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学目前在国内各高校的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双语教学要求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从师资配置到教学及考核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厦门大学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细胞生物学》的建设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厦门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64-02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的双语教学起始于2004年,从最初的探索性尝试到逐步建立双语教学的模式,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和课程建设,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于2008年荣获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回顾几年来的发展过程,课程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
一、师资建设
2004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始在本院进行《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尝试,因缺乏相关的师资,首先采取了与厦门大学医学院合作进行课程的双语教学,由医学院一位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英语授课主讲,本院一位青年教师担任中文授课主讲。医学院授课对象为一年级,生科院为二年级。两院授课对象的不同造成教学效果相差很大。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因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还未开课,造成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生科院学生因已修完生物化学等基础课,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相对好一些,但同学们普遍反应两位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异,教学内容依教师的侧重点不同,广度和难度都相差较大。尽管如此,课程双语教学的首次尝试还是为后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解决本院双语教学师资缺乏的问题,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取了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采取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方式,加快培养本院现有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二是通过985平台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在从事科研的同时,也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起,本课程的教学与医学院分割,由海外留学人员承担起课程的教学任务,特别是2006年引进的985特聘教授袁立老师参与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使得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从事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全部由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组成,平均年龄为43岁,他们在承担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担负了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为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双语教学初始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教材的选用。首先通过互联网络广泛了解了国内外知名大学对于《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厦门大学已经将互联网接口引进学生宿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国外原版英文教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作为教学的主教材,这本教材从1989年出版第一版开始,定期更新内容,2008年已经更新到第五版,最新的研究进展大多涵盖在内,是目前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的主要教材。由于原版书价格较贵,让每位学生购买一本有难度,我们主要使用免费的是网络版(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bv.fcgi?rid=mboc4.TOC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厦门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64-02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的双语教学起始于2004年,从最初的探索性尝试到逐步建立双语教学的模式,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和课程建设,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于2008年荣获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回顾几年来的发展过程,课程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
一、师资建设
2004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始在本院进行《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尝试,因缺乏相关的师资,首先采取了与厦门大学医学院合作进行课程的双语教学,由医学院一位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英语授课主讲,本院一位青年教师担任中文授课主讲。医学院授课对象为一年级,生科院为二年级。两院授课对象的不同造成教学效果相差很大。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因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还未开课,造成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很难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生科院学生因已修完生物化学等基础课,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相对好一些,但同学们普遍反应两位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异,教学内容依教师的侧重点不同,广度和难度都相差较大。尽管如此,课程双语教学的首次尝试还是为后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解决本院双语教学师资缺乏的问题,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取了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采取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方式,加快培养本院现有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二是通过985平台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在从事科研的同时,也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起,本课程的教学与医学院分割,由海外留学人员承担起课程的教学任务,特别是2006年引进的985特聘教授袁立老师参与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使得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从事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全部由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组成,平均年龄为43岁,他们在承担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担负了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为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双语教学初始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教材的选用。首先通过互联网络广泛了解了国内外知名大学对于《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厦门大学已经将互联网接口引进学生宿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国外原版英文教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作为教学的主教材,这本教材从1989年出版第一版开始,定期更新内容,2008年已经更新到第五版,最新的研究进展大多涵盖在内,是目前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的主要教材。由于原版书价格较贵,让每位学生购买一本有难度,我们主要使用免费的是网络版(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bv.fcgi?rid=mboc4.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