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传承开发工作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和开发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变和发展。博物馆中存有大量的古代文化艺术作品,是对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每个博物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都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也是社会发展赋予博物馆工作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汉画像石概念,分析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传承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
  关键词:汉画像石 文化传承 开发问题 对策
   山东泰安是我国汉画像石墓的发现地之一,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较多、水平较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泰安汉画像石多存储于岱庙中,岱庙陈列的汉画像石数量丰富、题材内容全面、雕刻技法多样,将现实生活、神仙思想、历史故事、原始图腾、神话幻想、儒家教义等刻画到石壁上,充满了对当时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世界的希冀,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幅幅生动的画像石不仅是无数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还共同呈现了汉代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一、汉画像石概念
  汉画像石也就是画像石,是一种在石头上刻绘的画作,这种石刻绘画兴盛于汉代,属于祭祀丧葬中的艺术品。“画像”一词起源于宋代,主要是指拓片上的画面。由于画像石属于石头上的雕刻,形态类似绘画,因此被称为画像石,主要被雕刻在墓室、墓碑或者祠堂石壁等石材上,将石头当做纸张,刀具当做画笔。有相关研究者认为画像石属于汉代,產生于西汉时期,兴盛于东汉时期。汉画像石的分布存在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分布的区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二,分布的区域都是根据一个中心点进行集中分布,比如南阳、徐州、洛阳等地,都是汉代时期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地方,也是汉画像石集中分布的地区。汉画像石像是一幅幅无声的画、有形的诗,不仅是两千年前图画式的信息库,更是汉代先民留给后代的石上史诗。
  二、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传承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场地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
  很多博物馆中设置汉画像石的展厅空间较小,陈列展览的画像石数量比较固定,通常只展示一些具有鲜明特点、具有辨识度或者文化意义深厚的汉画像石,博物馆的整体展示率比较低,甚至有一些汉画像石常年收藏于库房中不被展示。同时,汉画像石展示介绍内容比较简单,通常采用人工讲解的形式为人们介绍汉画像石的历史和其中的含义,缺少现代化科技的支撑,比如数字展览、语音播报等等,这些都对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资源的展览和文化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
  2.展览形式单一,传承开发效果较差。
  现阶段,一些博物馆采用静态形式对汉画像石进行展示,在进行展示的过程中缺乏互动和交流,内容更新慢,没有根据新时期人们对思想文化的需求进行展览,因此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藏品产生的深厚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根据博物馆中收藏的汉画像石资源出品的书籍、资料等文化产品,也是一些传统纸张产品,产品较为单一,缺乏丰富性,在旅游、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附加值较少,导致博物院汉画像石文化的利用率较低。
  3.缺乏产品开发,文化特色品牌较少。
  根据历史资源创作的文化产品从一方面可以称为会移动的博物馆,对于广大博物馆发展来说,实现文化产品创意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有一些博物馆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第一,汉画像石的体积较为庞大,在进行雕刻的过程中需要有高超的雕刻和绘画技术,将其制作成利于携带的产品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第二,汉画像石中含有丰富的内涵,尽管其产生于墓葬和祠堂中,但是其自身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也能将当时社会形态和审美需求等详细展示出来,具有很大的深度。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缺乏,文化特色品牌较少。
  4.缺乏宣传营销,市场影响力较差。
  对于博物馆发展来说,宣传营销的开展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也是博物馆进行资源展示、宣传文化特色的主要方式,但是很多博物馆依旧采用日常管理和讲解等形式进行宣传,缺乏对汉画像石的宣传的重视程度,也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宣传。甚至有些博物馆根本没有专门的营销宣传部门,再加上未和相关旅游部门进行合作,不积极主动的进行宣传,导致汉画像石文化能够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市场影响力较差。
  三、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传承开发工作开展的对策
  1.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资金投入。
  相关博物馆管理人员、政府有关部门等需要提升对汉画像石传承开发的重视程度,增加博物馆汉画像石传承开发的资金投入,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吸引社会企业、人民群众等都参与进来,增加社会投入的同时,还能提升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对馆内汉画像石的全面展示,购进先进设备,实现语音播报讲解,3D动画展示等等。
  2.根据馆内资源,开展深度调研。
  (1)对馆内汉画像石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
  汉画像石种类繁多,题材丰富,是一种石刻艺术品,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突破时间、内容、形式、材料的局限,将阴阳思想、仁义道德、古代礼仪、亭台楼榭、民间故事、孝义侠义等文化,绘画、雕刻、建筑、农耕、鼓乐等技艺融入其中,实现汉画像石文化的创新转变和发展。
  (2)加强和馆内文化资源、工艺的结合。
  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展,需要将其文化资源和工艺相结合,对汉画像石相关的墓葬、遗址、人物、事件、历史等资源进行整合,结合汉画像石文化特点、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结合画像石中的内容,结合相关工艺技术或者现代科技手段等等,实现其中古代乐器、舞蹈或者杂技表演的重现。例如,泰安汉画像石《乐舞百戏》(如图1),是东汉时期人们鼓乐、跳舞的场景,可以对这一场景结合工艺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产品。
  3.根据时代发展,开发特色产品。
  (1)结合人们生活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性的产品。   对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进行传承和开发,可以结合人们生活需求,开发一些具有实用性的产品。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文化精神需求等,将汉画像中的凤鸟衔星、双鹤衔鱼、交龙等形象(如图2),或者波浪、云气等图案、纹饰,可以利用其设计一些扇子、文具、笔记本等,或者水杯、书画等,或者衣服、家具等,具有一定生活实用性,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产品,进一步促进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承。
