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匠造”达人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成立的广州华睿电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华睿),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智能家居系统业务为主的创新互联网 公司,短短两年时间里,公司目标业绩实现了由两千万到一个亿的突破。这使它在同行业的公司中已经成为一颗闪耀的新星。那么,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一个不到40人的团队公司做出如此傲人的成绩?
  近日,华睿公司董事长李宗平先生接受了《职业》记者的采访,他讲述了如何在智能时代的大环境下将“工匠精神”贯彻始终,从而使自身产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选择方向不落窠臼
  在成立华睿之前,李宗平已经拥有两次创业的成功经验。学习电子电器专业的他最初涉猎于传统制造行业,并曾经成功收购中核集团下属的一家国营企业。
  但在制造行业的工作经历让他知道,中国传统制造业在错过了许多主动转型升级的契机之后,所表现出的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对上游产业链的依赖度过大等问题,已使其完全陷入痛苦的被动境地。李宗平认为,如果自己想要寻得一条稳定并有前途的发展道路,传统制造业是万万不可涉足的行业领域。
  来自湖南山沟的一个贫困家庭的李宗平从小就立志:在四十岁之前必须要做出一番事业。而对于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行业,李宗平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李宗平和他的团队经过综合评估认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互联网 ,无论是从他个人的阅历来说,还是出于对整个团队未来发展的思考,智能家居行业都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蒸蒸日上的行业领域。不仅如此,李宗平和他的团队坚信,智能家居的相关产品终究有一天,并且是非常快,会进入到千家万户中去。
  “智能家居这个行业在未来三五年之内肯定会有一个爆点,而且会非常快。”
  说干就干,但智能研发并不像普通制造行业,只要有技术就可以了。智能硬件单品的研发说白了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李宗平和他的伙伴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对同行产品进行学习了解,不断研究、查找缺点,并且调查客户的使用体验度,包括产品的附加值等等,这些准备工作做足后,再让自己的团队去总结、研发,最终形成一个个成熟的产品概念。
原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党委书记刘良凯将军(左三)莅临公司指导

  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时间里,李宗平主要涉及推出的是一些例如智能窗帘、智能门锁一类的功能单一的智能硬件单品。秉着一股对制作工艺精益求精的热情追求,华睿的每一样产品都使用铝合金材料,加之采用高光边工艺,李宗平和他的产品们在市场上迅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赞赏。
  有了之前产品立下的良好口碑,2016年,李宗平和他的公司在推出代表他们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新产品——“华小睿”智能机器人之后,收到了来自京东市场部的来电。对方认为,李宗平团队研发的“华小睿”亮点还行,整个产品的工艺设计和用户体验度都值得推广。
  初始之行筚路蓝缕
  想要创办属于自己的科技公司又谈何容易,人才是最大的瓶颈,没有人才,“智能”一词又将从何而来?
  谈及公司创办之初的情况,李宗平笑谈:“我们就去别的公司挖人,一开始请他们来做兼职、作指导,后来他们渐渐被我们公司的这种做事的愿望和态度所吸引,我就慢慢地把他们都留下来,让他们投入到研发的队伍中去。”
  正如华睿最新研发推出的这款智能机器人,从产品构想到投产出品,前后历时一年时间,是其他同公司产品的六倍之多。在研发“华小睿”之前,李宗平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在总结,“为什么智能家居的落地性没有很强?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就是很难落户到每个家庭?”
