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不一定是美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腾不出时间来睡觉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生病
  3万元学会超能力,心动吗?1至5分钟内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书然后复述出来,心动吗?最近《人民日报》披露的“量子波动速读”就完美诠释了“神棍学”的存在。
  所谓“量子波动速读”到底有多快?大家可以从我的文字形容中来感受一下。大抵是,孩子看书的时候,我以为他们太热了在扇风呢。這种令人发指的读书速度和风范仿佛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一度以为他们在翻看儿时的小人书。更让人不解的是,竟然还有蒙眼阅读课。培训机构解释,他们可以依靠一种“超感知”的方式接收书里的内容。而这所谓的“科学原理”就更奇葩了:“运用HSP高感知力量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在高速翻动书本的过程中,大脑呈现动态影像,就可以实现以往速读达不到的目标。”简单点说,有了神秘量子的加持,翻得越快,就自然而然练成一目千行的绝技。
  “量子波速读”看上去玄乎,却在家长圈中颇受欢迎。不少家长拿着3至5万元人民币的高昂学费,让孩子参与到这种荒诞骗局之中。究其原因,事情之所以发展出现代版戏剧似的“皇帝的新衣”,无疑跟当下家长们“赢在起跑线”的焦虑有关。很多父母,大概是心放在了未来,身在当下却不想打理,他们拒绝不了让孩子走上“速成神童”这一捷径的诱惑。
  无独有偶,网上一个小姑娘的感慨让我又好笑又心酸:“我不舍得幼儿园毕业,我不像以前一样快乐了。”为什么孩子会认为上学是一件不快乐的事?这些跟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态分不开。
  当然,这也和大环境有相关。当下,我们总被不断地强化着成功的单一标准:用最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拥有好的社会地位,扬名万里。似乎只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才能算是进步,似乎只有“年薪过百万,迎娶白富美”才能证明自己已达到人生巅峰。但这种马不停蹄的焦虑真的好吗?焦虑往往是扼杀青年创造性的刽子手。时下,焦虑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它的浪潮汹涌,正具象为一句句永远停不下来的话:“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CEO,我睡得像个婴儿,每隔两个小时就醒一次,然后大哭起来。”“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半夜两三点给人发邮件,探讨产品设计或者商业模式。一大早,又跑到各大投资现场,唾沫横飞地跟人阐述春雨的商业价值。同样的内容,每天至少要讲两遍,还要回答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我简直是被手枪轮番扫射,有很多人在幸灾乐祸,各个方面都对我十分不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我觉得我们撑不下去。我觉得说不定一切都完了。”“在握有9000万用户,估值12亿美金时,我常常反复做同一个梦:独自走在细细的小路上,两边都是万丈深渊,深不见底。”……
  时代会很快将我们抛弃吗?焦虑真是这个时代如附骨之蛆般的调性吗?关注这些问题其实不重要,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大家普遍感受到的焦虑和进退失据,而在于那一系列不断催生焦虑情绪的错误认知,以及隐藏在背后的人的创造力始终没有被培养起来这一事实。任何武功秘籍都有漏洞,任何侃侃而谈的励志发家史背后都有正相关的努力。很多成功是无法被裹挟的,它们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是个小概率事件,并不是越努力越成功。这中间需要努力和运气,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踏实才能造就而成。
  快并不能重塑我们。总之试着先做成一件事,书读不完,先读完一本试试;瑜伽种类太多,先掌握一门试试;没有成功案例,先努力让手头的产品成功试试。做成了一件事,就会缓解绝大部分焦虑情绪,后续就会更顺理成章一些。建议每天给自己留半小时的发呆时间,思考一下一天的行程和其他值得探讨的问题,借以衡量自己幸福与否、快乐与否,向往一下小森林的生活。这样适当的“丧”,可以让我们直面自己的不开心,它挺好的,不忽略我们的辛苦,不伤害别人,能尽量成全自己。
  蒋勋在《品味四讲》中说,“快不一定是美,有时候慢下来才是美。”所以,请急匆匆的你慢一点。昂起头颅,认真过好每一个重复的今天。不求一跃而起,只需日拱一卒,只有这样,我们游历在大街和楼房时才能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今生都等不来,何必寄往来生  《星运里的错》是由波恩执导的浪漫爱情片,讲述了两个患癌的青年,经历爱情、抉择和死亡的故事。其实爱情只是影片最大的线索,故事所反映的是一些人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  主人公海瑟素颜扑面,她已经欣然接受自己身患重疾。海瑟患的是肺癌,病情有所好转,但她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整天看书,反复看一本书《庄严的痛苦》。这本书写得是一个已经从癌症中解脱的人的非凡感受,也写进了海瑟心里。
20世纪初的印度,有这样一个人,他小时常偷父母的钱,到餐馆偷吃羊肉。在大学学习和工作中,皆无出类拔萃之处。后来当了律师,没有一次出庭辩护做得很成功。他非常沮丧,就去了南非,做得也不是很好。  如果不是遇到一件事情,他也许就这样默默無闻地生活下去了。一天,他买了一张头等座火车票,在车上,一个南非白人不喜欢棕色皮肤的人坐在头等座,就叫来检票员。检票员对他说:“滚出去!”他说:“我有头等座的票。”“那也
