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艺术中国年度颁奖盛典聚焦2008艺术影响力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2月28日晚,由雅昌艺术网主办,联合近百家专业媒体共同举办的堪称艺术界“奥斯卡”蛊会的“第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08)颁奖盘典”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落下帷幕。作为艺术界重要的年度盘典,众多艺术界著名学者、机构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近600人出席了此次盛会。本次活动历时近5个月的多轮评选后,2008年度10大艺术事件、10大艺术人物、年度艺术家奖、年度青年艺术家奖、年度艺术展览奖、年度画廊奖、年度出版物奖及几项特别大奖纷纷揭晓!经过激烈的角逐,年度艺术家全场大奖颁给了刘小东;年度青年艺术家全场大奖奖杯被徐震捧得;唐人当代艺术中心赢得了年度画廊全场大奖;年度展览全场大奖奖杯颁给了“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陆俨少全集》获得年度出版物全扬大奖。
  依据“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的主题思想,对在2008年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机构、艺术事件和艺术家进行表彰。本届年度特别奖分别颁给了,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创作巨幅画作《热血5月·2008》用于赈灾义拍的29住中国写实画派艺术家与进行义拍的中国嘉德;联合艺术家周春芽与艺术评论家吕澎,共同发起了“情系灾区,倾情奉献——中国当代艺术家为地震灾区捐献作品义拍”大型公益活动的北京保利拍卖公司;艺术家范曾捐款1000万人民币,支持四川灾区人民而获得了年度特别大奖。他们的共性就是用艺术的感召力、感染力,履行着一个艺术家、艺术机构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在颁奖盛典上,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了《2008年度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09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报告》、《2008年度拍卖市场调查报告》对2008年拍卖市场总体形势作出了客观中立的描述,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将会进入全面调整阶段,经济进入周期性下行,因此可以预测2009年艺术市场将进一步释放经济下调的压力,这将对拍卖公司的市场化经营进一步提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形成负面影响。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是由全球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门户——雅昌艺术网主办、旨在对艺术界的艺术现象及市场状况进行年度性总结及展望的年度评选及发布活动。活动以学术建设为核心,由专业领域的评委及艺术爱好者共同参与评选的年度艺术盛典,是服务于中国艺术界,向世界推荐优秀的艺术家和优秀的艺术作品,促进文化艺术市扬大发展、大繁荣的知名品牌。评选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公平、公正的评选方法,关注当下艺术市场发展状态的评选模式,使该活动成为众多媒体、艺术从业者及爱好者一直以来瞩目的焦点。 (本刊记者)
其他文献
袁运甫先生1933年生于江苏南通,今年已七十有六。  2009年新春伊始,我们应邀参加“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开幕仪式”,由北京赴上海同乘一趟火车。在相对安静的软卧包厢里有过一次的零距离接触。谈话时间不多,但袁运甫的许多见解与众人迥然不同,他属于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艺术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便努力将中国民族传统审美情感和本土民间艺术的特殊色彩观融汇在一起,注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辉煌
期刊
