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87例相关尿动力学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的尿动力学表现特点,为小儿VU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就诊的VUR患儿87例(男58例,女29例);年龄4~12岁,平均6岁.另选取因下尿路症状就诊而尿动力学检查无异常且无VUR小儿60例(男38例,女2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12岁,平均6岁.将VUR患儿依据反流的程度分为轻度(Ⅰ度,15例)、中度(Ⅱ度和Ⅲ度,33例)、重度(Ⅳ度和Ⅴ度,39例).尿动力观察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结果 VUR组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膀胱容量分别为(6.8±6.3)ml/s和(138.5±73.9)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1±6.7)ml/s和(285.5±107.5)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残余尿量为(95.9±103.4)ml明显高于对照组(9.6±1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最大逼尿肌压力为(41.6±22.2)cmH2O与对照组(35.1±13.0) cm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VUR组男、女童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轻度反流(15例)、中度反流(33例)和重度反流(39例)的最大膀胱容量分别为(121.83±69.94) ml、(163.73±80.81)ml和(123.58±68.70) 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反流组顺应性正常12例(80%),中度反流组12例(36.4%),重度反流组9例(23.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最大尿流率降低、最大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增多和膀胱顺应性差可能是VUR发生的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种被动免疫疾病.新生儿非ABO溶血病是由不规则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0%[1]。SAH的最主要病因为颅
患儿女,40h,因皮肤黄染14h入院。患儿生后26h出现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生后40h波及躯干、四肢及手足心,无嗜睡拒乳,无哭声尖直,无抽搐及呼吸暂停。患儿系第8胎第1产(前7胎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人类独有的嗜神经性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水痘,而后病毒沿着整个神经轴潜伏在神经节细胞中。当病毒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时,可出现慢性疼痛(带状疱疹相关
患儿女,3h,因发现皮疹3h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40周,因臀位、胎心减慢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250g,出生时无窒息,脐带绕颈1周,胎盘、羊水无异常。母第1胎人工流产,此次
目的 回顾分析尿动力学检测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extraordinary daytime urinary frequency,EDUF)患儿膀胱功能变化,评价膀胱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 本组共204例.其中,男126例,女78例;年龄3~14岁,中位年龄6.7岁;病程2周~12年.临床症状为日间尿频,入睡后症状消失.无尿路感染、尿路解剖或神经病学异常.根据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骨缺损指骨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是导致骨缺损的主要原因。骨组织生长除了需要血管网络提供营养、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清除
<正>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 LEP)是治疗BPH的一种新技术,对前列腺尖部的处理更为独特,具有更微创、更安全、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
患儿男,生后15min,因“多发畸形?”入院。胎龄41周,第1胎第1产,因臀位行剖宫分娩,Apgar评分1min6分,5min9分。羊水过少,Ⅲ度污染。母孕期未规律产前检查,否认孕期感染、接触
尼莫地平(Nimodipine)为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其药理作用主要为:(1)通过有效地阻止Ca2+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解除脑血管痉挛。(2)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