  (2)结合人们娱乐游戏需求,开展具有益智类的产品。
  现阶段,画像石中的拨浪鼓、鸠车等玩具依旧在开发使用中,这些玩具显示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娱乐、游戏的需求,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对汉画像石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的玩具,或者具有文化性质和趣味性的影视作品、书籍等等,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在汉画像石中一些庖厨图、方相氏、张弓射鸟等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的图像(如图3),可以将其设计成拼图游戏、故事讲解等产品,起到开发儿童智力的效果。
  (3)结合文化发展需求,开发具有教育价值的产品。
  根据中小学教育需求,设计汉画像石寻宝、寻图等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活动。根据高校师生、企业工作者、社会爱好者的文化需求,设计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杂技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培训班或者展示。根据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设计汉画像石、历史人物故事、文化礼仪等知识讲座和展览,引导社会大众对画像石进行魅力挖掘和文化研究,充分将传统优秀文化展示出来,实现有效传承和发展。
  4.围绕传承开发,提升市场影响力。
  (1)加强市场调研
  第一,对泰安博物馆中收藏的汉画像石文化传承和开发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文化知识水平、职业等社会大众对汉画像石的了解,以及参观汉画像石展览的目的,对调查社会大众对文化开发产品形式、内容、价格等方面的的看法和建议。第二,对同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尽可能了解其他同类型博物馆文化传承和开发工作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掌握如今市场文化产品设计、营销方面的数据,进而为自身文化传承和开发工作做铺垫。
  (2)加强宣传营销
  第一,开展实体销售,在客流量较大的场所设置汉画像石文化创意产品销售点,进一步扩大营销的场地。第二,利用网络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手机软件、文博网站等等,设置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专栏,或者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网店进行销售。第三,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城市公交等具有广告的载体,对展览活动、产品推销、旅游项目等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市場影响力。
  (3)加强品牌塑造
  第一,多向定位文化产品,面向高端人群,设计接待用品、馈赠礼物等;面向社会大众,设计日常用品、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等等。第二,实现博物馆和旅游行业的合作,将汉画像石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共同发展。第三,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文化产品设计出来之后及时进行商标注册,尽可能提升汉画像石的知名度以及其文化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结语
  汉画像石呈现了东汉时期不同的艺术形式,是经济文化变化的结果,是艺术的呈现和历史的反应。对于博物馆来说,应该提高对其传承和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人们生活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性的产品,加强和馆内文化资源、工艺的结合,根据时代发展,开发特色产品,围绕传承开发,提升市场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毛娜.汉画像石的敷彩与文化内涵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9(8).
  [2]赵伟,李雨红.南阳地区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9(2).
  [3]周绅.略论汉画像石题记的文化功能与属性[J].博物院,2019(1).
  [4]邓庆猛.浅谈博物馆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承与开发[J].人文天下,2018(18).
  [5]单唐文馨,肖婷婷,何靖.徐州汉画像石信息可视化的现状及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9).
  [6]任海洋,刘作.汉画像中建筑图像的写实性及其文化内涵的解读与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10(4).
  注:本文系山东省重点艺术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泰安地区画像石研究,编号:2012392。
其他文献
目前农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清,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落到实处;管理机构政事企不分混为一体,所有权、使用权及经营权的管理机构职责不明,权、责、利模糊,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新型建筑也越来越多,建筑的难度和复杂度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出现了建筑质量问题等。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管
供热管网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在进行具体供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紧紧追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后,使得信息传输速度获得明显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快速进步。房地产开发质量的高与低,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
最近几年,环保理念逐渐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节能、环保和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施工中,也引入和应用了环保技术。外墙外保温节能是其推广应用的有效实践。外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媒介,服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中学历史教师宜积极探索,建立以教科书文本为链接点、以学生疑惑为生发点
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影响建筑工程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逐渐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则恰恰能够为这些问题
“康养+文旅”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强身健体、修身修心,把它转变辅助医疗、复健等目的的旅游活动。让设
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美学中不仅帮助人们获得审美体验,而且还能教人以思辨,领悟人生。所谓澄怀观道画为寄,作为当代新安画派的传承画家之一,赵瑜将心中对美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房屋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屋面和卫生间的渗漏问题会严重干扰用户的正常生活。本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