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运动认知和技能关系探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认知论是经历了长期过程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它在解释内在的复杂认知技能习得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对运动技能的获得理论和实践作出了独特的宝贵贡献,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化理论,认知论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认知整体结构的认知学习论、运动技能获得的实质和阶段的角度出发,以认知学习论为指导,结合运动技能的获得实质,总结出运动技能获得的认知性学习的一些特定规律和方法,对运动技能获得从认知论的立场进行实践性的指导。
  【关键词】 认知论 运动技能获得
  1 认知论概述
  认知是指认识的过程以及对认识过程的分析。它包括感知、领悟和推理等几个比较独特的过程,这个术语含有意识到的意思。认知的构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试图理解的运动员心理的核心问题。
  1.1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技能知识的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技能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
  1.2 认知论的实践。认知学习论在运用于教学实践时,强调要根据运动员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能把所学内容用于解决新的问题。认知学习理论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 运动技能概念
  就运动技能的实质而言,目前尚无明确一致的认识。现阶段运动技能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
  2.1 运动技能是个体在运动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主体性动作经验。
  2.2 运动技能是一种具有动作规范要求的运动活动方式。
  2.3 运动技能是对个体运动活动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结构,具有等级控制性。
  3 运动技能形成
  费茨和波斯纳(M.I.Posner)概括了较为成熟的人学习运动技能的一般过程。他们的分析为进一步详细研究运动技能提供了基础。他们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3.1 认知阶段。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目标意象主要是指运动员对自己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反应和动作形式,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表象,即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模式。
  3.2 联系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由于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的刺激和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联系的形成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即就是必须建立动作连锁。在这一阶段,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
  3.3 自动化阶段。技能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长串的动作系列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较低级中枢控制,人们可以一面从事熟练的活动,一面考虑其他的事情。熟练操作的特征就是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第三阶段的特征。研究表明,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都是相对的。许多体育技能的训练表明,一个运动员,要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需要多年的练习,要保持这一最高水平,同样需要大量的练习。诱因的大小对技能的改进有很大的影响。国外对明星运动员给以重奖或高报酬,就是为了促使他们不断研究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的运动纪录。
  4 认知学习论在体育技能获得中的指导
  4.1 调动体育技能学习兴趣。激发和维持运动员的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运动员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训练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训练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训练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
  4.2 创设感知体育技能意境。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体育技能内容和运动员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将运动员引入一种与体育技能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加大了训练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训练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
  4.3 技能训练以运动员中心。技能训练以运动员中心,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前提。在传统的技能获得环境中,是由教练控制教学,这意味着教练把训练任务、目标和策略强加与运动员,使得运动员不会思考,变得懒惰。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技能学习中,是由运动员自己控制自己的训练,运动员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运动员会积极思考,积极与环境交互,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4.4 注意发展和培养技能训练。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运动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运动员的认知能力。需要运动员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技能的获得,强调用自己的实践行为加头脑亲自获得技能,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技能获得的结果,要求运动员主动参与到技能形成过程中。发现有利的技能掌握的策略性知识,有利于合理技能结构的形成。
  总之,技能获得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技能获得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技能获得认知过程和自我的技能获得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技能获得认知。可以认为技能获得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技能获得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技能获得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技能获得者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技能获得者的意义建构,培养技能获得者的技能获得元认知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里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围绕练习内容专注地自学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期刊
在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最关键的挑战是“适应”。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压力,不会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将会被时代所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这是何等残酷无情的现实!现在的学生心理有问题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出走、自杀、甚至杀父母现象一件件一桩桩警示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才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字词教学已不再重要了。课堂实施中有了这样的认识: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生字新词、查注解释生字新词、设计有关生字新词运用的巩固练习浪费了宝贵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再者,只要学生有阅读活动,无论是课内课外,都会涉及到生字新词的认读、理解,学生完全应该并且也能够自主去完成积累。更有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觉得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
期刊
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试卷中一直是众多学生最为挠头的一道试题,也是整张高考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道试题。它在试卷中占分比重高,同时翻译在整个文言文阅读中对于理解整篇文章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最关心的自然是那直接拿分的翻译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文言文翻译句子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直翻实词。这里所谓的“直翻”就是纯粹的类似翻译软件似的直译。根据平时掌握和积累,以及对文段的简略分析,把句子中的所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探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  我在语文阅读教
期刊
怎样才能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刻保持着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  1.1 运用多媒体建立语言环境,激发兴趣。教学语言要有语言环境。如果教师用电脑在屏幕上展现语言环境,使音、形、意于语境融为一体,再加一些直观的教具,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屏幕上显示打电话、商店购物等情景和对话,使学生学起来印象
期刊
幽默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  1 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导入,内容枯燥难学时,幽默是“开胃菜”,可以“活跃课堂,
期刊
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强调朗读就是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成为“三味书屋”里摇头晃脑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教材教法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必须明确,民族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民族教育的沃土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理由如下:  1 诵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古人十分重
期刊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为了适应改革后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有用人才,就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抛弃以前教学中一些陈旧过时的方法,建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教法和学法的全面革新。构建和谐的初中思品课堂,必须处理好教学中的几对关系。  1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滞后、教学观念陈旧的地区,就是老师
期刊
教育的创新,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来自学习,来自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 树立创造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