  经过团队的调研发现,智能家居系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干性的需求,有品位的家庭会选择使用,但对于80%以上的家庭来说,智能家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就是智能家居推广的难度所在。
  李宗平想到,如果不能做出一个大众接受度高的新产品,智能家居行业,甚至是自己的公司,都将面临被动的发展前景,这是李宗平不愿意看到、更不能接受的。
  于是,李宗平想要在研发智能硬件单品的同时,能够把这个智能系统融入进去。说白了,就是去挖掘用户更深层次的使用需求和用户体验感受。
  智能家居不像冰箱、空调是生活必需品,要想让用户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度。李宗平在思考设计“华小睿”时就曾要求其音乐播放功能一定要达到Hifi级别,这就对整个产品的内部结构提出高质量的要求。当时光是这一环节的打样就历经十次以上。除此之外,在“华小睿”“体内”必须要使用部分木质的零部件,李宗平与其团队保证使用高品质的木质材料,并不断调试内部结构,最终形成一个实用与萌点兼备的HiFi级造型。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寿生(左二)莅临公司指导

  而专业人士都知道,一个电子硬件设备在融入多功能之后,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主板发热等问题,就好比我们的智能手机。李宗平在“华小睿”的体内还植入了智能传感器,用来实现它测量环境和温度的功能。一开始,“华小睿”也出现了发热和不流畅等问题,员工通过软件校对、结构功率改良、反复测试环境数据等方式,努力缩小传感器与机身腔体内形成的测量误差,历时两个月的时间,终于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公司制胜良性发展
  当被记者问到“有没有想法要在自己的公司里去推行工匠精神”的时候,李宗平笑道:“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啊”。   在李宗平的心中,工匠精神就是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其中,做人是做事的基本准则。无论是研发的任务也好,还是完成其他工作的任务也好,当你在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之后,也要想到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
  李宗平本人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戏谑自己的性格就是如此,公司的员工都知道。在每一样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李宗平总是抓得很细,小到包括一个结构中的组线方式。有些员工为了赶进度有时并不会考虑这么细致,在装配过程中也不会思考走线是半圆形还是线形,这在李宗平看来都是十分有必要考究的,他绝对不允许轻率地做决定。
  有一次,一名员工在上完洗手间后,无视水池边已有的一摊水渍,洗手后径直走开了。李宗平其实明白这是上一个员工使用洗手池时留下的水渍,但他还是找到将水渍忽视处理的那名员工。员工委屈地表示水渍并非自己造成,所以才坐视不管。但李宗平告诫这名员工:“不管是不是你搞的,但你确实在这里洗了手,那为什么你看到这里有水还不擦干净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问题。”
  将这一事例联系到公司团队的设计研发环节,就是每一样产品要生产出来,都是要有很多人参与合作的,有美工、电子硬件等等。站在自己的本职工作角度来说,如果做技术的员工不考虑美工设计合理性的出发点,结构也不遵循美工的意见,这个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
  李宗平认为,如果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各自做着自己手头上独立的工作,团结不起来的话,这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团队。然而真正的一个项目能够完成,打的是整个团队的功劳,否则工作将会无法衔接,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工匠精神。
  在公司现有的成员中,95%都是90后,李宗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感觉自己都“老了”。
  “所有进我企业的人必须要有强烈的做事愿望。这是想要做事的愿望,而不是想要工作的愿望,这两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公司的用人标准。”
华睿团队信心满满

  李宗平告诉记者,华睿的每一位年轻人都非常高的追求,他们身上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在李宗平的团队里,记者感受到一股非常强烈的做事愿望,大家都愿意干出一番事业。这大概就是公司成功的坚固堡垒了吧。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当询问他的创业故事时,李宗平这样告诉记者:“现在的我并没有很成功,我想让舆论的关注点都在我们的产品上,这才是我们公司成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李宗平和他的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做智能家居的高端品牌。李宗平一直明白,要想维系自身产品的生命力,必须对产品要求精益求精,无论是产品外观还是内部结构,都追求质感的高端体验,因此,两年来,李宗平的客户们都对其产品保持高度的满意和认可。
  目前,李宗平和他的公司规模正在逐渐庞大,在公司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李宗平想要成立属于自己公司的技术研究院和管理学院。
  这名80后男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远远超过记者的预期,他认为,工匠精神更多地,是在不断追求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融合到自己的公司生产之中,是李宗平和他的团队时刻铭记在心的秘籍。
  李宗平和他的团队在继“华小睿”之后,正在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李宗平认为,只有不断挖掘客户的内在需求、提高智能硬件的用户体验度,以此为出发点来增强自身产品的用户黏度。就好比智能手机一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产品系列,将用户的使用需求串联起来,从而延长产品的生存寿命,要把产品链条做活。
  公司从创立至今,李宗平放弃原本在深圳安逸的生活只身来到广州,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看望妻子。有时李宗平也会想要停靠在家庭的港湾好好休息,但等待他的,是整个团队渴望发展的热切眼神。面对公司上下每一位尽力拼搏的员工,李宗平咬咬牙忍住了。
  智能家居,这是一个正在逐渐成长壮大的行业体系,要想抓住良好的发展契机,李宗平认为自己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
