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翻译哪是官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翻译这个职业,我的脑海中蹦出来的形象是这样的:穿着和发型都干练得体,永远神采奕奕;在重要的会议场合,一直在距离大人物最近的地方,举手投足颇引人瞩目;精通两种以上的语言,反应奇快,还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总结来说,就是这个职业自带高大上的光环,只能仰视。
  我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中文,每每看到学校里学翻译的那些同学,觉得他们就是毕业后要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不过,翻译专业读大三的徐浪却对我的看法不以为然。“翻译这行当,是外人看着非常光鲜,但是背后所做的工作琐碎又卑微,说多了都是泪。”他是一声叹息。这话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译者的背后,究竟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于是,跟徐浪多聊了几句。
  信手拈来的背后是魔鬼训练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以会议口译为主要表现对象,讲述了法语译者乔菲(杨幂饰)在高翻院从实习生到正式译员的一些故事。播出后,很快就引起了一些讨论,网络上不少人吐槽剧中各种不专业,其中也不乏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经历。比如有位前会场翻译就说,自己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世界顶尖口译学院之一)读书时,入学初试有500人,最后毕业时淘汰至大概10个人,一部分学生上了几年后根本没法毕业。平时班里各国同学都有被老师骂哭的,年级里也有同学靠吃镇静剂坚持的。其学院标准之严苛、学生压力之大,是电视剧远远没有呈现出来的。
  我还注意到剧中女主角乔菲在高翻院(剧中名为“上海法语高级翻译培训中心”)的实习生活里,每天都要经受导师程家阳(黄轩饰)安排的“魔鬼训练”来提升职业能力——从每天早上必关注法语时事新闻,到被要求上楼梯时将听到的法语课文概括出大意,同时还不能数错台阶数;听录音时要求一边听一边重复其原话;以及日常生活中时刻是耳朵上挂着耳机浸泡在听力里……全方位、快节奏的训练生活让隔着屏幕的我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力。
  不过,翻译专业的同学和老师告诉我,这样的训练方式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家常便饭。“类似上楼梯听课文这样的训练方式,实际是为了训练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因为在会场时,尤其是同传,将你听到的弄懂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是两个过程而被要求在3~5秒内完成。可是,在现场会有很多干扰因素和突发状况。因此,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看似难度很大的训练其实是为了让译者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抗击外界干扰,便于将自己调整至最佳翻译状态。”一位在北外教授翻译课程的老师这样解释。
  事实上,同学们还有各自的小办法,加强自我训练。我向徐浪请教“私家方法”,他说:“有的时候,我们会故意将录音的音量调得很小来训练,或者强迫自己在有些喧闹的地方进行抗击干扰的训练。这样时间长了,不论身边人在做什么,我们都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徐浪看来,译者的很多生活方式在电视剧里被神圣化和过度美化了。“现实中我们的训练生活并不会像电视剧里体现的那样,还会有大把的时间购物吃饭、谈情说爱。”他说,“其实做翻译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情,私下里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付出。”他除了课堂任务,类似英文原著这样的课外读物也是被要求必须每天都要看的。据徐浪计算,如果把老师所安排的看书任务一件不落地完成,那么每天光看书就得七八个小时。“这个职业的要求就是重在积累,别人眼里的信手拈来可能是我们看了好几本书才换来的。”这也是一条需要恒心和耐力的漫漫长路:老师要求本科学生至少隔天训练一次口译,最好是每天都练习;到了硕士阶段,则要求两年达到数千小时的训练时间。
  所谓译者,除了剧中出现的会议口译工作者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就是笔译方向。徐浪说,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的文章,背后凝结着译者非常多的心血。“对一篇四百字文章进行翻译,多的时候前后可能花上八到十小时:五个小时在忙翻译,五六个小时与其他人讨论其中的细节。”我听到这里,忍不住要问:将如此大量的时间花在一篇文章上,他们难道不会觉得效率过低吗?徐浪却说,这是译者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很多东西不能随意去翻译,要查资料,还要去做考证。特别是文学类的文章,首先我就是门外汉,必须要先看大量的书籍把自己变成‘小专家’,才敢对它进行文化上的传递。”
  “那你们这十个小时都花在哪儿了呢?”我仍然对这个时间感到非常困惑。
