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誉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搏搏(搏搏)大地之上,莽莽群生之中,掌最高之权衡者,非人类乎!人为万物之灵,得天独厚,恃其明敏之脑,钩心斗智(斗智钩心),凭其强健之躯,鬼斧神工(建业)角逐于天演界中,以思占优胜位置,其纵横驰驱,不可谓不极无上之自由矣。然而有一物焉,
其他文献
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在中国说得上是家喻户晓。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1936年6月间,他由北平出发,冒着生命危险,经过西安,于7月初进入陕北,在三个多月时间里,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活动。
期刊
期刊
《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封三刊载了《三本毛泽东著作的伪装本简介》及有关照片。书影中熟悉的封面、版式使我们想起了当年印刷这些书的情况。作为当事人,我们特提供一点历史事实。
十三大报告正在草拟大纲。兰月十八日,我邀集一波,尚昆,万里、乔木、启立同志座谈。大家都认为,这个文件,关系重大,一定要写好,要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写清楚,写出分量来。
搞计划必须注意实事求是。陈云同志已经把结论做了。生产是中心,三大改造也要以生产来推动。我们要自力更生,要靠自己,首先就要进行很多平衡工作,一切都要靠生产,生产是主要的环节。搞生产就要联系到平衡。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90周年诞辰,本刊特发表周恩来《加强西南党组织的建设》等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1955年底,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兴起,预示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即将到来。自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后,一个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在这时也初步形成。在这一历史背景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
1930年是党的历史上极端困难、十分艰险、濒于分裂的一年,周恩来两次挽救党于危局。一次是纠正立三错误,使得党遭受很大损失的局势得以缓解;一次是六届三中全会后在王明哄闹、中央破产的情况下,维护了党的统一。这两次,周恩来都是对党有功的,使党度过了难关。从整个这一年看周恩来的品格,可以归结为:注重实际,与人为善,最后是照顾大局、相忍为党。
这里选载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期的作文四篇,都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现按作文原件排印。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编者所加。文中加有△的字,是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删去的,( )中的字,是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所加或改写的,□表示原文字迹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