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快乐教学法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职校生的政治课学习现状入手,通过剖析一般职校生的学习心理,尝试采用穿插典型事例、引入精彩画面、组织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政治课 学习兴趣 快乐教学
  
  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和关切的一种情绪。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职校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只是慑于纪律的约束,或者为了应付考试,才不得不坚持听课,“身在曹营心在汉”,虽被迫听课,其内心并不自愿。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形式呆板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唤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尝试、摸索,打破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采用穿插典型事例、引入精彩画面、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力求教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典型事例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联系着学生的认识、动机和兴趣。良好的气氛使学生产生良好情绪,促使其主动思维、自觉参与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世界观·人生观》中的“价值与人生价值”部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空洞的,尤其是对人生价值的理解,理论与实践对比更显苍白。在讲授人生价值的含义前,我引入专家对人体有用成份的分析,一个成年人体内所含的有用物质如下:
  铁——大约能打制成一把3英寸的小刀;
  磷——大约能制成2000根火柴;
  碳——大约能制9000支铅笔;
  石炭——大约可粉刷一个鸡窝;
  脂肪——大约能制几块肥皂;
  少许的镁及硫磺等。
  以上有用成份折合成人民币10多块钱。
  听了这个有趣的事例,学生们马上反映:人体没多大价值。那么,怎样看待人生价值?又怎样体现人生价值呢?我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
  
  二、视屏点播刺激感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为了避免使德育课成为纯粹的理论讲授课,我充分利用视屏点播,引入精彩画面,刺激学生的视、听等感觉器官,诱发其学习兴趣。
  《世界观·人生观》中有“人际关系”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团结原则”及“互助原则”。讲解后两个原则时,我精选了反映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侵袭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的嫩江一带,面对洪灾,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勇斗洪魔的纪实片《决胜》的部分精彩画面,用视屏点播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其中,有反映灾区人民是怎样顾全大局,舍小家保大家,舍小利保大利,主动分洪,离开家乡的画面;有反映中央领导通宵达旦围坐在圆桌前商讨,权衡利弊,将人民的生命财产置于决策的第一位;有反映人民子弟兵如何发扬吃苦精神,连续作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有反映子弟兵的家属以及非灾区人民通过各种方式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还有在校大学生用特定的方式,将热血与汗水抛洒在抗洪大坝上的……一幕幕感人至深,学生兴趣倍增。
  
  三、组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课堂讨论,由教师主讲改为学生发言,教师点拨、点评,活跃课堂气氛。在宽松的氛围中,言者畅所欲言,听者跃跃欲试,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参与教学全过程。这种方法改变了过去教学中“我讲你听”、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
  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某个重点、难点、含糊不清或易说不易做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教学的小高潮。比如,在讲“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时,针对大纲要求和内容特点,我先让学生列举出公交、饮食、商场等等他们熟悉的行业的服务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析,归纳出职业道德修养的好、中、差档次,引导学生如何摒弃差的行为,朝好的方向努力。再如,在讲解“如何对待金钱的问题”时,我请学生说说金钱的各种好处,然后说出金钱的种种无奈,再说说获取金钱的手段,从而得出“金钱非常重要,金钱不是万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结论。
  德育课,教师的责任应是启发思路、指点方法,给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思考、推测可能的结论,不仅有所“知”,更要有所“思”。实践证明,快乐教学,引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等的理解,是让他们在对自己身边事的观察中,巧妙地用抽象的理论引导、校正他们的视角,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使学生在获得成功和喜悦的同时,得到激励,信心倍增,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所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品德课堂普遍存在学生不爱听、没兴趣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说明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教者应该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堂“激情飞扬”!  关键词:激情 吸引力 生机 活力 兴趣    思想品德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向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化学思维能力方向转变.而借助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于高中生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各小学的教育质量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提出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进一步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的“造型·表现”更是小学美术中比重较大的部分.所以,就需要针对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来从多个方面研究
摘 要:历史是过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历史现象是复杂万变的,仅仅依据个别情况得出的方法、形成的认识,去解决新的条件下新的问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功能定势”的消极影响,对新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那么,如何利用定势的有利影响突破定势的消极影响呢?  关键词:历史 定势 影响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包括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在环境条件不变时,定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运用已掌
摘 要:政治课堂所教的那些理论在过去一段时间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但现在时代不同,没有直接联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因而学生们觉得好像跟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再加上政治课堂的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已经对政治课有了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没有什么新知识和收获,单纯地为了几个学分或者是为了通过考试来听课的。长期下去,我们的政治课将会失去它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从而失去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