  “比如,最近我们的某项笔译任务是把一篇写国粹文化的文章翻译成英语。文章里面很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像园林、书法、围棋、拳术这些。我们花了很多时间,首先是我们对这些背景知识不太了解。就拿园林来说,里面涉及到很多造园手法我们听都没听说过。还有,像书法里面的一些笔法很多人也不清楚。所以翻译之前我们必须得把背景了解清楚。其次,我们必须把原文读懂。这可不轻松。文章本来是文白夹杂的,并且汉语的特点就是有的时候语法还不太规范,我们要用英语的方法把汉语分析出来,然后调整句式。再者,一些专有名词的转译也十分费脑筋。比如我们在翻译书法部分的时候,碰到一些英语里根本没有的名词,以前的英语也没翻译过,所以我们在翻译这种词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要谨慎考虑怎样才能够传神地译出来。最后,我们在做完之后还要对整个篇章进行校对。我们需要看整篇文章是不是形成流畅完整的文字,不能是一个一个零碎的信息。我们一般自己校对后再约上四五个同学一起讨论,大家拿出自己的观点,再挑战一下对方的观点。因此整个过程结束,会花上八到十个小时。”
  除了这些时间上的付出和精力上的“奉献”,还有对细节处的雕琢。这使得完成一次作业都让他们感觉疲惫不堪。“有的晚上我们只训练了两个小时的笔译,但接下来的时间可能都很难继续做好其他的任务,因为实在太费脑筋了。”徐浪说正是由于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空缺,对某一句话的翻译都要推敲好久。我了解到,他们写笔译作业的基本步骤是要先将每个字和词的意思分析出来,然后对比英汉语言上的差异,接着将这个差异协调过来,最后还要查语料库来保证整篇章的完整性。有时候,甚至是为了一个简单的搭配他们都要上语料库进行查证。“桌边都是堆成山的字典”,而这些正是他们的常态,“每次做完一篇翻译,感觉整个人都要碎掉了。”说起训练完后透支的感觉,徐浪这样形容。   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结束时却是被掏空了的感觉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不过就是翻译行业所必需的职业素质罢了,好好学习语言和翻译技巧不就行了吗?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不仅在提高翻译能力上需要做出大量努力,在心态的修炼上,更是需要译者们下功夫的。
  记得北二外的翻译学院院长程维女士在一次关于翻译的演讲中,曾反复提及一本书,就是日本知名的秋山木工的创建人秋山利辉在2015年的作品:《匠人精神》。程维女士认为,踏踏实实做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专业人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朋友对‘匠人’二字不以为然,因为这让他们想到泥匠、铁匠这样所谓的‘行业低层’。但秋山作为工匠这样一个人物,在日本享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赢得了很大的社会尊重,原因就是他以自己的热情、专注、执着,力求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极致,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光彩。这正是一个匠人引以为傲的地方。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翻译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克服了虚荣、功利和各种诱惑之后的,令人心生敬意的匠人精神。”
  我曾有幸参与过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某项年会的志愿工作,也因此实地感受了译者在做会议同传时的威风劲儿。有时候,工作人员们甚至会围着同传箱进行拍照,让译员们看起来真的很光鲜很成功。同样的,在电视剧里,当男女主角程家阳和乔菲每做完一次成功的同传,大家都以掌声相送,有点英雄凯旋而归的气势。我想,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译者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光芒的职业,经常会活跃于镁光灯下,与大人物们共进退。但在我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点电视剧并没有体现出来:那就是译者在这些工作和学习中切换时,所要承受的巨大的落差心理。我想,这是当下的很多人,包括一些译者本身并没有意识到的。
  北外的老师们曾给翻译专业学习者看过一份报告:中国翻译现状调查。在报告里,同学们读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几位韩语同传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不约而同地坐在空空荡荡的会场里——其他人都已散去,疲惫不堪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体力、精神完全透支了,可是明明付出了这么多,等到会议结束后却感觉就像这会场一样:空空落落,什么都没有。
  “我的一位老师曾为一场小型会议的同传准备了整整一个月。”徐浪提到,由于那场会议出席专家们的个人资料非常少,只有一部他们出版过的论文集,老师提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这部论文集精读了一遍。“有时候,我觉得译员们更像一个保姆,在会议前就要把为之翻译的这个人物的方方面面了解清楚,甚至包括他跟哪个朋友很要好。大家都觉得译者们很光鲜,其实私底下做的事情非常琐碎甚至卑微。”
