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获得了VIP通行证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13日,作为新华社金沙萨分社记者,我到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总部(以下简称“联刚团”)联系采访时,新闻官娜芭女士递来一张VIP通行证。我先是惊讶,继而感慨付出终有回报——VIP通行证是优先采访的“特权证”,凤毛麟角,这是继BBC驻刚果(金)记者之后的第二张。娜芭解释 On December 13, 2004, when I was interviewed by a reporter from the Kinshasa branch of Xinhua News Agency and I went to the UN mission headquarter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UN Mission”), the news officer Ms. Na Ba handed a VIP pass . First, I was surprised, and then feeling generous to pay the final reward - VIP pass is a priority interview “privilege card”, rare, this is following the BBC in Congo (gold) after the second. Na Ba explained
其他文献
提起革命的螺丝钉就想起雷锋,提起党的好干部就想起焦裕禄,提起为人民服务就想起延安时期烧炭的张思德,提起国际主义精神就想起白求恩。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典型我们记忆犹新?为
正面报道一向是主流媒体的强项所在,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正面报道不好做,很多记者心中有贴近的想法,但落下笔来又“正襟危坐”,如何让正面报道为读者喜闻乐见,破解正
相当多的读者对“套路化”的正面报道方式难以产生新鲜感,怎么去唤醒读者对“新”的感觉?“陌生化”可说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关于“陌生化”手法,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
当代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超过西方公众对中国的了解。西方公众对中国的误解甚多。2004年9月,西班牙埃切尔发生“焚烧中国鞋”事件。西方只知道,在这个拥有“欧洲鞋都”之称
亦步亦趋于欧美传媒,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味“炒作”热点,还是坚持深层次思考?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与百姓喜闻乐见的软报道的结合点在哪里?从上世纪50年代起,能源报道一直
作为优质能源和重要化工原料,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今天,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报道在经济报道中占有越来越
毋庸置疑,能源紧缺的现状及其影响是新闻媒体应该关注的热点,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能源问题已经牵出科学民主决策、深化改革、利益分配、节能型社会等许多深层次问
揭示煤电矛盾:市场化改革报道的成功切入点rn最近一年来,关于煤炭和电力矛盾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并且大都是综述、新闻分析、记者调查之类的重头报道.媒体之所以把较多报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