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真是一支永不解散的乐队吗?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刘以达和黄耀明在《摇摆双周刊》的一则广告上相识结队。
  1995年12月,黄耀明在他的第3张粤语专辑《愈夜愈美丽》中唱了一首《下世纪再嬉戏》。
  2005年7月1日,达明一派的新专辑《 The Party》出街。达明的第3次撞线已经完成,另一段新的长征又上路了。他们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在华语流行乐中,很少有一张专辑让歌迷愿意跨世纪地去等(今年4月台湾卑南族民歌手胡德夫30年来发表的首张专辑《匆匆》更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历史纪录),这场派对已等了一个世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心甘情愿从一个世纪走到另一个世纪来等一张专辑呢?
  我们可以把达明当作一把尺子,从这支电子流行组合身上,我们可以参透一个社会的事过境迁。非常巧的是,被公认为香港流行文化集大成者的达明第一张专辑出版于1986年(9月),而大陆上世纪80年代最难忘的文化符号崔健在国际和平年音乐会上演唱成名曲《一无所有》也是在1986年(5月)。今年3月,崔健出版了7年来的最新专辑,7月,达明一派也出版了9年来的最新专辑。而更重要的是大众对崔健和达明各自作品的认同。放眼今天达明的歌迷,已突破了一个城市的规划,涵盖了所有的华人地区。人们不再把他们仅仅视为一支香港乐队,达明,不但代表着一种创造力,也象征着一股逆流而上的决心。
  回归,注定了是达明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
  回归的前与后,也注定了达明精神的一段成长。回归,可以是音乐的回归,也可以是心态的回归;回归,可以是一个都市的回归,还可以是一根神经的回归。从人山人海到The Party,都是以一种集体的意念为主角,而个人的感情色彩也穿梭其间。从达明到黄耀明,再从黄耀明到达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表象,在他们身后,还有另一群人——香港兼具传统文化底蕴和现实批判锋芒的一支团队。正是这种奇异的结合,才让他们每一张专辑都能化作一张概念大碟。达明和他们身后这群“不明真相”的人达成了一种共识:用他们自己发明的语言和腔调去放大现实的演变,才有可能减少历史失真的次数。
  达明的第一次重组是在9年前,行动代号为“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久违的选题似乎再次填补了华语流行乐的一项空白。1996年的达明,似乎呈现了一种长期疗养之后的休闲状态。而从那时起,达明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两个人穿同一款式的达明制服。这是一种身份的标明,但服装的押韵不代表音乐的合拍。显而易见:他们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只通过音乐就能清晰地表达他们的取向和立场。
  听一个追随了很多年的艺人的新作,就像在揭晓一个新的答案。今天的流行音乐面对的其实是同一个难题:新的突破口该从哪里开始。越是历练江湖的高手,要挑战的难度系数越大。
  达哥的作曲功力在此又一次做了展示。专辑一半曲子出自他的手,另一半则由达与明共同完成。即使在已经流失的那部分达明迷看来,今天“达明一派”这4个字里,“明”比“达”要大得多。20年前,是达带领着明深入到锋利的腹地;20年后,是明鼓励着达重归平静的怀抱。21世纪的黄耀明要比20世纪的黄耀明勇敢得多,透明得多,也春光乍泄得多。
  香港词坛跨世纪三杰周耀辉、林夕、黄伟文依然是达明的座上宾,他们形成了另一轮接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检阅。周耀辉是达明最信任的专用词人,这次回到达明的队伍中是情理中的事。他的词与达明现在的心情是否还能丝丝入扣,是乐迷最关心的事。黄伟文与黄耀明的合作是从黄耀明1995年的专辑《愈夜愈美丽》开始的。1986年,达明出第一张《继续追寻》时,林夕也刚刚出道,他是香港另一支乐队Raidas的专用词人。19年后,林夕以香港第一词人的身份,为达明这一香港乐坛神话润色。
  “超越80年代,把这个消息告诉香港。”
  达明给华语流行乐迷留下了一段不一样的记忆:他们懂得如何去珍惜。他们不愿长期固定合作到没人捧场的时候再散场,他们懂得什么时候拉幕,什么时候收幕;什么时候各自散开,什么时候再继往开来。分道,不是为了扬镳;分道,是为了殊途同归。无论对演员还是对观众来说,悬念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悬念才会检测出音乐的最基本的性能。没有悬念的音乐是不值得期待的,而达明的悬念是:
  他们难道真是一支永远也无法解散的乐队吗?
  达明的下一幕,又会在何时报站呢?
