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骨盆倾斜角与破裂型LDH髓核重吸收的相关性

来源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骨盆倾斜角(PT)与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LDH)髓核重吸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采用自然吸收法治疗65例破裂型LDH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后病人椎间盘大小分为重吸收组35例和未重吸收组3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与随访1年后的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比较两组影像学分型和不同PT病人髓核重吸收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骨盆参数与髓核重吸收的关系.结果 随访1年,重吸收组骶骨倾斜角(SS)、PT和腰椎前凸角(LL)与其治疗前以及未重吸收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94~9.931,P<0.05);重吸收组SS、LL和PT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未重吸收组(t=23.626~41.042,P<0.05).重吸收组转归优于未重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09,P<0.05).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SS、LL均与髓核重吸收呈正相关(r=0.447、0.533,P<0.05),而PT与髓核重吸收呈负相关(r=-0.510,P<0.05).结论 破裂型LDH髓核重吸收病人转归较好,与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LL、SS、PT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脊柱-骨盆矢状面相关参数改变可能促进破裂型LDH髓核重吸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相关胃癌(EBVaGC)细胞中EBV编码的核抗原1(EBNA1)对E2F转录因子1(E2F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EBNA1和E2F1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BVaGC和EBV阴性胃癌(EBVnGC)细胞中EBNA1和E2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取两种EBVnGC细胞BGC823和SGC7901,建立EBNA1稳定表达的细胞模型,命名为BGC823-EBNA1和SGC7901-
目的 探究miR-21-5p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表达对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术筛选CD133+/CD44+结肠癌干细胞,并行细胞培养、分组及质粒转染.分别应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凋亡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1-5p及FGF1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D44、CD133和FGF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GF18为miR-21
目的 探讨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包裹菌群构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发生的关联.方法 选取计划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0例妊高症孕妇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孕周匹配同期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蛋白、清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等水平.免疫磁珠法富集分离粪便sIgA包裹菌,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结果 病例组孕妇孕前体质量、初产妇比例、血清总胆固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肌醇-3-激酶(PIK3CA)基因沉默对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188例宫颈癌病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IK3CA蛋白表达阳性率.取宫颈癌细胞株并细胞转染分为6组:空白(Blank)组、阴性对照(NC)组、上调PIK3CA表达(HA-PIK3CA)组、沉默PIK3CA表达(PIK3CA-siRNA)组、信号通路拮抗剂(LY294002)组、信号通路拮抗剂+沉默PIK3CA表达(LY294002+PIK3CA-siRNA)组.采用
目的 探讨沉默DNMT1基因表达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培养原代KFB,将DNMT1的特异性siRNA(实验组)及阴性对照siRNA(阴性组)转染生长状态良好的第4代细胞,并设空白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siRNA 48 h后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转染siRNA后24~96 h的细胞活力.结果 转染D
目的 探讨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00511(LINC0051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分析鼻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INC00511和miR-590-3p表达水平.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T-qPCR分析LINC00511对miR-590-3p调控作用.将鼻咽癌细胞SUNE-1分为si-NC组、si-LINC00511组、si-LINC00511+anti-miR-NC组、si-LINC00511+anti-miR-590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糖氧剥夺再灌注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丙泊酚组、模型+丙泊酚+空载体组和模型+丙泊酚+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组,后4组构建糖氧剥夺再灌注细胞损伤模型,后3组给予浓度为10μmol/L的丙泊酚处理,后两组分别在转染pcDNA3.1空载体质粒和pcDNA3.1-HMGB1过表达载体质粒后建模.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VSMCs,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空载组(转染Empty Vector)和ALOX15组(转染质粒ALOX15),转染24 h后,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VSMCs中ALOX15蛋白表达;培养VSMCs,分为对照组(未处理)、erastin组(加erastin)、Empty Vector+erastin组(转染Empty Vector 12 h后加erastin)和质粒ALOX15+er
目的 探讨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术与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中华眼镜蛇咬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中华眼镜蛇咬伤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早期给予程序化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VSD治疗,治疗组使用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皮肤组织坏死积分、伤肢肿胀程度及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两组病人皮肤组织坏死积分及伤肢肿
目的 探讨伴髓样特征的乳癌超声造影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科收治、行乳房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伴髓样特征的乳癌病人36例及乳房纤维腺瘤病人50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36例伴髓样特征的乳癌病人中35例常规超声表现与乳房纤维腺瘤相似.伴髓样特征的乳癌病人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快进慢退离心性不均匀性高增强,边缘伴毛刺,范围较常规超声扩大(平均4 mm),周边可见汇聚征,其中5例伴有充盈缺损;而38例乳房纤维腺瘤病人超声造影表现为等进快退均匀性向心性等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