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品质性状与取向参数的关系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SpinlabHVI900系统和X射线衍射强度-方位角扫描谱的多峰分离法测量了成熟棉纤维的初始模量M3.2mm隔距比强度T,2.5%跨矩长度L和微原纤螺旋角ψ微晶取向离散角α。M=3.73-0.04ψ-0.06α(N/tex)复相关关系r=0.762,T=58.08-0.30ψ-1.33α(gf/tex)r=0.876,L=63.23+0.57ψ-1.88α(mm)r=0.905。
其他文献
在土壤水分胁迫过程中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5号,北农2号与抗性弱的品种济南13、鲁麦5号相比,渗透调节能力高0.41MPa ̄0.604MPa;相对含水量少降7 ̄8%;叶片水势少降0.40MPa ̄0.41MPa。水分胁迫使叶片光合能力下降,抗旱性强的品
本文提出利用亲本P1和P2,杂种F1,F2;3五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的统计方法,共建立可供选择的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以及一个主基因+我基因混合遗传三类11个遗传模型;AIC信息准则用
以三种栽培大麦品种为母本,三种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结果杂交成胚率平均为47.9%。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平均为54.0%。这些胚培苗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含有7,14,21条,不同
用PEG融合法融合甘薯品种高系14号和近缘野生种Ipomoea lacunosa的原生质体,将融合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mg/L2,4-D和0.5mg/L KT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将其中的70个愈伤组织培养在添加3.0mg/L BAP的MS培养基上,并进一步培养在
<正> 三粒小麦(Trigrain Wheat)是陈济世等1973年选育出来的,其特点是每朵小花有3个雌蕊,可结三粒种子.这一特征在遗传上表现稳定,连续种植20多年,仍保持其三粒性状,为此,有
采用盆栽方式,通过人为疏板减库平衡库关系,研究短日低温、高温、长日低温、高温条件上不温敏型两系杂交稻F1育性(受精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低温敏型F1育性稳定,不论长日或短日都对温度
选用CA9070、CAD8694,京411三个定型品种进行组织培养,比较了三种培养方式的培养效果,调查了H2,R2株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幼胚培养效率最高,基因型间差异小,花药培养的基因型间差异显著
观察研究了小麦胚乳细胞的发育,淀粉体的增殖变化和颖果中的输导系统。结果如下:(1)胚乳核的分裂分为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两种形式,以有丝分裂为主。分裂的速度显著受温度影响,在平均
采用磷酸铅沉淀法(酶孵育离子为Mg^2+)研究了不同日照条件下光敏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ATPase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条件下花粉可育,单核早期ATPase主要分布在花粉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