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多解中提升素养在探究中发展r——一道中考试题的教学运用

来源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中考浙江宁波卷第26题由多道层次清晰、梯度分明的小题构成,侧重考查学生异中求同、由形悟质的能力.在综合复习中选用此题开展一题多解和多解归一的深度学习,以问题启发学生有效思考、互动式思辨对话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为基调,引导学生多角度切入,多方面挖掘试题内涵,追求逻辑连贯,开拓解题思路,在多解与多思中完善思维结构,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被欺凌经历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2名有被欺凌经历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
为了解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抑郁倾向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对740名特教教师采用整群施测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特教教师健康行为、抑郁倾向、主观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从1999年试点开始,经过20余年发展,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化办学的试点发展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更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实践.本文采纳
非自杀性自伤是一种对身体组织故意伤害且不被社会文化认可的行为.已有研究证实,这种违背生物天性的行为在身心剧烈变化的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研究基于萨提亚个人
文献三角引用是一种融合文献共被引与耦合的引用关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意义.为了从深层次上挖掘三角引用现象的内在机理、特征,本文从引文内容分析角度,对三角引用结
【摘 要】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是影响混合式课程学习体验的关键。针对目前混合式学习实践对微观层面的活动设计指导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模型理论和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详细阐述了混合式课程不同阶段的活动设计策略和典型活动,并分析了典型案例的策略与活动设计。在混合式课程初期,教师应当着重创设社会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并让学生了解课程、信任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融合是世界特殊教育的共同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实施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结合美国IDEA法案的立法原则及相关条款经验,对《残疾人教育条例》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