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主办的“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于9月1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结合陶范、全形拓,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明的源远流长。 商周时期是中華传统礼制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青铜器为主的礼器和盛大庄严的礼仪是礼制规定中最重要的内容。青铜鼎作为商周青铜礼器的核心类型,既承载着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主办的“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于9月1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结合陶范、全形拓,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明的源远流长。
商周时期是中華传统礼制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青铜器为主的礼器和盛大庄严的礼仪是礼制规定中最重要的内容。青铜鼎作为商周青铜礼器的核心类型,既承载着身份、等级、礼仪、文化等多方面内涵,又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观念、审美艺术和科技成就,而鼎上铸刻的铭文也成为历史事件与政治制度的重要物证。
青铜鼎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由注重酒器向注重食器转变,鼎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商代至西周早期,青铜鼎成为最重要的礼仪性食器。贵族的等级地位越高,所使用青铜鼎的规格也就越高。西周中期之后,在祭祀和宴飨时配合使用鼎与簋的制度更加具体,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青铜鼎由此成为集王权与神权于一体的国之重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规范化的用鼎制度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的有效手段。在目前所见的商代大型青铜圆鼎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子龙鼎是体量最大者;周代大型青铜圆鼎则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大盂鼎、上海博物馆所藏大克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毛公鼎最负盛名。
在此次展览中,名冠宇内的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三大重器以及禹鼎、雷纹鼎等同样具有很高历史、美学价值的精品文物将以裸展形式与观众“零距离对话”。观众可以更加真切地观赏青铜重器,感受商周礼仪文明带来的震撼和冲击。(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
其他文献
摘 要:图书馆文献保护与修复的工作对象,根据纸张类型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按照历史年代分为古籍和民国文献。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在流转与保存过程中,由于“炙、盗、兵、蠹”的原因损毁严重,而传统修复速度跟不上、材料难以获取促使文献修复行业发明新技术、使用新方法,纸浆滴补在文献修复的实践中有速度快、操作简易的优势,有利于推进馆藏文献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文献修复;纸浆滴补;修复效果 常州图书馆成立于19
本文围绕着国内学界对“竹内鲁迅”的接受现状,产生了对当下鲁迅研究的思考。在梳理整个中国鲁迅研究两个传统——“左翼鲁迅”传统——“启蒙鲁迅”传统的脉络中,试图以“竹内鲁迅”的接受为切入点,思考中国学界鲁迅研究的现状以及如何重新建构鲁迅形象?并提出一种“回心”式的发问即鲁迅研究在立足于两种传统下,是否在对“竹内鲁迅”的接受中而实现一种新的阐释范式的可能。
本文首先在第一章呈现了第一种鲁迅研究传统:从瞿秋白到毛泽东所建构的以政治革命为根底的“左翼鲁迅”传统,并在呈现这一传统的过程中,论述了这一传统在高
摘 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体系机构,博物馆的公益性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社会教育价值日益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进入新时代,基层博物馆如何利用资源创新发展,让博物馆馆藏文物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研究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文章以界首市博物馆社会教育实践为例,立足创新开展社会教
摘 要:文章以杭州孔庙碑林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重点,以“商业化推广,保护性发展”为践行宗旨,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访问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针对当前杭州孔庙碑林在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与文创市场当下形势,对其进行商业化推广分析,并由此实现保护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杭州孔庙碑林;商业化推广;保护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上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国家系列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但众多地方博物馆还面临重视程度不高、体制改革不完善、创意研发不足、“互联网+”手段运用少等困难问题。文章以日照市博物馆为例,立足地方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实际,从思想认识、政策制度、管理机制、打造品牌、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博物馆;文创;探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
摘 要:武平县博物馆是武平历史、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林改文化的重要资源载体,充分展示了武平历史的变迁和客家人的奋起,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武平历史文化内涵。开发武平县博物馆中的地方课程资源,挖掘潜在性、多样性、具体性的地域文化,使馆内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而传承地方文化知识,与馆校合作,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特色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馆校合作;武平县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探索 1 馆校合作下课程资源的含
摘 要:行业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陈列的是某一个行业中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事物及资料,其意义在于展示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传承行业文化、科普行业知识等,对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行业博物馆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其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文章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为例,结合我国有关行业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宣传、展览、陈列、人才及教育活动这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提
摘 要:苗绣纹样图案是图案的艺术宝库,图案丰富多彩且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经过苗族的起源、迁徙、生活方式、信仰等历史传承因素的发展,在图案库中占有一席之地。苗绣纹样图案中蝶纹是最常见、运用最为广泛的纹样之一,在苗族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具民族代表性。文章从图案构成、图案色彩、图案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研究蝶纹的美学特征及艺术表现,从而阐述苗绣中耐人寻味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苗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正阳桥遗址发掘出土一具镇水兽。据推测,该镇水兽应为明代遗存。此次发现对研究北京城护城河及防御、水利、交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此次发掘出土的遗存应为正阳桥东南侧的镇水兽,推测为明代遗存。此次发现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中轴线的物质实证。 2021年8月27日至9月17日,为了解正阳桥的位置与形制,北京市文物局对正阳桥遗址开展了考古
近日,安徽省界首市一处建筑工地施工时,挖出两座古代砖室墓。经文物专家确认是宋代古墓。 界首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了抢救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又有两座墓葬先后出土,挖掘工作持续了近10个小时。 本次出土的墓葬3座为宋代仿木结构砖室墓,1座墓葬因施工时被破坏,具体情况不明。3座宋代砖室墓有统一的构造风格,规格一大两小。墓室南北向,四壁由青砖平铺,四角倚柱由三竖列青砖垒砌。墓室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