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技术在幼师英语课堂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英语课堂亟待多模态元素的整合。语言具有深远的符号意义,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尤为如此。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具象思维,任何能够利用的模态都是重要的,如教师的板书,PPT,影像视频等。本文通过对多模态技术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的分析,根据幼师学生的学习特点,佐以例证,论证多模态技术(multimodality)的应用使EFL课堂多元化,形象化;对于促进幼师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 EFL英语课堂 构建
  一、引言
  多模态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19世纪末期,PPT(Power point)技术被应用到外语教学中;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珀杜大学波斯尔斯韦特(Postlethwait)及其伙伴发明了听音辅助(audio-as-assisted instruction).之后相继出现其它多媒体技术诸如无声电影,录像,有声电影,电视,语音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网络教育等。
  语言的习得,尤其是第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听说媒介与主体之间的交际。Kress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多模态的。由此可见,语言的多模态性质为二语习得的多模态途径奠定了基础。多模态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师通过对于色彩,声音,图像,动画等符号工具交互穿插的灵活运用,使学生极大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多模态技术对二语习得的优势
  多模态技术的灵活运用在对二语的教授和习得上起着积极的作用。Kress 和 van Leeuwen认为,多模态教学技术与感官识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即任何书面的,视觉的,听觉的模态都共同建构意义。
  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已经成为EFL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板块。林林总总的英语教育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是多元的,且各个元素是相互交替的。传统的授课模式多以板书,口授为主,其形式单一性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外语习得,认知,应用的需求,而多模态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丰富了教学内容,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模态技术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辅助学生的英语学习:1.听力的提高。多模态技术包括影像,视频,动画等声音媒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有声资料多方位学习英语。通过还原原始语言环境,多模态技术完成声画结合,例如希拉里·克林顿的2分多钟的竞选总统宣传片,不仅使学生领略到正宗的美式发音,更是学到即时性十分强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听力兴趣进而能力。多模态技术使英语听力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吸引力。2.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符号的主要作用在于表达和传递意义,从而最终实现交际。学生的表达既包括口语表达,又包括写作的表达。语言是一种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滑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交际。传统教学技术资源相对短缺,课本和板书占教学的绝对比例。多模态技术的使用使教学主客体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音响声音的调控,字体颜色大小的变化,语气语速的轻重缓急,动画的适当插入等都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理解的程度。
  三、多模态教学技术下幼师EFL英语课堂的构建
  1.幼师学生对英语的认知。在幼师EFL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幼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如下: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教学大纲,英语职场应用能力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幼师学生而言,幼儿园教学与管理是学生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因此,根据幼师学生的目标学生(即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如颜色,喜好,问候等是需要掌握的。
  但是,在幼师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外语焦虑感。外语焦虑感是指“个体在需要使用外语,但是没有足够掌握的情况下所体现的一种疑惧”.Horwitz等还提出,外语焦虑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交际恐惧,二是考试焦虑,三是对否定性评价的惧怕。对于缓解直至消除学生的外语焦虑感,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多模态教学技术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熟练运用多模态技术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如The Simpsons 系列动画中展现出的美式幽默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感,同时其与时俱进的口语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多模态技术下的EFL 课堂设计。多模态技术通过色彩,声音,空间设计等各个元素刺激感官,带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科学运用多模态技术,结合幼师学生学习特点,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可以展示PPT,跟主题相关的电影,动画,音乐来引导学生学习,此时学会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多的是国外的交流习惯和交际策略,可以很大限度地避免正式交往中出现语用失误以及母语负迁移带来的不良后果。
  根据幼师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模态技术下的EFL英语课堂设计可以做很多设计。通过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入游戏,儿歌,谜语等元素,以PPT或其它多媒体形式展现,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模态的应用不但拉近了师生主客体的关系,更是提供一个使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的平台。
  3.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与研究。
  (1)研究目的。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分析,得出多模式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利弊。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系统性,它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4个基本要素构成并体现其整体性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多模态教学模式分析出有利于EFL英语课堂的因素,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2)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商丘幼儿师范2012级大专班十班和十一班的学生,有效人数共105人,其中十班53人,十一班52人。所有学生均通过中招考试,初中阶段已经接受全部英语语法学习。
  (3)研究设计。对于十班和十一班的同学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时间为32周,共计640小时。研究分结束后进行水平测试,包括单词,短句,与口语表达。
  四、结语
  21世纪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与其它媒介共同构成的多模态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幼师EFL英语课堂。多模态技术对英语课堂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成绩,促进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扩大了师生的视野,真正切实的实现教学大纲中培养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Horwitz,E.K.,M.B.Horwitz,J.Cope.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70),1986.
  [2]Kress,G.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的机电制造业不断发展,与国际间的贸易交流也日益增多,但既懂英语有熟悉专业知识的人才确实供不应求。本文针对机电专业英语教学过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意见。  【关键词】机电专业英语 现场教学 教与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进出口贸易突飞猛进,其中发展最快的莫过于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而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成熟,机电
【摘要】技校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高校的英语教学活动,更加强调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技校英语教学的着眼点。技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非常的重要,能够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以及掌握英语的词义与语感,从而取得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显著成果。情感教学是技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改革,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
【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多以灌输式为主,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由于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以前的英语教材又不够鲜活,中职的英语教学效果不佳。高教版中职《英语1 (基础模块)》教材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比较充分配套资源,笔者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设计中实践任务型教育理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摘要】培养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习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有所得。  【关键词】优化 课堂效率 有效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耳眼口手的合理协调。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充分调动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因此带来的便是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于就业压力的些许恐慌。高职学校更是如此,因为高职学校的总体教学目标便是为社会培养就业型人才,其就业率在其学校整体评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各个高职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就业市场占据不败之地,必须从内部入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英语为例,其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来说,对
【摘要】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以学生的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要的教学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发挥出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观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改革  在构建主义理论视角下学生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才是学生主要的认知工具,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摘要】伴随中职英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广泛应用了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从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实施以及任务的结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通过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因此,文章在简单阐述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为例具体分析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本文以国贸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EGP+EOP教学的可行性,以便更好地增强高职英语的职业性。 This paper analyzes th
【摘要】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精彩的导入能造就一堂成功的英语课。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有效的导入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而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堂 导入艺术  一、引言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深化教学改革,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尽心策划。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是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