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理论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以《西方经典阅读(第二版)》为例

来源 :现代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思政课程,其他课程也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大责任.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应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师应充分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合理选择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全程、全方位育人.
其他文献
文章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分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外宣文本特点,指出其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达到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目的.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集,《楚辞》一直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楚辞”最开始不是指这部诗歌集,而是泛指楚地的歌辞,汉代以后才演变为专称,
傈僳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文化信仰赋予了傈僳语独特的、有文化意蕴的语言表达,即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助于向英语国家的读者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载体和工具,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语用学是一门用来解释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语言学方法.“茶”起源于中国,是享誉世界的三大饮品之一,具有丰
文章以“课堂”“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时间线索,对郑州西亚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实践研究,并提倡通过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商务人才的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翻译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文章提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
多媒体网络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已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本研究以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实证的角度发现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英
新冠病毒的爆发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也经历了从最初被迫在线授课到恢复正常教学活动后主动进行线上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转变.一些研究者在疫情后的教学探索中发现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提倡加快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思维能力.受疫情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本质上有大幅度的改观并且能够切实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