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飘零忧國杜陵老,
  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
  乱蝉无数噪斜阳。
  【思考练习】
  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_________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
  2.诗歌的后两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其他文献
1.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2.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陈太丘与友期行》  【通假字】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一词多义】  1.回头看 看 拜
期刊
主要内容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主要人物形象  宋 江(及时雨) 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具有战略眼光;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鲁智深(花和
期刊
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很多人却对“辐射”两字谈虎色变。  ②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③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比如,让人谈虎色变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  
期刊
我总是看到小区的垃圾房边,有个苍老瘦小的身影,在垃圾房里捡拾报纸、纸板。她总在傍晚或是清晨出现,因为这个时候小区里的人相对会少些。  一个傍晚,路过垃圾房,有个尖锐的声音传来,一位富態的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在不停地指责那位瘦小的老太太。我听了个大概,老太太把中年妇女临时放在楼道里的几个纸箱,当成垃圾拿走了,而且拆解了。这是几个奢侈品包装箱,中年妇女说她还有其他用途。  老太太自然错了。但我心里百味
期刊
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战,枝枯叶败后冻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被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
期刊
一个小男孩,坐在书柜中间的小平台上,低着头,非常专注地看着书,两只脚随意地吊在书柜平台下面……  这是这张照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拍摄过的众多照片中的一张,可却不是普通的一张。  说实话,从小学二年级跟爸爸学摄影那一刻起,我就有一个愿望:做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可是,拍了那么多的照片,感觉也没有什么长进。知道我的这种想法后,爸爸只是笑了笑,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功到自然成。”  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
期刊
酒尽津鼓①喧,  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  夕阳在沙岸。  【注释】  ①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思考练习】  1.前兩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期刊
【文学常识】  《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内容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礼”“无信”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世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通假字】  尊君在不? ( )  【一词多義】  1.顾  元方入门不顾 ( )  顾野有麦场 (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期刊
文题呈现  在中国,“敬”文化源远流长,《论语》一书中“敬”出现了20多次,有“孝敬”“尊敬”“恭敬”“敬服”“敬畏”等意。而在《礼记》中,含有“敬”的文章多达36篇,有“恭敬”“庄敬”“肃敬”“尊敬”“敬让”等十余种组合。到了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提出了“主敬涵养”的修身方法。明代学者王永彬则提出了“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的观点。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放在了个人层面的第
期刊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①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至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②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③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④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