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ee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在定位上应注重针对性和专业性、职业性。因此,应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实习实训,重设考核评价标准,运用案例教学、创设情境实践训练、个人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S0-0093-02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培养目标。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指专业素质,更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商务礼仪》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正确的待人接物行为等,对于学生就业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立足于社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有显著作用。那么,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应如何定位?应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呢?
  《商务礼仪》教育定位
  (一)角色定位
  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礼仪教育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不同,应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教育是培养某个行业、某个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的,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的职业要求。所谓就业,其实就是一次商务谈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优异的价格推销自己。在这种谈判中,往往有许多竞争对手。如何能脱颖而出,又能快速上岗?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学生的礼仪素养。因为礼仪能体现求职者的文化素质,体现求职者的道德水平、个性特征,一名员工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
  高职学生面临毕业求职、走向社会、工作生活的考验时,意识到个人形象对求职面试、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因此,高职《商务礼仪》教育应为学生走向职场做准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商务活动过程中各种与职业相关的礼仪规范。因此,它应该定位于专业礼仪教育,注重职业特征,与贯穿从入学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就业指导的整个礼仪教育体系互为补充,以实现对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能体现出较高的礼仪素养。
  (二)内容定位
  高职专业设置都具有很强的就业针对性,在专业课程设计上也是以操作性和职业性为原则,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和熟悉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并能运用到工作中,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服务类专业,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文秘等,这些行业的工作岗位都是与人打交道,职业礼仪修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外,《商务礼仪》课程特别强调操作性与技能性,因此,课堂教学应与实地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战演练。
  《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认知
  (一)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知识结构为主线,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礼仪课程虽然已纳入高职课程体系中,但一些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使得师生互动比较困难。其次,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训练综合能力的实训项目,部分教师对实训环节重视不够,往往介绍知识点多,实践行动少,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结束后,却不了解礼仪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甚至不清楚该怎样与人握手,如何选择职业装。这样就没有达到开设礼仪课程的目的。
  考核方式落后目前,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还是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单一。这样的考核导向,对于一门主要讲授行为规范、具有极强实操性的课程而言,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和考察,也就未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构建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礼仪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只有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设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时,以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商务活动的礼仪素养并能灵活运用。为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设置课程框架时,应基于工作过程,通过对各种商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几大模块,在每个模块下,以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设计出若干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均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把礼仪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编写行之有效的实践性讲义或教材在教材开发中,以实际需要为中心,将教材分为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商务活动礼仪,不仅讲解知识点,同时设计相应的实训方案、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可观赏性、可模仿性。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配备相应的校内礼仪实训室,设计实训脚本,进行情境模拟表演,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礼仪知识解决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多参加各种商务活动或接待工作,给学生多提供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机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重设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根据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要求,重新确定评价标准,实施注重实操、开放灵活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细化实际操作的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标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1)平时成绩占50%。其中,40%的分值来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发言状况;10%来自学生的考勤;50%来自商务活动方案的脚本设计、课堂模拟演练或较大案例分析的成绩。(2)期末成绩占50%。其中,50%来自综合实训项目考核,另外50%的分值来自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这样,通过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判定学生的综合成绩。
  《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是通过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商务礼仪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传统的讲授方式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运用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案例讨论法在教学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礼仪角度学会分析、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个人形象塑造时,举出著名公司招聘人才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每一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并接受“个人形象需要精心塑造”的理念。再如,在讲授握手礼仪前,让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讲授握手礼仪,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在无意识中加深了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创设情境,模拟“实战演练”商务礼仪的可操作性,使得师生可共同设计实训脚本,将礼仪基本知识和动作融会贯通到生活场景中。教师先提出要求,学生模拟不同角色,最后共同评议交流。如见面礼仪,就可以分几组各自设计不同的见面介绍情境,如长辈之间、男女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拜访客户等不同对象与场合,学生先了解礼仪规范,再进行演示,最后一起点评演示中的仪态、表情、语气及细节表现,在实践中体验礼仪规范。
  教师示范与学生个人体验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如训练学生的仪态举止时,教师一边介绍各种姿态的动作要领,一边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让学生对规范仪态有更直接、更形象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与教师一同练习,在直接练习中把握对仪态礼仪的理解。可采用分组练习、个人表演、相互观摩的形式,掌握基本的举止礼仪动作,进一步美化仪态。
  现场实习法现场实习是对情境模拟的补充,即实践练习。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一次活动进行练习,如一次宴会、一次面试、一次商务谈判等。也可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和有关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技能充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借助音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试听结合,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如借助音像演示,请学生观看美容化妆教学片,然后学生同步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再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下载服装、提包、配饰、人物等精美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自由搭配,进而比较出服饰搭配的不同效果。
  参考文献:
  [l]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化.对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张岩松.论高职学生公关素养培养[J].公关世界,2006,(1).
  [4]刘萍,赵桂毅.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5]俞松坤,席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2009,(8).
  作者简介:
  严军(1971—),女,文学硕士,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系副教授,副主任,主要从事教学管理、语文及礼仪教学。(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教学规律的角度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了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计划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对理论课程加大整合力度,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其二,调整工学交替实践安排时间,使其更加合理。  关键词:连锁经营与管理;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网络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空前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指合理安排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组织学习者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评教系统只能片面地看到评教的最终信息,而无法发现相关任课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差距.因此,通过数据挖掘技
就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探讨了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维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规格呈倒金字塔状:理论研究占主导。应用研究处于次要位置.这种结构显然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急需扭转为正金字塔形.即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体.支撑
摘要:针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特点,提出了基于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围绕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训练项目,给出了理论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实物样机制作三个阶段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方案及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境设计。最后总结了训练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训练;高职学生;机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0-0117-02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
目的探讨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本科生《内科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PBL实验组(44名)和控制组(44名)实验前先进行相似性分析比较,教学效果用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进行比较分析
针对现有捷联式惯性测量技术存在的被测载体在高自旋运动环境下姿态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半捷联惯性测量的概念、原理和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的实现方法,同时针对主动式半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丰十会的倡导意味着教育科学革命的开始,对当前的教育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1)终身教育对教育本真的诠释与还原。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
制订了竹/涤70/30 13tex+44dtex氨纶包芯纱纺纱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通过对纤维性能和纺纱特点的分析,对纺纱的各工序制定了有效的技术措施,纺制出了合格的竹/涤70/30 13tex+44dtex氨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