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尔可夫过程和深度神经网络的TBM围岩识别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隧道围岩的实时识别,基于马尔可夫过程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提出将先验围岩信息和掘进参数结合,作为深度神经网络输入的隧道掘进机(TBM)围岩实时识别方法.根据施工现场地质勘探资料,用马尔可夫过程的隧道围岩分类方法预测隧道沿线的围岩分布概率;将该围岩分布概率作为先验围岩信息,结合TBM掘进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真实围岩类别作为输出,训练深度神经网络以实现对TBM前方围岩的实时识别.使用工程现场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围岩总体识别率高于96%.相比于仅将掘进参数作为输入,当结
其他文献
文物虽不言,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019年4月15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新版宣传口号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其中,“三”指的是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它在这个春天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集起来,大批新出土文物无声地复述着来自远古的记忆,展现着古蜀文明的魅力,彰显着四川的文化自信。考古发现为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古蜀文明是天府文化的根脉所在,但长期以来一直遮掩在晦涩简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古蜀历史、文化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有关古蜀文化、历史的研究工作,也大多依赖于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因而显得很不客观、全面、深入。但这种尴尬的局面,通过四川地区考古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翻阅古蜀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蜀王们一个个忽而从石窟中诞生,忽而如天女散花般从天而降,忽而又都仙去,有的还变作悲戚的杜鹃,有的活了数百年,还有一位蜀王的妻子甚至从
研究基于对东部、中部和西部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的数据,探究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结构、水平与类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是由非教学工作、工作时间、间接教学工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载入历史的一天,也是见证奇迹的一天。全国脱贫攻坚1981名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1501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小康的曙光持续刺破深度贫困,照进川蜀大地上贫困户期待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这些年,四川在中央的帮扶支持下,齐心协力甩掉了
“督促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对各项惠民富民和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2021年1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对巩固
为了有效利用机加零件工艺信息和检测信息,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质量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集成工艺信息和检测信息的基于模型定义(MBD)模型为输入,通过对三维建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