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学研究策略的探索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学的研究,因为教育是振兴一个国家的重要力量。国内外有关教育学的理论很多,这些理论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学的研究。教育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研究的方法过多,较难选择。因此,笔者阐述教育学的理论以及提出促进我国教育学研究的个人建议等,为相关学者研究、应用教育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学 经典理论 策略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大学课堂上,是从德国的康德开始的。叶澜认为“教育学”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既可以是教育科学的总称,也可以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名称[1]。教育学的分类很多,其中古典教育学曾经得到了广泛地推崇,如今,有很多学者也开始追崇现代教育学、人文教育学等。然而,笔者认为古典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人文教育学等派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学者在研究教育学应该深剖经典理论,结合各类教育学,取精去糙。
  一.教育学经典理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出现遵循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只有满足了低级的需要,人们才会考虑更高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寻求高一级需要。如,人们在战争年代只会想要如何活下来,如何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而在生命得到保障,基本的衣、食、住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自我实现等。
  2.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学生的学习有8个阶段,分别是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反映阶段和反馈阶段[2]。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二.教育学研究策略
  1.注重教育学对象及性质的研究。最简便的说法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教育不是一个纯粹生物学或心理学的变化过程,而是历史的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反对把教育归结为动物的本能活动或把教育还原为无意识的摹仿;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根据以上的说法,不难发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是和研究对象及其性质无关的东西,方法的差异乃是研究对象差异的结果。因此,要对教育学进行研究,就要重视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进行研究。
  2.理解方法。理解的方法是一种内在的研究方法。例如,在教育本质的研究中,存在许多不同见解。有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探讨,主张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有人从教育对经济影响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3]。从理解的方法看来,教育的本质只能是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内部客观而又固有的本质。我们只有回到教育本身,把教育与其事物的关系括起来,然后才能理解教育自身的本质。
  理解的方法是一种批判的研究方法。教育的研究是由收集资料和对价值观的反省构成。一味强调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使用定量和精确的自然科学方法往往使研究成为门户之见,形成脱离实际的教条,并以归纳总结出规律为满足。而理解的方法則要求研究者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把握教育活动。这种批判首先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自我批判,意识到任何方法都是和它的价值观相联系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暂时的。必须不断地重新体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全部作为背景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直接的教育过程,不断总结新的原则和规律。
  理解的方法是一种开放的研究方法。这里的理解不是实证心理学意义下那种机械的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思维过程。在教育研究的理论或哲学的层次,它的目的不在于得出一个统一的为大家共识的关于教育是什么的一般定义,而在于围绕教育活动的三个最基本要素去思考什么是教育这个本质问题时,打开研究者的思路,破除他们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种种僵化的、带有偏见的先验形而上学的看法。因此,在对教育学进行研究时,要在一个开放、创造的空间去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叶澜.新编教育学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郑鸿霖,邱冈.生物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3.
  [3]潘瑞华.论教育学的研究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5(3):50.
  (作者介绍:肖琳,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李亚军,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刷叶子是我老家白果树一带对打猪草的叫法,有时候也叫寻叶子。这种说法大概是从解放初流传下来的。早期,人们生活条件差,人尚且填不饱肚子,哪有多余的粮食喂猪?因此,想要养猪,只得饲以树叶、青草。当时,最常见的猪叶子要数是构树叶了。构树叶之于猪,就如同人之于米饭或馍馍,那是猪的主要口粮,猪爱吃,吃后贪睡、肯长。构树多是家养的,一般栽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猪圈旁边最为常见。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容易繁
一.引言  自人类开始把各种事迹记录在册开始,阅读的习惯便在逐步形成。古时候,阅读是贵族人家才能进行的认知活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进行得一种认知活动,并且这种认知活动能力从识字就开始就在不断地被训练和提高。阅读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认知活动,而且还是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起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对阅读眼动的发现、观察和研究开始的最
内容摘要:学术期刊因其产品的学术特性,与一般期刊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编辑工作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特征。本文借鉴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说,演绎出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能力特征 “三重境界”  传统出版物中,学术期刊是唯一以记载、传播、交流、传承精深知识,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核心宗旨的纸质媒介。内容的专业性、信息的
内容摘要:在中西方广告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其在文化要素等诸多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尝试从中西广告文化的特点入手,对其文化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 广告文化 对比分析  随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广告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的深入和广泛。在不断的广告行业的互动过程当中,其在各自发展中的文化特色也在不断的凸显。因此,从中西广告文化的要素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内
内容摘要: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部分之一,从文学作品出现、传播、消费和被界都以来,文学批评就出现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促进文学活动进行的动力因素,对于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和解读了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刘易斯作品。  关键词:美国文学 批评语境 刘易斯 作品解读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的著名的作家,也是首位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非常善于
公平与效率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公平体现着人类美好的主观愿望,效率则体现着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二者之间的和谐和统一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当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以达到二者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有利和必要的。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内容受到具体的社会现状的制约。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公平问
内容摘要:视频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视频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况,视频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视频案例教学法在公共行政学课程中应用实施。结果表明,视频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视频案例 教学法 公共行政学  一.课前准备视频案例  课前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是进行视频案例教学的首要步骤和决定性环节,它直接
内容摘要:《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的绝笔诗。1964年3月,诗人随春天这温暖而富有诗意的季节轻轻降临,且随时间推移,诗人的步子愈走愈重,路也愈走愈远。可是在1989年3月,一个不一样的春天把海子给带走了。尽管你的步子停了,你走过的那条路却无止境地被蔓延……  关键词:《春天,十个海子》 海子 复活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教的不仅仅是学生读懂这篇文章,它更是一种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漪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同时也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弄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它是关系到
内容摘要:我认为语文课堂走向如今的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师不会向学生“发难”,即没有引学生入语文真正的私土地;二是教师无法在情感上感染学生。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进行一种情感式教学,要发挥情感在语文课堂上的独特力量。本文通过观摩“圣陶杯”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语文课《老王》,谈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关键词:情感式教学 语文课堂  很多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从初中到高中,把一堂堂语文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