90后小伙周强在浙江宁波一家面馆吃面时,发现了一根比面条还长的头发,本想要个道歉,未料店家不以为然,几次三番沟通都未达成共识,店家抛出一句“你去法院走程序啊”。于是,周强走进了法院,并最终获赔1016元。周强的这次维权,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维权”。  周强来宁波工作有半年,平时酷爱面食,海曙区城隍庙附近有家面馆离他公司很近,于是周强便成了这里的常客。“翻开支付宝交易记录,我在这家面馆消费的次数,整
作家肖復兴在新书《我们的老院》的发布会上,有读者向他提问:“随着要看的书越来越多,戴了眼镜,而眼睛看到的世界却变平了。请问,怎样才能保持写作的灵性?”肖复兴说:“保持灵性,实际上就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一种敏感。比如,今天我们见到很多人,如果你觉得他们都是司空见惯、大同小异的,你就没有敏感。”  有一次,肖复兴坐飞机到南京。候机时,他的对面坐着一位30来岁的女士,非常精神。肖复兴旁边坐着一对老夫妇,听
有爱指引,无惧风雨中前行  湖北省公安县95后女孩甘如意,大学毕业后考入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成为检验科医生。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武汉封城时,她刚刚回到老家休假。  看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形势,甘如意心急如焚。此时,武汉已封城,她又在休假期间,如果待在老家,也没人会说什么。不过,甘如意想,科室只有2个人,另外一位同事年近六旬,他已经连续工作十多天。疫情这么严重,患者很多,我必须赶回去
不相信奇迹的人,幸运永远不会降临其身  2018年5月18日,马云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我高考失败了3次才考进大学,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可以成为博士。但是我的确很努力,尽管我不停地考试失败。所以,我的故事告诉那些非常努力,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人:没关系,别放弃。总有一天,一所像香港大学这样的好学校等着你。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因为看见,然后相信。但像我们,则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我们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没有
家里没有钱供自己读书,印度达尔彭加市的库玛丽只得辍学,随着父亲帕斯万前往他乡打工。到新德里的卫星城古尔格拉姆,帕斯万成为人力车夫。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后,帕斯万在暂住房里养伤。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城封锁,一家人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房东下了最后通牒,威胁要将他们赶出去。  回家沒有车可以坐,停留没有钱交房租,父女陷入艰难困境。伤势导致父亲不能走路,15岁的库玛丽想出归乡计划,帕斯万叹息:“你要拖着我走1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202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时,曾委婉地提醒在新闻报道中错误地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和中国关联在一起的人和组織,不应该将病毒与任何国家和人关联起来,进行“莫须有”的污名化攻击。这些“人和组织”中就包括英国《自然》杂志社。  于是,英国《自然》杂志在4月初,连续3天以英文社评的方式,在其官方网站、海外社交账号、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时发布中文
败于性格,毁于观念  “钱学”界有个公认的说法,在《围城》中躲过钱钟书讽刺之箭的只有唐晓芙。其实,对于赵辛楣,他也是笔下留情的。重读《围城》,发现钱钟书揶揄最多、鄙夷最甚的还是方鸿渐,对其聚歼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超过丑态百出的李梅亭和赵辛楣。  《围城》开篇就介绍方鸿渐:“他是个无用之人。”后来赵辛楣又说他:“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仿佛就是一个废物,李梅亭至少还有点能耐。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同行的
“滇西小哥”虽称小哥,其实是个云南保山妹子,本名董梅华,从警校毕业后,她进入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白领生活充满时尚气息。2016年的一天,董梅华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心梗送医的消息。她匆匆赶回滇西老家照顾父亲。在父亲的病危通知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董梅华决定辞职回家,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来得幸福和踏实。  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怎么让自己有收入,又能留在家人身边一起生活呢?董梅华想着做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