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包覆镍纤维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拥有优良的导电性,将石墨烯包覆在镍纤维上,改善镍纤维的电性能。以石墨粉、镍纤维等为原料,利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氢碘酸还原制备石墨烯包覆镍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修饰剂CTAB浓度、氧化石墨烯分散液pH值、还原剂HI用量、还原温度及还原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官能团进行表征分析,能谱仪(EDS)测定元素组成及扫描电镜(SEM)表征样品形貌,采用RTS-8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测量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结果表明,当修饰剂CTAB浓度为1.5 mol/L
其他文献
利用池州市2007—2016年共10 a的暴雨灾害资料和140个区域雨量站及4个国家基本站(贵池、东至、石台、青阳)逐小时降水资料,对池州市近10 a主要暴雨灾害进行分级并分析其致灾性,结果表明:①池州市近10 a主要暴雨灾害特征与短历时强降水分布特征及池州市地形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关联性;②05时前后是池州市暴雨灾害的最强致灾时段,这主要是此时段为短时强降水高发时期,一旦发生持续性短时强降水将会造成严重的暴雨灾害;③东至县中南部、贵池南部山区及九华山区域为暴雨灾害高发区域,其原因是东至县具有喇叭口特殊地形,
黑色含炭富泥硅质页岩作为页岩气储层的优质岩相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尤其是奥陶系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开采。页岩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征决定了天然裂缝和压裂改造产生的诱导裂缝对于实现增产至关重要。通过对涪陵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典型钻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对岩芯裂缝特征观察,结合薄片的镜下观察,探讨了天然裂缝的发育机制、控制因素以及对诱导裂缝的影响,总结了涪陵地区页岩储层裂缝发育模式与北美地区以及周缘地区的差异,以及该模式在区域尺度、宏观与微观尺度对于页岩气渗流储集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文利用贵州省黔南州12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1989—2019年的地面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Kriging法、反距离权重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黔南州近31 a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突变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黔南州年平均降水呈东西部偏多、北部和中南部偏少的“川”字型分布,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②季节降水高值区围绕都匀为中心南北摆动,其中春、夏、秋3个季节降水呈增多趋势,冬季呈减少趋势;③月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11月—次年4月降水为东多西少的东西向分布,5—9月为南多北少的南北向分布
为解决临床掌指骨骨折诊断中难检测、易漏诊的问题,对如何更加准确地检测和定位X线图像中掌指骨骨折区域进行实验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改进了Faster R-CNN网络模型中的锚框、特征映射和损失函数,在节约算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网络性能.建立了包含5 195张手部的X线图像的数据集,其中随机抽取4 675张作为训练集,520张作为测试集.实验表明,提出的新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
利用空腔针-板放电装置,研究了双空腔电极的泰勒锥形貌,并分析了影响雾化效果的因素.通过软件处理高速相机拍摄的图像,研究了不同电压和分离角度下的泰勒锥形貌、锥长和锥角等参数.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弯曲处理来减弱双空腔之间的放电抑制作用.在同等长度下,单空腔电极与双空腔电极相比,双空腔电极的雾化效果与泰勒锥形貌都要更好,且在不同的双空腔电极的分离角下,当分离角为60°时雾化效果最好.故双空腔电极分离角为60°时可作为优化电极.电压为25kV时双空腔电极形成的泰勒锥形貌最佳.
摘 要:功率电子元件的服役温度远高于常温,器件产热与散热之间不匹配的现象日益突显。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泡沫Cu良好的导热性,采用PbSnAg合金进行填充制成焊材,期望提高现有PbSnAg接头的导热性能。测试复合钎料/Cu接头的热阻,观察微观组织的变化,测试相关力学性能,探究复合钎料接头的断裂机理。研究表明,添加泡沫铜可以提高接头的热导率,有效地降低接头的热阻。PbSnAg合金的组织分别为高铅组织和含
为探究药用植物根区土壤木霉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选取了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分离的7种木霉菌,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2种方式,通过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0、60、120、180、240 g/L)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环境对木霉菌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干旱程度下,木霉菌种间生物量存在差异.对于Trichoderma atroviride和T.lixii,其生物量仅在PEG-6000质量浓度60 g/L时高于对照组,而T.longibrachiatum生物量除PEG-6000质量浓度120 g/
针对经典U-Net模型在椎骨CT分割过程中对图像信息利用不充分而造成图像边缘分割不清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的U-Net模型的椎骨CT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经典U-Net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次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分割出椎骨区域并得到粗分割结果,最后对粗分割结果利用图割算法(Graph-Cut)加强边缘约束,从而做到边缘细化分割。分割方法整体分割精度可达到95.5%,Dice系数96.2%,J
以玉竹饮片为示范性研究对象,建立含多糖药材的标准汤剂质量标准,为玉竹及其他含多糖药材的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参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细化参数,制备得到12批玉竹标准汤剂,计算其出膏率及多糖转移率,建立相关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12批样品的标准汤剂中多糖的转移率为10.9%~31.7%,出膏率为45.4%~70.1%,pH值为4.5~5.3;建立玉竹标准汤剂指纹图谱,标定5个共有峰,且相似度均大于0.9.该研究所建立的多糖质量评价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特征指纹图谱
移动式双偏振雷达在冰雹外场观测时位置的变化、雷达信号本身的涨落以及降水系统的演变等原因会造成测量参量产生较大脉动,使用小雨法对其差分反射率因子(Z DR)进行了系统误差标定。同时将各参量奇异值剔除后,当信噪比SNR≥10 dB时,雷达测量的各偏振参量值可信。分析了3、5、7、9、11点平滑处理沿径向分布廓线,认为本雷达采用7点平滑处理,既考虑了参量脉动性的减小,也避免丢失真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