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继实施了对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对于学校硬件建设方面政府也下了不小力气。作为一线教师,深感这些因素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人,即职业中学教师压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热情,成为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严重阻碍。本文将就中等职业教师压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缓解自身压力,更好地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服务。
产生压力的因素
来自学生的压力 中职学校学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入学门槛低,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纪律观念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上课时维持纪律成为教师重要的任务,学生难管难教,教师体会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乐趣,心理压力增大。
自我发展的压力 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群体,对于自身发展都有一定的期望,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由于学生素质较差,取得成就相当难。普通中学各专业相对成熟,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多,自身也能得到提高,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很多专业都是只有几个人,教学任务繁重,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有限,再加上教师上课主要是维持纪律,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学校给予教师的压力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学校在生存压力下,只能把招生任务下放给教师,很多学校招生情况与教师的岗位挂钩。每年的春招、秋招都被教师看作一个关口,招生压力很大。很多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上门挨家挨户游说学生,对于教师自己的身份认定冲击很大,心理压力加大。而完不成招生任务的教师则发愁自己的岗位。
职称评定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认定,在普通高中,职称不是问题。而在职业中学,没有专门的职称评定标准,用的是普通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很多标准都不适用职中教师。加上职业中学的职称指标非常少,相当一部分中年教师眼看自己在普通中学的同学都已评上了高级职称,而自己的中级职称还迟迟解决不了,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大造成的危害
由于压力而造成的职业倦怠 由于学生教育教学方面的压力,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对于教学任务,得过且过,对于教育学生,敷衍应付。对于学校工作,没有了信心和热情,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由于压力而造成的身体危害 笔者所在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还未结婚的年轻女教师批评学生,学生顶撞且语言难听,当时气得女教师浑身发抖,感觉胸部剧痛,后来到医院检查,乳腺增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导致教师长期焦虑、不安、抑郁等。这些心理因素会造成身体上出现一些症状,如失眠、头痛、咽喉肿痛、腰酸背痛、内分泌紊乱等,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
对教师人格的影响 职业学校里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牢骚满腹,对学生不满,对学校不满,没心思工作,混着等退休。这些人原来并不是这样子,曾经也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之所以成为这种样子,当然与个人素养有关,另外,职校的压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信心下降,失去了工作热情和活力,烦燥、忧郁等不良心态在教师中普遍存在。
如何减缓压力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培训大批技术工人的任务,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有任务。学生素质差,教师也要教育好他们,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其功绩不亚于普通高中将学生送入大学。职校教师需要承担将学习较差生源培训成才的压力,压力成为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职校学生在学业上很难有所成就,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甚至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素质不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不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精力充沛,重义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成效,只要我们想方设法使他们静下心来,学进去,在教育工作中理解他们,爱护他们,以心换心,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进步。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放松 任何人都要面对压力,如果能以健康的心态,正确认识和对待压力,将会有效的化解压力。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克服浮躁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和自己,以成熟、自信、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学习一些心理放松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度。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和生活。
学校应对教师给予支持关心,帮助教师解压 基于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考核时应区别对待,政策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倾斜,荣誉上给予照顾等。学校本身的硬件环境、管理措施、教育方法需多考虑大家“心理”,要让中职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和认同的感受。学校管理者努力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及管理的自主权、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指标,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学校管理者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防止教师心理问题产生。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
产生压力的因素
来自学生的压力 中职学校学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入学门槛低,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纪律观念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上课时维持纪律成为教师重要的任务,学生难管难教,教师体会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乐趣,心理压力增大。
自我发展的压力 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群体,对于自身发展都有一定的期望,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由于学生素质较差,取得成就相当难。普通中学各专业相对成熟,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多,自身也能得到提高,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很多专业都是只有几个人,教学任务繁重,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有限,再加上教师上课主要是维持纪律,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学校给予教师的压力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学校在生存压力下,只能把招生任务下放给教师,很多学校招生情况与教师的岗位挂钩。每年的春招、秋招都被教师看作一个关口,招生压力很大。很多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上门挨家挨户游说学生,对于教师自己的身份认定冲击很大,心理压力加大。而完不成招生任务的教师则发愁自己的岗位。
职称评定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认定,在普通高中,职称不是问题。而在职业中学,没有专门的职称评定标准,用的是普通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很多标准都不适用职中教师。加上职业中学的职称指标非常少,相当一部分中年教师眼看自己在普通中学的同学都已评上了高级职称,而自己的中级职称还迟迟解决不了,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大造成的危害
由于压力而造成的职业倦怠 由于学生教育教学方面的压力,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对于教学任务,得过且过,对于教育学生,敷衍应付。对于学校工作,没有了信心和热情,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由于压力而造成的身体危害 笔者所在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还未结婚的年轻女教师批评学生,学生顶撞且语言难听,当时气得女教师浑身发抖,感觉胸部剧痛,后来到医院检查,乳腺增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导致教师长期焦虑、不安、抑郁等。这些心理因素会造成身体上出现一些症状,如失眠、头痛、咽喉肿痛、腰酸背痛、内分泌紊乱等,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
对教师人格的影响 职业学校里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牢骚满腹,对学生不满,对学校不满,没心思工作,混着等退休。这些人原来并不是这样子,曾经也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之所以成为这种样子,当然与个人素养有关,另外,职校的压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信心下降,失去了工作热情和活力,烦燥、忧郁等不良心态在教师中普遍存在。
如何减缓压力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培训大批技术工人的任务,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有任务。学生素质差,教师也要教育好他们,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其功绩不亚于普通高中将学生送入大学。职校教师需要承担将学习较差生源培训成才的压力,压力成为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职校学生在学业上很难有所成就,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甚至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素质不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不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精力充沛,重义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成效,只要我们想方设法使他们静下心来,学进去,在教育工作中理解他们,爱护他们,以心换心,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进步。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放松 任何人都要面对压力,如果能以健康的心态,正确认识和对待压力,将会有效的化解压力。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克服浮躁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和自己,以成熟、自信、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学习一些心理放松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度。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和生活。
学校应对教师给予支持关心,帮助教师解压 基于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考核时应区别对待,政策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倾斜,荣誉上给予照顾等。学校本身的硬件环境、管理措施、教育方法需多考虑大家“心理”,要让中职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和认同的感受。学校管理者努力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及管理的自主权、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指标,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学校管理者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防止教师心理问题产生。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