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PID的室内空气质量测控系统

来源 :电子测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室内空气质量调节不及时和新风能耗高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室内空气质量测控系统。首先,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结合多种空气质量传感器、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分别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通信与新风控制功能。基于Java Web技术,设计了空气质量软件展示平台。然后,选取室内具有代表性的CO2、TVOC作为污染物控制指标,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将室内空气质量系统简化为一阶纯滞后惯性环节,仿真验证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调节速度较快,稳定性高,与使用传统控制方式相比新风能耗减少约22.2%,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根据村庄的资源禀赋,统筹考虑城市与乡村、生活与生产、生态与建设等核心问题,创新发展动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引导适宜产业发展,引导村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本文以兰州新区榆川村为例,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规划可以划分为两阶段:1949年到1979年是第一阶段,1982年后是第二阶段。前30年所做的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当时北京城市建设的依据,也为此后首都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框架。可以说,现在北京城市的基本面貌,是由前30年的规划和建设所决定的,
期刊
乡村全面振兴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为整合发挥立法合力,有效推动本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振兴地方立法要以地方"三农"领域的基本法为本色,以促进法为内质,重点着眼于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等维度,在制度层面予以规范表达与系统阐释,同时也要注重凝练提升地方立法独立品格与特色。
全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举措,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必由之路。
期刊
金融领域的数据分级方法是保障数据资产安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本文研究和对比了《中国农业银行数据资产安全分级标准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法》、《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引》(JR/T0158-2018)、《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JR/T 0197-2020)三个典型的数据分级标准的内容,包括定级要素、安全级别、定级规则、定级流程、级别变更。并结合数据分级标准实施面临
研究目的: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达到了21.1亿吨。公共建筑的碳排放量约为7.84亿吨,占建筑运行阶段的三分之一。如果就当前的发展态势,建筑领域的碳达峰将在2040年左右才能实现,比全国碳达峰的目标时间晚了近十年。因此,建筑的降碳减排十分必要。体育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愈发追
国家重点关注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西藏在我国具有极端重要战略地位,了解西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是促进西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利用“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部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及对整校推进方案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西藏地区昌都、日喀则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学校信息化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信息化领
202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双减”文件。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有效的课堂实施和作业练习是重中之重。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推出了“30+10”的课堂模式,要求教师用30分钟进行课堂教学,用10分钟组织当堂练习。30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减法:裁剪教学目标,实现一课一得;裁剪教学内容,凸显语文要素;裁剪教学环节,建构综合板块;裁剪教学方法,寻求最佳路径。10分钟的课堂练习做加法:
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城市转型与发展的进程,也为智慧城市治理提出新的模式和范本。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对智慧城市进行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该研究基于智慧城市治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立足数字技术变革治理体系这一视角,分别对智慧城市治理效应和治理过程进行分析。首先,研究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重要的治理手段,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 m
之前,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强调要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将"群文阅读"作为一个突破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只引导学生阅读群文,却忽视了单篇文本的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悟读"文本的能力,笔者引导他们阅读了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促织》,收效良好。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一、创设情境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