  尽管智能时代的脚步无法抵挡,但在今天,依然有无数的工作是智能无法取代的。更何况,在制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工于精、匠于心”不也是能将智能制造升华的制胜法宝吗?未来请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现如今在国外出现的某些蓝领职业,收入早已超过了白领职业,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蓝领职业。本文将盘点其中的6个“金”蓝领职业。  1. 去伦敦搬砖  英国伦敦搬砖工工资1周1千英镑,约合人民币1万元。每月工资4万元人民币,一年净赚48万。  2. 去香港洗碗  香港的洗碗工目前的工资是月薪16000港币(合12668人民币),这一工资水平在大陆的好多地方,相当于一年的洗碗工资!  3. 去东京坐地铁推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走进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花园路校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中赞美桂花的经典名句赫然竖立于尚善楼之顶,好似昭告全校师生:要以“桂”之精致,凝神静气,做高雅之人,行卓越之路。该校的办学特色也正如桂花般“香气袭人”,虽历史不长、规模不大,但却成为南京市中职学校中“小而精”的优秀代表。  阳光体育造就特色人才  在《阳光体育之歌》响彻全国中小学校时,阳光体育运动让学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人已经增加到2014年的727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2014年3月央视新闻频道联合智联招聘、央视新媒体客户端发起“就业有未来2014大学生就业季公益调查”。调查显示,针对“你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问题,仅有7.25%的人表示胸有成竹,确信自己能找到工作。可见,目前就业问题已成高校毕业生最为关注的问
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类总决赛上,共有11位选手进军决赛,向观众们展示自己的创业规划。在此前的六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后,大部分选手都一步步沿着当初的梦想与规划,开启了创业之路。与其他创业者相比,这部分学生以完整的规划,描绘出自己的创业蓝图,也为后来的学子留下振奋人心的创业故事。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学生眼里,今天的成功榜样是明天的创业目标,学校提供的帮助是创
今年两会之后,“互联网 ”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热点话题,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和挑战愈发明显,而对职业教育的挑战,主要源于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市场经济下的每一个产业。在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传统行业不断变革的时代,南京将如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对此,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从热点话题切入,对独具南京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做了深入解读。  “互联网 ”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
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三,高速增长的经济使齐鲁大地逐渐成为就业的热点地区之一。山东省在创业就业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和创新举措?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山东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毕京福。    梯次化创业工作格局、普惠化创业政策格局  《职业》:山东省目前总体的创业政策是怎样的?  毕京福:创建创业型城市,是山东省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的总抓手。在此思路指导下,山东省出台了多项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举措。
【编者按】近十年来,互联网迅速崛起的一大批商业新贵,以及随之产生的众多商业新模式,无不向行业和市场昭示着创新创业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转型所带来的契机,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有意扶持,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掀起了一波发展高潮。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周期,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结出了硕果,也发现了问题。为了更好地梳理和总结,本刊近期推出“创新创业教育看高职”系列报道,对浙江省内高职院校近年来的创新创
万宝盛华集团新近发布的雇佣前景调查结果:中国企业的招聘预期在经历了连续5个季度的下跌之后出现回升,企业将在第二季度加快招聘步伐。  万宝盛华集团对全球超过65000家企业(包括中国大陆地区4304家企业)开展的最具前瞻性的雇佣前景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地区预计在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员工人数的企业比例为21%,比上季度增长了1个百分点,减少员工人数的企业比例为2%,比上季度减少了1个百分点。“虽然欧债
为了更好地宣传《工伤保险条例》,全面解读工伤保险的各项政策、工伤认定和鉴定流程、缴费企业和经办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组织开发了“漫话《工伤保险条例》”动画宣传片,全片共80集,以推动我国工伤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5月印发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就进一
摘 要:本文以学分制为背景,从优化教材、改进考核评价、课赛融合和构建第二课堂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学院的高等数学课后学习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 高职高等数学 课后学习  课 题:本文系校级教改课题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下高职学生课后学习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主持人:吴鹏;编号:XJG201707015)研究成果。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现有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越发明显,学制改革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