  听到“卑微”这词,我心里一震,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是一种无奈而比较准确的描述。上高中的时候,我的英语补习班老师就曾是一名职业译员。那次意外听到他与家长的谈话,我才知道那种每天从看见各种上层精英到回家面对自己的平凡世界的巨大落差,是真的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人的职业之路的。徐浪告诉我,正因为有这样的压力,翻译专业中有的同学可能毕业后更倾向于去做老师而不是职业译员。这却让我更加觉得,作为一名职业译者,需要克服的可能远比常人想象的多:不止是为了提高翻译能力所做的努力,更包括心理上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以及长期穿梭于高大上的会议场所、与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超近距离的接触,他们是否还能够平心静气地埋头做好翻译而不脱离自己的本心。我想大概这就是程维女士的“匠人精神说”,即去努力克服各种功利、虚荣和诱惑,以匠人之心去做一名踏实的译者。
  所以,“精英”一词在我眼里恐怕都不足以概括全译者的身份。他们通语言、知文化、晓政治、明举止、懂分寸。我所了解到的译者,人前,他们肩负的期望很大,收获的掌声很响;人后,他们承受的压力很重、付出的努力很多。这是一项挑战与乐趣并存的事业,而愿将之奉为终身职业的人,大抵都有着匠人秋山利辉般的精神和信仰吧。
  责任编辑:张蕾磊
  在电视剧里,当男女主角程家阳和乔菲每做完一次成功的同传,
  大家都以掌声相送,有点英雄凯旋而归的气势。
  我想,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译者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光芒的职业,经常会活跃于镁光灯下,与大人物们共进退。
  但在我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点电视剧并没有体现出来:
  那就是译者在这些工作和学习中切换时,所要承受的巨大的落差心理。
  我想,这是当下的很多人,包括一些译者本身并没有意识到的。
其他文献
该课题研究针对农机修理工人技术考核要求有全国统一试题的需要,编制了符合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的试题集,并相应设计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课题研
“别叫我老外,我们共同爱。”2016“国域无疆杯”大连市外国人汉语才艺大赛即日启动,大赛组委会现面向全社会征集参赛选手。活动一经推出,便引发全城热议,有关人士对大赛的策
做为“中国剧本交流中心”主办单位之一,在该中心正式开始活动之际,本刊编辑部谨向多年来一直支持我们工作的新老作者、我们忠实的朋友们致意!出于对我们的信赖,长期以来大
7月8日我们走访了中国农学会秘书长孙翔同志,主要议题是“科教兴村计划”。孙翔同志说:“你知道我是怎样提出科教兴村的吗?我考虑要完成‘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任
摘要:本文分析了技师学院语文口语教学的问题,并探究了创新策略,旨在提高技师学院语文口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师学院 语文口语教学  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技师学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它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技师学院对学生语文口语能力的要求  技师学院语文口语教学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知识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知识模块的主要要求是
‘4·29’铁路行车特大事故是责任事故本刊讯2月13日,原劳动部对铁道部《“4·29”铁路行车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的报告》作出批复,1997年4月29日10时48分,昆明开往郑州的324次旅客列车行至京广线荣家湾
本文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高职微阅读的现状,分析了微阅读对高职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正面、负面的影响,并对高职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阅读理念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Bas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还是遵循这个原则去进行戏剧创作实践的。近几年来,随着戏剧观念的更新,“源泉”的提法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了,甚至有人对此提出非异。有人主张在戏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自动化的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定量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的知母皂苷B-Ⅱ。方法:血浆样品直接进样,通过自灌的不锈钢固相萃取柱实现萃取富集过程。采用柱
恭维语是一种语言交际用语,恰当的恭维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交际顺利,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因性别、年龄、文化等不同造成的英汉恭维语及回应语的言语行为差别。  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交际者执行某一特定言语行为的条件、认知状态和推理机制。语用学家和哲学家主要研究英语恭维回应语(Pomerantz 1978;Holmes 1988;Her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