赵孟頫(1254-1 322年),堪称我国元代最伟大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于宋宝祜二年,卒于元至治二年,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犹精正、行书和小楷。所写碑版甚多,圆活道媚,人称“赵体”。擅画,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并用书法技巧写古木竹
期刊
商代兽面纹青铜方彝  青铜方彝是古代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礼器,它的用途一般认为是盛酒器。常见的青铜方彝大都呈长方形,而此彝呈正方形;盖做四坡流水的屋顶形,通体四壁中部及四角铸有扉棱,也叫出脊。彝盖四坡装饰倒置的兽面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饕餮纹;彝的四壁亦饰兽面纹,但上下配饰形象不同的夔龙纹均以纤细的云雷纹衬底,层次分明,形象瑰丽,充分体现了商代晚期青铜艺术的高超技艺。  方彝产生于商代晚期,主要流行
期刊
收藏圈一直有“捡漏”之说,捡漏——讲明白一点,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或藏品,而卖家却往往是不知情的。对集藏爱好者来说,能在多如牛毛的伪劣藏品里捡漏一件价值颇高的藏品可谓是天大的乐事。在当前的收藏圈里,“漏”难道就真的那么容易捡?下面几则收藏小故事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有的人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捡漏成功,但更多的人却往往是“捡漏”不成反“打眼”。捡漏,其实已成为收藏圈一个美丽的神话。   
期刊
编者按:长期以来,陶瓷史上的千古之谜“柴窑”始终萦绕在每个瓷器爱好者及研究专家的脑海里。本刊发表陶器爱好者王学武先生的文章,以翔实的史料和大量的瓷片标本阐述了“柴窑”就是“耀州窑”的观点,以期引起古陶瓷专家和广大爱好者研究和讨论的兴趣。近期来,“鼎州窑”“柴窑”“耀州窑”的研究和争论在陕西乃至全国十分热烈,网上的论争更是唇枪舌剑。这三个诞生在陕西铜川境内的困惑人们千年之久的窑口到底有何联系,它们的
期刊
这件瓷盘高约5.4厘米,口径约34厘米,足径约22.5厘米。器为敞口,釉呈白色,斜深腹,矮圈足,足有凹形槽,底部款书“乐古堂制”,属清代粉彩瓷器。  盘心内壁底部绘牡丹三朵,因其在图巾处于主体地位,故与陪衬景物相比,它的比例大得多,几乎与实物相当。三朵牡丹颜色各异,形态多样。主干顶端系一朵盛开吐艳的浅红色牡丹;右下方一朵花苞初绽,向盘沿处弯曲;左上侧探出的一朵含苞欲放,外呈青黄色,内显浅红色,与前
期刊
所谓看钱,是一句通俗话,也就是行内常说的“鉴定”。过去,别人请我看钱,说是要鉴定,我当即声明“看可以,鉴定不行”。只能说鉴赏,与持有者共赏,各抒己见,相互研讨,有人请我写意见,我只填写“鉴赏意见卡”,不用鉴定这个词。为什么呢?不是故作谦虚姿态,而是“鉴定”二字份量太重了,对一件器物(包括古钱)来说,它有一言九鼎的意思。这两个字用在自然科学上,钉是钉,铆是铆,黄金就是黄金,铜就是铜,有检测手段,科学
期刊
引言    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宫延用瓷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以后历代官窑都写本朝年号款成为定式,只有明代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8年)、天顺(1457—1464年)三朝未发现官窑款识瓷器,而有断代价值的民窑瓷器也很稀少。因此,这段时期的瓷器面貌浑沌不清,扑朔迷离,陶瓷史学者称之为“空白期”。近些年来,随着海内外陶瓷考古发掘(陆地和水下)的进展,有关“空白期”
期刊
笔者于2008年下半年北上寻泉之旅期间,有幸在上海集到一枚战国“半圜”钱,直径27毫米,穿径8毫米,厚0.5毫米,重约3.5克。该泉生坑,青铜质,从边沿一小破裂处可以看出,青铜质因年久已经严重氧化。钱文为古代大篆书,横读,内穿亦圆,也称圜钱。圆孔不规整,呈喇叭口形状,此乃中国古代钱币从刀币、布币向圆孔、方孔钱币过渡的实物佐证。  该泉无论从铜质、钱体、钱文、铸工,还是锈色、包浆来看,都是无懈可击。
期刊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成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笃,由长子载淳继位,八大臣辅政,改年号为“祺祥”,议定在第二年改元。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和恭亲王奕訢发动宫廷政变,十一月七日废“祺祥”,改元同治,八日(辛酉日)杀肃顺等八大臣,史谓“辛酉政变”。  1862年为同治元年,祺祥年号只在未及改元前存在了三个月,所以只有准备改元之后大量鼓铸的祖钱、母钱、样钱和边远省份的私铸钱。祺祥钱存世稀少,宝巩局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