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与“救国”的反思——《围城》符号隐喻的文化接受与阐释

来源 :宜春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阐释学、符号学、叙述学、接受美学以及主体批评等多种理论.从文本、社会背景、创作时尚、作家的主体意识以及审美视角等多方位进行审视.较为深刻地探讨了《围城》的思想蕴含。 This article uses a variety of theories such as hermeneutics, semiotics, narration, receptive aesthetics and subject criticism to examine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ext, social background, creative style, the writer’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perspective, "Thought implies.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年年有,年年有不同。随着高考成绩的发榜,看着周围几家欢喜几家忧,我的收获颇多,感触很深,同时也激发了我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高考;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1-1  一、2014江苏高考试卷分析  该试卷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角度灵活,形式多样,也体现了等级考试的特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