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成年棕色田鼠社会行为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成年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发现,当陌生的两只雄鼠相遇时,优势雄鼠和从属雄鼠间的社会行为有明显的区别,优势鼠接近、攻击、追赶对方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明显的多于从属鼠,而从属鼠逃离和防御行为多于优势鼠;优势鼠的体重明显的大于从属鼠,而且攻击行为和社会探究行为的频次与体重呈正相关,非社会行为无明显的差别.但当两只熟悉的雄鼠相遇时,则比陌生雄鼠相遇表现出较多的喜好行为和较少的攻击行为.观察还发现,单独生活的异性个体相遇时表现出较少的攻击行为和较多的喜好行为;相反,和其它家庭成员生活的两个陌生异性个体相遇时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两个雌性相遇和两个雄性相遇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模式.以上结果表明,熟悉性、性别、个体大小、接触近况是影响棕色田鼠社会行为的重要因子.
其他文献
尖峰岭地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面积约470 km2,有种子植物183科、906属、2 087种及变种.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种子植物区系有如下特征:(1)科属种的组成较为丰富
提出自适应种群增长新模型S =exp(αln2 ( 1+ce-rt) +βln( 1+ce-et) +γ) ,该模型包融了Logistic模型、Smith模型、Gompertz模型、崔 Lawson模型、张 Logistic模型和刘 L
本文对104只快步麻蜥人工断尾和再生能力,断尾愈合,芽基形成及生长和在生尾表皮分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快步麻蜥断尾后,一般都能再生,长出再生尾,再生尾长约11-28m
热应激反应 (Heatshockresponse)最早由Ritossa(1962)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1]。随后 ,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众多生物 ,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等 ,都具有这一特性。随生物化学及遗传学技术进步 ,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大别山区的植物资源,列举了27个科有较大观赏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100种.并对其开发、利用、保护及引种驯化提出了建议.
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坡,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本文在调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野生观赏植物229种及变种,隶属于65科144属,其
本文对沼泽绿牛蛙(Rana grylio stejneger)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沼泽绿牛蛙的核型公式为K(2n)=26=16m+10sm有5对大型不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可以分成A、B、C 3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3属14种16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I、HaeIII、HpaII、TaqI)酶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Helicobacter pylori 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A,Hp-cagA)与胃部疾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
二色桌片参是闽南粤东沿海的重要水产资源,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对二色桌片参的基本组成成份进行了检测,着重对其海参毒素进行了提取和理化性质的初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