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国产化大潮造就的明星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潮在抓住关键业务服务器这个制高点后,以小型机“国产化替代”为鲜明特色确立了市场地位,那么这个“根据地”所带来的红利,绝不是一年两年就会消失的。
  国产化风头正劲之时,确实造就了不少明星企业。但当市场窗口期之后,它们是否仅是昙花一现?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当初,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基础软件到办公软件,不是没有过前车之鉴。而对于又一波国产化大潮下的企业,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好:对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关键不是国产化替代,甚至不是性价比,而是你是否能够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因此,谁能借势飞多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窗口期内谁能真正长出翅膀。
  为什么2016年就能发现大潮退去谁在裸泳?
  今年以来,市场大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整个产业链看,从早些时候IBM OpenPower授权处理器IP扶持服务器生态,到贵州政府与高通,浪潮与思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微软等成立合资公司,再到今年曙光与VMware已成立中科睿光,紫光与惠普也刚刚宣布成立新华三集团,可以说新的市场竞争已经展开。
  这些合资公司的最显著特征是,中方至少以51%控股。这意味着什么?不论背后的技术融合与专利授权的谈判细节如何,但至少在前端,这些合资企业的产品与纯国产品牌在销售层面已几乎无异。
  那么,借国产化造星运动迅速蹿红的企业,浪潮当属典型。
  这家企业从数十年的耕耘到市场上的一鸣惊人,仅仅就发生在国产化风头正劲的这两年里。
  在外界看来,浪潮先是在股市上得到追捧,又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IT精英,业绩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高歌猛进。尤其是其咄咄逼人的市场战略,不论是当年“K迁”计划,后来的“I2I”(IBM to Inspur),还是如今对标甲骨文的K-DB数据库,几乎都清一色地打上了“国产化替代”的标签。
  今年,决战在即,决定国产化明星企业是“大势已去”还是“大势已成”有几个关键点。
  技术取舍,紧随产业大势
  作为一家硬件出身的企业,如何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重新认定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恐怕不只是浪潮遇到的挑战。
  在刚刚结束的“2016IPF浪潮合作伙伴大会”上,浪潮依然以“计算 ”为战略,但是对三个细分市场的策略又有所不同,即持续投资关键业务计算,加大在云计算和深度学习计算领域的投入。其中,云计算和深度学习可谓目前的热点领域。
  在全球前沿的计算领域,也可以看到浪潮的名字。浪潮发布了云一体机InCloudRack,全新云海OS v4.0等产品,并发布Caffe-MPI深度学习计算框架并宣布开源,与科大讯飞、Altera联合发布深度学习的语音加速FPGA解决方案等。
  由此可见,研发投入依然是获得用户价值的核心要素,也是大潮退去之后不裸泳的内在功力。但有限的投入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非常重要。尤其在硬件平台化,软件开源化的趋势下,诱惑颇多,战略取舍稍有偏差就会错失难得的时间窗口期。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这样回答笔者的提问:第一,我们不做集成;第二,我们不做应用软件;第三,我们不做服务。这既为合作伙伴的生态划上了一条放心的底线,又可以集中力量在窗口期迈上世界前沿技术的台阶。
  尤其在第一点上,不少企业曾经走过弯路。平台企业以不变应万变,集成企业以万变应万变。
  其实,近年来不少中国的大型SI/ISV企业期望借开源之机打造底层基础平台。但是,要想在开源社区持续跟踪、贡献,并真正形成产品和服务,是需要战略专注和大规模投入的。趟过的河,跨过的坑,绝对需要SI/ISV企业具备战略转型的魄力。这并不容易,于是它们走过弯路之后又纷纷重回老本行。
  “浪潮信息的软件开发人员已经超过了硬件开发人员了,可想而知做一个平台,需要多大的挑战和压力。”彭震的话既验证了软件定义之难,也验证了浪潮在国产化风口中的转型布局。
  根据地,国产化风口犹在
  在关键业务领域,国产化风口仍在。既然浪潮是在抓住关键业务服务器这个制高点后,以小型机“国产化替代”为鲜明特色确立了市场地位,那么这个“根据地”所带来的红利,绝不是一年两年就会消失的。
  是的,小型机市场绝不是外界以为的“鸡肋”。
  彭震认为,尽管小型机不再受到追捧,但在关键业务和Scale-up架构中,它的地位仍然无法动摇,且占据着服务器市场最高的利润上游。
  这个市场两年前只有浪潮一家以K1服务器和IBM、甲骨文,以及惠普的Unix小型机抗衡,去年,K1在高端Unix市场(单价25万美元以上)占有率已跃居第二。不过,今年市场中出现了紫光华山和华为分别以Intel不同架构为基础的“小型机”。
  虽然不能算是Unix“小型机”,但是抢占的可是同一市场。如果不是利润丰厚,前景广阔,小型机市场如何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关键业务也是战略高地。
  在所有服务器采购项目中,小型机出现的地方一定是大项目,“没有小型机连标的都进不去”。此外,浪潮去年发力的高端存储、针对甲骨文的K-DB数据库,都与小型机市场有着紧密联系。
  小型机代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势能,更是一块敲开高端客户大型项目之门的敲门转。
  生态合力,团结可以团结的
  在这个扁平化的世界,一切都要讲究速度。对于一家初创企业的要求是尽快获得融资,全面打开市场;而对于一家成熟企业要想跨入新的阶段,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生态合力。
  这里的合力不是简单地对比合作伙伴有多少家,分布地区有多么广泛,而是细化和深化,否则形不成生态合力,更无法形成规模优势。
  对于浪潮,两年前借“国产化替代”的确快速抢夺了大量外企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但是如果在今年没有实质性的融合,为共同客户创造价值的话,这样的合作也不会天长地久。尤其如上所述,在大量SI/ISV平台化试错之后,更明白只有生态合力才能带来用户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时间窗口。
