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仙人掌》教学案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izh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仙人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一篇状物的文章,通过对仙人掌的具体说明与描写,赞美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得很好,每位学生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
  (3)学生的花卉知识较为匮乏,对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及种类了解不够全面。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材内容及上课的环境,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上网查找资料和小组探究为主,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为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多边对话、充分交流研讨的过程。
  
  4.技术准备及运行环境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水平,本课时选择在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进行。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通过朗读、想象、交流和上网查找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
  (3)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状物文章的学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和信息交流等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学习不仅指简单的语文知识,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和理解,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培养充分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仙人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谁愿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你眼中的仙人掌是一种怎样的植物?(计算机出示仙人掌图片。)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留心观察的植物呢。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著名散文家秦牧的笔触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仙人掌。
  
  (二)初读课文,从整体感悟
  1.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仙人掌的特征的?(性格坚韧、自我保护、再生力强、花朵鲜艳。)
  2.通过初读课文,仙人掌给你留下的总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1)课文第一句“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板书:顽强、奇特)
  (2)抓重点词体会并指名朗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悟情)
  1.你从文章的哪方面感受到仙人掌是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作批注并借助网页中的“课文学习”查找有关的资料来理解句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和查找资料,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指导学生查找资料。)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到的?(学生自由发言,很可能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谈感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安排学习的顺序。)
  第一方面:性格坚韧
  朗读重点句:对于生活环境,似乎它从来就不讲究,任你什么硗瘠的泥土,它一扎下了根,似乎就在快乐地叫喊道:“这地方好得很,你就瞧我在这里繁荣生长吧!”
  朗读指导:
  (1)学生在谈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自己的感受。(仙人掌身处恶劣环境,仍然乐观向上,快乐生长。)
  (2)出示课件。师:一株仙人掌在硗瘠的泥土上生长着,绽放着艳丽的花朵。
  (3)如果它有语言,会向人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学生谈自己的想象,对仙人掌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4)出示朗读重点句,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5)你们都能把仙人掌快乐叫喊的语气读出来吗?咱们一起试一试。师生对读(学生读仙人掌的话)。
  (6)大家要是不看着书,站起来快乐地叫喊,再加上手势,一定能把这种感受表现得更好。
  第二方面:自我保护
  重点句:它遍身是刺,什么野兽,都别想侵犯它;什么害虫,都别想啮食它。
  朗读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1)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
  (2)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同桌听。
  第三方面:再生力强
  朗读指导:
  (1)谈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2)下面老师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请你们评一评。(“不”、“落地生根”为评读的重点。)
  (3)自由练读。
  (4)这样顽强的奇特的仙人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多好啊!赶快把这部分内容背下来。
  第四方面:花朵鲜艳
  朗读指导:这么雄赳赳带刺的植物,谁料想得到,它们却开着鲜艳的花朵!有些仙人掌的花美丽极了。
  (1)仙人掌开花,有的一株上开一朵,有的开几朵,还有的甚至要开十几朵呢!(看课件,激情。)
  (2)你们再来读这部分,一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练习朗读。)
  
  (四)语言训练(在积累、运用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1.文章的结尾,抒发了作者对仙人掌的赞美之情,前面为什么还要写松柏、梅竹、莲花、篱菊呢?(在对比中更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我们一起来赞美仙人掌——“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读出赞美之情。)
  3.从课文中选择一些词语、句子来赞美仙人掌。(鼓励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表达出对仙人掌的赞美之情。)
  4.运用这个句式,进入“课外拓展”的网页,从仙人掌资料中选择词句或内容,再来赞美仙人掌。(根据查阅的资料,简单介绍仙人掌。)
  
  (五)感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读中悟法)
  1.在作者的眼中仙人掌生命力是那么顽强、那么值得人们赞美,但是作者仅仅是要赞美仙人掌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呢?本文节选自秦牧的散文《在那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请同学们进入“原文在线”的网页,仔细阅读原文,看一看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阅读《在那仙人掌丛生的地方》,体会写法。
  3.指名说一说。(借仙人掌赞美海岛上的战士。)
  
  (六)学习写法
  1.在作者的眼中,仙人掌尤其值得赞美,在你的眼中也一定有值得你赞美的植物,赞美它的什么品格呢?(比如:默默无闻的小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请同学们思考后说一说。
  2.请同学们课下构思自己要赞美的植物,在下一节课的作文训练中,再来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以小组为单位发布学习成果,全班同学评议。(如制作仙人掌知识的网页或幻灯片、搜集秦牧的散文并浅谈自己的理解、搜集借物喻人的文章并适当分析……)
  2.通过反馈练习,学生自我评价。(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自己的参与程度及所起到的作用。)
  3.学生阅读其他同学在网上发布的研究性活动报告,并评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两篇作品。
  (作者单位:北京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点评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李晓芳老师执教的这节《仙人掌》,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带来的活力。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体会到了仙人掌的精神所在;最后运用多媒体进行了课外拓展并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语文课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标准的语文课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在听了《仙人掌》这节课后,我们看到了教师对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她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书本世界,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一节民族化和现代化的语文课通过她的实践探索,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雏形。
  (点评人:北京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王建华)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穿孔板和正三棱柱进行模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同时改变穿孔板和正三棱柱的板厚、穿孔直径、穿孔率和材料四个参数,通过参数的改变来分析比较固有频率变化和模态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吸声体固有频率随阶次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但模态分布变化不大。在改变板厚、材料、穿孔率时,自振频率变化均比改变孔径时变化大。  关键词:正三棱柱;吸声体;有限元;模态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