然而在19世纪,铝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物质。19世纪中期,法兰西帝国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国王有一套用铝制成的餐具,国王将其视作珍宝,精心呵护,只有在极其隆重的场合才会拿出这套餐具彰显身份地位。还有就是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在接受表彰时,所获奖品就是一只铝杯。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教师激发出来,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接着说道:“因为在19世纪,想要在铝矿石中提取铝物质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化学家圣克莱尔·德维尔开始对铝进行研究,并用以下方式提炼出铝:。然而这种提炼方法要求非常高,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并不高。你们想知道在铝制品丰盛的现在,铝是怎样被提炼出来的吗?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从课本中获取答案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强烈,思维高度集中,最终全面了解到铝的制备及其原理。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给学生设立生活化教学情境,给学生传授更多化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悟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热爱化学学科。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切实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同时,还能学习到更多实用知识,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发展。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程度,以此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助力学生取得更好发展。参考文献:
  [1]李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教育,2019(6).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点云三维重建以及跟踪注册技术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稀疏和稠密点云三维重建,重建精度衡量以及跟踪注册技术等。对于传统特征匹配算法难以对仿射变换较大的输入数据进行有效匹配,导致稀疏点云重建结果下降的问题,结合最大最小树以及极限特征区域,提取出仿射不变的特征点进行改进。针对在稠密点云三维重建中,由于对照数据的缺失,很难对重建结果的精确度进行衡量的问题,将现有点云重建过程移植到虚拟场景中,进而使用
文章从爱因斯坦对法则性理论的定义为基础来解释波函数,力求阐明在玻姆隐变量语境下,波函数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法则,并分析了把波函数看作法则可能遇到的困境及解决方式,从而更
本文在介绍氢燃料电池的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现状.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获得飞速发展.应用质子交换
综合型大学具有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独特优势和便利条件,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具有高质量培养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以质量课程群(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为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的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结合笔
通过中介作用调查问卷,考察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教师中介作用的看法以及对课堂实施情况的评价,并对教师中介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天工开物》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其第七篇“彰施”和第十四篇“丹青”中都有关于色彩的论述。本文主要侧重于第七篇“彰施”的色彩研究。“彰施”中介绍了当时的染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逐渐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加入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成长中快速发展,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学情,逐渐让学生能够提高课堂自律性;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环境中,将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推理和归纳。形成数学的创新思维,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找到有效方法,发现数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就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言文字运用"在
识记文学常识与默写名句名篇,是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中较为稳定的基础性题目,一般放到试卷第四大题的位置来考查,赋分也基本上稳定在5~6分之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这一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