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了不少,但是语言能力未见提高。那么,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呢?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
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失去这个基础,那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很难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语言之上的。很难想象假如一个人的语言、语法、词汇等知识很贫乏,他又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呢?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语言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巩固。
二、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把语言知识变为语言能力的过程。语言知识的掌握不只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语言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知识和提升语言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而在时下的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单一地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不组织任何形式的互动,这就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和呆板,只剩下一言堂式的教育,其结果是学生很快对英语课堂失去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培养语言能力。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个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语言能力锻炼的理想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他们能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气氛活跃、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活动的设计和对话的安排以及内容的输出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在他们语言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运作。
三、教师是课堂的灵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从课堂教学中既获得语言知识,又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我认为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课堂教学。
首先,英语教师都应明确英语课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有计划的听、说、读、写的反复训练,才能把语言知识上升为语言能力。当然这种训练不是简单、机械、传统意义上的语法教学,而应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的“呈现→实践→迁移”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在呈现新知识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具备的语言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地说,可以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服装、颜色、外形)、实物用品(文具用品、食品、水果)、图片、挂图、多媒体等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讲解物主代词时,采用“他/她是谁或干什么?”这种比较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His hair is short.” “His coat is orange.” “He often wears a blue T-shirt.” “a pair black of pants” “Guess who it is.”由于它紧密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很快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会很快地动脑筋揣测,相互议论比照,争相回答问题,从而帮助同学们很快掌握了物主代词的用法。又如,在介绍各种颜色时,让同学们相互观察各自穿的衣服的颜色并作介绍,这样一来,一些表示颜色的词很容易被同学们掌握。上述两例教学片断的本质都是避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互动方式,寓教于乐中,从而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真正掌握语言技能,原则上要留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给他们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多说,并忽略他们在交流中的错误,从而使同学们能流利地使用语言。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迁移”环节中,要有意识地将目标语言进行升华,即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间采用讨论法,将话题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筛选,把课本的内容有机地运用到“篇章”中去。如在新目标九年级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s这节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学生讨论“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at home / at school?”和“Do you think school rules should be changed?”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了对学业负担过重应进行改革的呼声。又如,在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关于低碳生活、环境保护方面的思考。当然,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还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如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词汇竞赛、创办英语角、讲英语故事等一系列活动巩固课堂知识、提升能力。另外,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与课本相关联或相适配的内容均能被作为教学资源,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用英文演绎出来,可以作为素材说给学生听,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责编 潘冰)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
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失去这个基础,那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很难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语言之上的。很难想象假如一个人的语言、语法、词汇等知识很贫乏,他又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呢?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语言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巩固。
二、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把语言知识变为语言能力的过程。语言知识的掌握不只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语言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知识和提升语言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而在时下的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单一地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不组织任何形式的互动,这就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和呆板,只剩下一言堂式的教育,其结果是学生很快对英语课堂失去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培养语言能力。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个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语言能力锻炼的理想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他们能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气氛活跃、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活动的设计和对话的安排以及内容的输出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在他们语言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运作。
三、教师是课堂的灵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从课堂教学中既获得语言知识,又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我认为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课堂教学。
首先,英语教师都应明确英语课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有计划的听、说、读、写的反复训练,才能把语言知识上升为语言能力。当然这种训练不是简单、机械、传统意义上的语法教学,而应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的“呈现→实践→迁移”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在呈现新知识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具备的语言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地说,可以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服装、颜色、外形)、实物用品(文具用品、食品、水果)、图片、挂图、多媒体等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讲解物主代词时,采用“他/她是谁或干什么?”这种比较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His hair is short.” “His coat is orange.” “He often wears a blue T-shirt.” “a pair black of pants” “Guess who it is.”由于它紧密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很快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会很快地动脑筋揣测,相互议论比照,争相回答问题,从而帮助同学们很快掌握了物主代词的用法。又如,在介绍各种颜色时,让同学们相互观察各自穿的衣服的颜色并作介绍,这样一来,一些表示颜色的词很容易被同学们掌握。上述两例教学片断的本质都是避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互动方式,寓教于乐中,从而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真正掌握语言技能,原则上要留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给他们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多说,并忽略他们在交流中的错误,从而使同学们能流利地使用语言。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迁移”环节中,要有意识地将目标语言进行升华,即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间采用讨论法,将话题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筛选,把课本的内容有机地运用到“篇章”中去。如在新目标九年级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s这节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学生讨论“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at home / at school?”和“Do you think school rules should be changed?”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了对学业负担过重应进行改革的呼声。又如,在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关于低碳生活、环境保护方面的思考。当然,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还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如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词汇竞赛、创办英语角、讲英语故事等一系列活动巩固课堂知识、提升能力。另外,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与课本相关联或相适配的内容均能被作为教学资源,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用英文演绎出来,可以作为素材说给学生听,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