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在阅读教学中作用的一些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过于极端化、机械化、权威化,从而丧失文学性、人文性的现象,人们开始试图开辟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价值取向。网络的出现为这些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层次上的整合,或者说是一种互相支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教师拥有对学生的支配权;教材则是惟一的,学生没有选择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不能灵活地选用阅读策略进行理解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整个教学过程是封闭性的,可控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是预定的、强化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很难产生普遍的“私人意义”,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
  一、网络的出现,为语文阅读教学结构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进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其教学结构由学习资源,教师,学生,多媒体这四个要素构成,其要素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其具体表现为:
  1.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多层性和多向性
  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取代了教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可供选择的大量文本材料,从而为大量扩展阅读提供了可能性。在这样的学习阅读环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时空界限被打乱,对文本的选择权很大程度上被学生掌握。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料,而且为学生进行主体性思考,充分发掘自己潜在的智力优势,创造独特的认识价值提供了技术上和内容上的支持。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阅读材料,在交互中自主学习。
  2.教师的中心地位被消解,其职能发生了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中,对文本阅读、品味、思考、感悟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学生摆脱了“唯师”论。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消解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使之成为阅读的一个引导者和参照点之一。教师对学生的支配权被大大削弱了。教师的备课也主要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指导、检测方案,将有指导意义的导学案上传,在网上批改学生作业,与学生交流学习情况等。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固定的讲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解答。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它改变了师生间一直以来的“传递”与“接收”的关系,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二、网络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多向度、多层次的交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对话”、“过程”、“转变”、“反思”等理念格外关注。这些理念最终要在师生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网络技术为师生间、学生间阅读交流的多向性和多层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得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得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
  1.对文本多重意义的理解需要在交流中相融和互补
  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以及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阅读过程中所见的文字组成的文章,至少有三重意义。即:字面意义,文体意义,情境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就是在这些层面上对作品进行释义,并把不同层面的意义关联起来,从而实现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文本有多层意义,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向度加以理解和应用,会有不同的结论和效果。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先入之见”的局限,即阅读者在理解文本前所已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影响着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许多同学忽视了对多层意义发掘,因此,造成了阅读的不完整和表面上的读懂而事实上的未读懂。因此,师生间、同学间不同层次的交流对正确理解文本就现得尤为重要。
  2.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充分体现了过程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形式各异的讨论往往只停留在谁的理解更符合教师的期望上,蜻蜓点水,难以深入。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师生可以利用参加群内讨论等网络交互方式,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沟通得以展开。学生阅读的灵性和个性得到张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积累。这种交流具备过程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学生丰富个人阅读经验所必需的。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语文阅读教学而言,网络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它为一些新的有关认知方面理论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促使阅读教学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教学过程的根本改变。从某种角度说,教学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深刻变革,它比单纯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要大得多。最终,我们希望能看到这样一种理想的语文阅读教学境界:在师生、学生间及范围更广的交流中,学生与阅读对象展开广泛深入的“对话”并从中形成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的思考习惯。
其他文献
“春晚”的宗旨、目的是什么?究竟是联欢会、给观众带来欢乐?还是文艺比赛?或是推“星”捧“星”会?“春晚”已经变味了!不是给予观众带来欢乐,而是成为某些人成名成家、而且是一
本文主要论述了营销用电检查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营销用电检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客观问题、营销用电检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建议,仅供与大家交流学习。
教学设想  席勒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总之,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活动是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在于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学生阅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学生心灵得以陶冶
目的探索显微毛发单元移植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性秃发的新技术。方法选择头部健康有浓密毛发的头皮为供区,切取含有完整头发的条形头皮组织,分割成显微毛发单元移植物,植入
半煤岩巷道掘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断层等一些地质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识别断层和过断层的方法。此外,通过查阅资料,并且结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河煤矿具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这就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注重生活实践、注重语文思维能力训练。  一、给学生一个举一反三的“超级脑”  语文教学概言之就是教会学生读懂别人的文章和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服务于写,阅读和写作本身就
本文讨论的是大港石化80吨/小时污水汽提装置工艺中所使用的氨压机在日常生产中由于系统介质脏,通过氨气带入氨压机系统,引起氨压机自停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大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是大理都市旅游圈环带上的亮点,有着大理都市旅游圈环带增长极的意义。大理盖恩圈层的划立,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源及理论支持的同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追求一种科学的逻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