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七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就是初中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使之一生受益。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道德和法治课堂优化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以让七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优化;道德与法治;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两大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而这两个元素也是最活跃的,其之间是否具有友好、和谐、平等的关系,将对教学氛围产生直接影响。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时,往往会具有更加活跃的思维,进而得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意义重大。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若要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予以培养,教师就需要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求知的内在动力即为兴趣。一旦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然而,学习兴趣并不是学生天生的,而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指导,有效激发其探究欲望,让其开展自主性学习,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将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给挖掘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越会主动积极地学习,激发兴趣即是充分调动起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

三、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为此,就需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求知欲给激发出来,而这也是对学生勤思好问习惯进行培养的起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利用对课程问题导向强化,可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每个人都喜欢得到表扬或肯定,教师经常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学生的心灵。比如,“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等等。如此,通过树立榜样并利用榜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有诸多疑难点产生,而我们教学的重点就是这些疑难点。大部分学生具有胆怯心理,一些学生常常是有了疑难问题却不愿提出、不敢提,很多学生受限于思维能力并未意识到疑难问题。所以,在教学时应对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起高度重视,注意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疑难点给找出来,激发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也是对学生严谨求学态度进行培养的起点。比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教学中,可提问学生:①“道德、纪律、法律”是什么?②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等,利用诸多问题的引导,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给调动起来,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接近90%的学生都认为粗心大意是导致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经常还未将题目要求看清便开始解答,而还有一些学生经常没有将作业按时完成。因不良学习习惯的存在,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被束缚,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提点学生、帮助学生将学习不良习惯改掉。重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而且完成作业使得学生牢固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尽早形成完善、良好的人格。

五、结语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中充分体现,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为此,就需要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師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优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穆 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3.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其他文献
信息化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占有的比重逐渐上升,建设智慧型城市逐渐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方针,同时可以利用这种手段发展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文章从智慧型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 年11 月-2015 年11 月300 例宫颈疾病初筛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和回顾
1994~1998年我院共行热缺血下肾脏切开取石术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37岁。所有病人均为肾鹿角形结石、多发性结石,其中右肾铸形结石3例,左肾
摘 要:为了突破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这个难关,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识字兴趣 ;评价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一、发挥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在
摘 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一所学校对德育工作都是重视的,都在思考德育的最大有效性,都希望做到尽善尽美。那么,如何对德育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性研究,文章作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校园环境德育渗透、教职工行为榜样德育渗透三个方面进行道德教育,文章对每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关键詞:学科教学;德育途径;德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
一、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如今,我国已经开始对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实施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及探讨,并明晰了对商务英语教学实施研究的主要目的:使商务英语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并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商务英语人才之间具有相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的方式,促进国家经济水平以及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1]。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研究  1.重视发挥商务英语中的生
摘 要: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即在培养学生解题技巧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思维方式都尚未成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具有可行性,对他们后续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合理措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
3月26日,由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合作峰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总体部署,从优化再造政务服务、融合升级政务服务平台渠道
儿子年薪60万,家有豪宅三四处……小区里,一些老年人每每聚在一起,少不了讨论这样的话题。这内容半真半假的闲聊,看似热络亲切,骨子里却刀光剑影,处处透着炫耀和攀比。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