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动脉供血区域理念提高肢体严重缺血腔内治疗的疗效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应用动脉供血区域理念实施腔内治疗重建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患者下肢血运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12例单纯膝下动脉病变(below-the-knee,BTK)导致CLI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其中286例(357条肢体)依据动脉供血区域理念直接重建滋养动脉血运(直接组);326例(455条肢体)通过重建非滋养动脉间接改善病损区血运(间接组).比较分析直接组与间接组的以下终点参数:术后3个月内创面愈合率、免截肢生存率、免大型截肢率以及CLI复发率.结果 平均随访(24±18)个月,直接组较间接组的术后3个月内创面愈合率高(82.4%比66.4%,X2=26.16,P<0.05);第4年的免截肢生存率分别为48%±5%及37%±6%(t=3.44,P<0.05);第4年的免大型截肢率分别为73%±4%及58%±3%(t=4.61,P<0.05);CLI复发率为42%±5%及45%±6%(t=-0.64,P>0.05).结论 应用动脉供血区域理念经腔内重建CLI患者的下肢血运,可有效提高术后3个月内创面愈合率、4年的免截肢生存率及免大型截肢率。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外科周”将于2011年9月8-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及脾功能与脾外科学组将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
期刊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自发性破裂出血发生率约为3%~15%,多见于亚洲及非洲,欧美地区罕见,在亚洲约占HCC死亡原因的10%,且其再出血率高达43%,急性出血期肝衰发生率为12%~42%,死亡率更高达25%~75%[1].因此,HCC破裂出血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难题。
期刊
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共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受侵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整块切除4例,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道如下。
对胆道手术中是否放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并禁食一直存有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应常规放置胃肠减压至术后排气,然后逐渐进流食至普食,以增加腹部手术的安全性.但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认为鼻胃管可不常规放置,并支持术后早期进食[1].对此我们做了相关对比,以探讨胆道手术中不常规放置鼻胃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胰腺癌细胞株ASPC-1中缺氧诱导因子1d(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ASPC-1细胞分为5组:常氧组,常氧加胰岛素组,缺氧组,同一缺氧时间不同胰岛素浓度组以及相同胰岛索浓度不同缺氧时间组,实时定量PCR检测HIF-1α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与Western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
期刊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预处理脓毒症大鼠脾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UTI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UTI组于制模前1 h肌肉注射UTI10万单位/kg;脓毒症组及假手术组肌注平衡液5 ml/kg.采用RatRef-12大鼠表达谱基因芯片进行检测,用计算机软件筛选并分
患者,男,46岁.上腹部胀痛1个月余伴发热、胸闷、咳苦味黄绿色泡沫痰1周.患者咳痰量在一周内逐渐增多,入院后记24 h痰量为240 ml.追问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因车祸外伤急诊治疗,当时除头部软组织挫裂伤外,腹部B超提示肝右叶闭合性损伤,肝内小血肿。
期刊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ecosis,HAE),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恶性浸润性生长,可继发肺、脑转移[1].大部分HAE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对晚期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加药物或单纯性药物治疗.我们回顾性分析47例晚期HAE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其治疗方法的选择。
期刊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健康查体的12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抽空腹血检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和LDL-C;超声检查判断有无脂肪肝,最后完成结肠镜检查.采用x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价结直肠腺瘤和各种危险因素的联系程度.结果 男性、高龄(≥55岁)、吸烟、体力活动少、腹型肥胖、空腹血糖高
肝内胆汁瘤是肝动脉血流障碍后造成肝内胆管发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胆管壁破坏形成胆汁漏,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脓毒血症及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较差,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1].我们参与实施186例原位肝移植,其中术后发生3例肝内胆汁瘤,通过应用抗感染利胆、充分引流及内镜治疗,采取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再次肝移植等综合治疗手段,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