  浪潮集团渠道管理部总经理王峰就透露了两大合作新机会:第一,云的交付模式更利于业务的复制,也更利于ISV/SI应用软件品牌的塑造;第二,深度学习等领域太新发展太快,这需要生态圈企业早期的合作。
  对于任何国产化风口中的品牌,从国产化拉动,到品牌的相互成就和客户价值的共同创造,构建生态系统从浅入深的路径。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形成难以分离的新格局,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合力,才能产生真正的规模效应。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云计算运用到公司经营管理中,基于控制、安全、扩展方面的考虑,很多大型企业希望私有云和公有云能够顺畅对接、自由切换,因此将对混合云架构产生巨大需求。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 ”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各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不断提升,未来云计算与各领域的融合将不断加深。笔者认为,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将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垂直领域融合加深将带动云计
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能够容纳约1.5万个机柜位的蓝汛首鸣数据中心即将启用。以此为分水岭,以前一直默默前行的蓝汛旗下的数据中心业务,逐渐显露出其“高大上”的特质。  有舍才有得  融合的趋势在数据中心领域日益凸显。数据中心、云计算、CDN已经成了很多云服务市场领导企业必备的三大利器,蓝汛也不例外。很多人是从CDN开始认识并熟悉蓝汛的,殊不知,蓝汛早在2009年就开始布局数据中心业务,而且它是仅次
据外媒報道,LG电子与高通开展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新一代互联车辆和自动驾驶技术,旨在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自动驾驶汽车零部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LG电子于11月9日宣布,该公司已与高通在旗下位于首尔南部Magok的LG科技园区内签订协议,未来双方将致力于研发互联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产品方案,有多名高管出席了该签约仪式。  双方期望未来能共同研发业内领先的新一代互联车辆产品方案,将LG电子的车载通信方案
新詞话
期刊
半导体仍然是电子配件市场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随时都会应用到它。我们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以数据为基础,而数据被存放在存储器里。存储器又是什么呢?存储器的基本元素就是半导体。  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项目落地时,背后的数据必然会产生重大作用,那些存储设备主要构成元素就是半导体。半导体成为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据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营收总计将达到386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
五年一届的佳能博览会是佳能集团最重头的活动。在博览会上,佳能会将其全线影像产品、解决方案进行展示,除此之外,还会展示其前沿技术,可以说是影像领域的一场盛宴。2016上海佳能博览会是2011年之后佳能博览会再次登陆中国,在这期间佳能博览会走过了纽约、巴黎、东京。在本届上海佳能博览会上,佳能推出的多款办公新品和解决方案,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覆盖整个文档生命周期。  2016上海佳能博览会为了
除夕当天,微软市值自2000年后首次重回5030亿美元。这也表明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微软CEO以来,微软进行的战略重心转移,从实际的增长中,已经看到了实际效果,尤其云計算业务的成绩异常亮眼。  2017第二财季(2016年第四季度)显示,微软的营收为240.90亿美元,其中,云计算微软智能云Azure业务营收增至69亿美元,同比增长8%,Azure的营收涨幅则高达93%
Veritas公司2016年发布的《混合云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大约74%的企业采用两个或者以上的供应商所提供的云基础架构来支持工作负载,23%的企业甚至拥有4个以上的供应商。这意味着,IT部门需要承担更多跨异构环境的数据保护和管理的重担。另外,报告还显示,目前,私有云和公有云中的工作负载量分别为38%和36%。预计在中国,私有云和公有云中的工作负载量将分别以5%和20%的速度增长。  现在,大
对于普通的企业级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供应商来说,终端用户的体验可能是一个弱项,而VMware Workspace ONE的出现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  2月23日,VMware在北京举行了今年的第一场新产品发布会。VMware公司刚上任不久的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来了,VMware公司全球副总裁、亚洲研究院总经理李映也来了,这些公司高层的莅临,足见这次新产品发布会的重要程度。  参加新产品发布会
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第四场集体采访,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杰,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风益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接受采访。  “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强国。”“我国走的正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