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亚洲的增长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兴亚洲国家应该为它们的经济弹性自豪。尽管全球经济受着增长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债务负担沉重的困扰,2000年-2010年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年均增长率仍高达6.8%,提振了全球产出,支持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亚洲地区的成功依赖于中国和印度的蓬勃发展,两国相加占据了亚洲总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60%。此外,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政策变化和结构性改革,极大地增强了该地区在过去十年中抵御金融冲击的能力。但亚洲不能因此自满:亚洲金融系统仍然脆弱;经济仍背负着巨额财政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包袱;亚洲仍然过度依赖于北美和欧洲出口市场,这削弱了它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此外,如果欧元区状况持續恶化,亚洲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贸易和金融传递渠道的溢出效应已经开始显露:中国GDP在今年二季度的增长率只有7.6%,显示经济增长迅速放缓,而印度今年的增长率预计将跌至约6%。
  中国拥有强大的内需潜能和充足的政策操作空间,这有助于它避免硬着陆。中国已经积极地放松了其货币政策,还能进一步实施财政刺激。但政策不当和金融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结构性弱点将削弱为维护增长做出的努力。
  与此同时,印度受困于财政赤字高企和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实施扩张性政策的空间比较少,此外还面临实施可靠的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挑战。
  这对亚洲其余国家来说具有重大影响。在过去30年中,日渐加深的经济和贸易一体化提振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比如,全球供应链的细分生产刺激了中间产品的贸易,并促进了外国直接投资。但如今,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意味着中国和印度增长放缓会减少整个亚洲地区的就业机会,放缓减贫速度。
  面临着发达国家需求疲软的状况,亚洲经济体正致力于通过转向国内和地区市场实现增长资源的再平衡。结果,地区内贸易增长率超过了总体贸易增长率,如今,亚洲内部贸易已占亚洲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是,中国在地区产品分工网络中组装中心的角色,意味着它正在成为地区自发冲击之源,对商业周期波动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那么,亚洲新兴经济体应该采用什么政策增强它们抵御地区和全球冲击的能力?
  最紧迫的挑战,是维护金融系统抵御外部冲击的稳定性。政策改革应致力于增进市场透明度、改善风险管理、强化有效监督和监管。
  其次,新兴国家必须发展出更有效的宏观经济框架,包括更好的宏观审慎监管以及考虑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广义货币政策框架。官方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支持内需,同时保护中期财政稳定性。此外,为了解决资本流剧烈波动的问题,各国应该增加汇率弹性,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并实施精心设计的资本管制。
  第三,新兴经济体必须进一步重新平衡其资源和增长。降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至关重要,比如通过刺激私人部门投资和鼓励家庭支出。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适应内需的供给面政策对于确保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也很关键。
  最后,增强地区和全球金融合作——包括G20和IMF更紧密的政策协调——将有助于各国更有效地应对冲击和危机。
  东盟10+3(中日韩)共同出资建立的2400亿美元多边储备资金池便是一项关键性的地区计划,可为有需要的成员国提供短期流动性。地区流动性供应和经济监督的制度性安排必须得到增强。
  亚洲人不必感到悲观,中国硬着陆、美国二次探底和欧元区解体同时发生的“完美”风暴不可能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发生全球同步衰退。只有未雨绸缪的改善风险管理的政策才能让亚洲国家保护其经济增长,不致于受到当前和未来危机的威胁。
  作者为韩国总统高级顾问,曾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地区经济一体化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近期有两件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事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一件是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妇女冯建梅大月份引产事件;一件是计生干部李建荣64岁失去独子后,后悔当初流产而未能生二胎。“放开二胎”、“失独家庭”等议题, 再次引发公众与官学两界热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主流学派大多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多分母大,必然导致人均GDP、人均收入的缩小,并带来资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  然而,
期刊
结合“六普”等最新数据分析我国人口结构,并比较不同生育政策方案对未来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我认为应该及早实行“二孩晚育软着陆”的生育方案。  该方案将避免现行生育政策与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方案的诸多弊端,缓解人口老化和劳力资源萎缩,既满足群众生二孩意愿,又有利于母婴健康,避免生育堆积造成人口失控,这是民众与国家的“双赢”。  现行生育政策的主要弊端  现行生育政策的主要弊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期刊
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会有20亿人对电力产生更强需求。在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负责任地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如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其发电仍具有不稳定性,单凭它们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多年来,核能被证实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充足和清洁的电力供应方式。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仅用
期刊
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自由化在过去数十年来始终是经济学界最具争议性的议题之一。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特别是雷曼兄弟倒闭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各国政府对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观点与政策正在发生引人瞩目的变化。  资本管制的传统观点  为什么应该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或解除资本管制?耳熟能詳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资本的跨境自由流动可以改善资源配置——资本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从资本富裕的发达国家获得
期刊
我想从中方的观点谈一下我们怎样看待欧洲目前的危机。首先,现在欧债危机面临的是一个多重两难的困局,一个极端困难的环境。多重的两难有这么几个:  一是紧缩和增长的矛盾。过度的消费是欧债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紧缩是必要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单纯的紧缩在短期内也会抑制增长,没有增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如何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两难的困境。  二是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欧债危机暴露了欧
期刊
发展中国家走上发达之途的必经之路是什么?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将资本储蓄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连接起来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之路须经过物质资本化→人力资本化→社会资本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成功地走向了物质资本化就能解决贫困问题;如果成功走向人力资本化,向中等先进国家进军的话,国民的需求体系就会迅速变化;而最终若想跨入到先进国行列之中,就必须发展到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政府对本国的国家核心利益的界定是三项:主权、安全与发展。在我看来,中国的国际战略就是讨论如何维护这三项利益的方法和手段。  我们根据其他国家在这三方面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来界定国家关系的性质,同时对于地缘政治的挑战也必须分轻重缓急。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主要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是三甲:美国、日本和欧洲。  中国和美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但是在主权和安全问题上,美国对中国构成了长
期刊
对全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时刻。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不仅考验着欧洲,而且影响到了中国——多年来欧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如今这种贸易合作关系进一步失衡,且在短期内难以扭转。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再平衡,也必然影响深远。日前,在博源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中欧北京论坛”上,来自中外的近50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就“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再平衡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地緣
期刊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个夏天,一些欧元区外围成员国将开始被迫离开;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他们都同意,至少是在短期,欧元区解体将对就业和增长造成灾难性影响。  2012年夏天,欧洲竞争力如何?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欧盟15国与美国,那么最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欧洲人均GDP比美国要低近25%,每年的差额约为1.1万美元。此外在1995年之前的20年中,欧盟人均生产率一直在向美国靠拢
期刊
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起步两年多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在2010年7月不到2000亿元,而到今年7月,则超过了6000亿元,两年时间内,其上升幅度超过了3倍。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在香港的快速发展,不仅借助了香港的成熟金融市场平台,也离不开中国的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笔者相信,目前绝大多数在香港的人民币存量,由中国的国有企业贡献。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行政体制的力量,比如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