其他文献
人物周刊:中央在反腐廉政建设方面是下了大气力的,但似乎在某些地方走进了“越反越腐”的怪圈,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任建明: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反腐廉政建设战略立足于三个方面,即“三项格局”:一是查处大要案,二是对部门行业不正之风进行综合治理,三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查处大要案被列为重中之重,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后来,大批影响恶劣的腐败案件进入公众视线,以交通系统为例,先后就有18位交通
期刊
某年某日,华为江西办事处拉出“欢迎公司总裁任正非先生莅临指导工作”的横幅,当日市场巡视到江西的任正非对此勃然大怒,并下令该办事处主任从此不再提拔……他不愿意搞个人崇拜    也许连任正非本人也会始料不及,他的名字出现在由美国《时代》周刊开出的“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的人物”榜单上——也许他更加始料不及的是,同时入选的另一位中国人却是冷艳性感的影星章子怡。  这可能是对多年来刻意低调的任正
期刊
这是RORO画的画,李然做的海报。BBS都关闭了,我准备挑一个晴朗的日子,骑着自行车到学校里——清华、北大、北师、北邮、人大,一个个去贴。  晚上,和我的从未谋面的未婚夫通电话好久。  我迫不及待问他:你会给我买口红吗?   他说,会。   会给我买香水吗?   他说,会   会给我买裙子吗?   他说,会。   我很满足。谈恋爱原来可以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可惜原来不知道,什么都搭上,还什么都赚
期刊
活不成的“人样”  瓜尔加    我近几年的生活轨迹,就如同一直徜徉在香港金像奖的星光大道上,鲜花、掌声和红地毯铺路,周遭全是赞美的声音,听不到批评和怀疑,这虽然不会影响我继续牛逼,但至少让我没有了表现自己虚怀若谷的机会。  拜上帝之赐,杨F适时出现了。   在这个大多数沉默,另一些人虚与委蛇的时代,旅居广州的山东青年杨F坚持说真话——在她觉得值得说的场合或对象面前。我荣幸地成为这样的对象。  很
期刊
连战登陆绝非是他本人的神来之笔,而是一路落败的国民党总算在“立委”选战中吸取了教训,找到了民进党处理两岸问题的弱点,主动出击来响应民意  以连战造型而言,三十年前如此,三十年后依然如故,连发型都没变过    连战为什么访问大陆?    相隔56年,已将辞卸中国国民党主席之职的连战,无视民进党警告、亲民党不谅、台联情绪反弹,执意访问大陆,这显然不是连战的从政性格,其间的来龙去脉值得推敲。  其实连战
期刊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最近成了新闻人物。他指挥的一单涉资185亿美元的公司并购案,成了美国华尔街最大的新闻,也成了中国财经界最大的新闻,震惊了美国,震撼了全世界。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有限公司),不久前正式宣布,向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UNOCAL)发出要约,以每股67美元全现金方式的价格并购优尼科,总价高达185亿美元,比早些时候美国石油巨头
期刊
后来我整理自己的博客,才发现写那些好玩的东西正好是我很痛苦的时候。  像痞子一样写博客,像愤青一样写乐评,像坏人一样坏笑,像好人一样做人。  《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接受采访的时候居然很正经。甚至有点端,“我不谈我的初恋的”。偶尔不小心,还是有名言警句漏出嘴边的,比如:“做爱饥一顿饱一顿的,博客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他的博客点击率颇高。“你们是第一个采访我,关于博客的媒体,我的‘处女采’就献给你了。
期刊
作为广州最知名的大型楼盘之一,有新闻人、律师、公司白领等数万人入住的丽江花园,近年来频频成为媒体焦点:民主意识觉醒的业主们先后自发组织了两场大规模维权运动——新浦南路维权以及业委会选举,虽均暂以失败告终,但其民主实践,已被视为广东地区社区自治、公民维权的试验田。    “如果今天他们敢把我打死,你们就抬着我的尸体,在丽江花园游行!”  说这话的,是72岁的老人刘演发。因为在新一轮的广州丽江花园业主
期刊
上级给我们一项紧急任务,要我们设计给中央领导同志坐的高级轿车。这种车的要求很高,在外国发达国家里设计一辆高级轿车要花几年时间,而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如今,他最享受的时光也许是在夕阳西下的黄昏,坐在自己的“槐香书屋”,随着音乐的翅膀,思绪遨游到远方,遨游到往昔的峥嵘岁月。  程正,这位曾经满载荣誉,也曾经历经坎坷的78岁的老人,目前正在长春,中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一汽集团一间普通的职工宿舍里
期刊
一个博客就是一个博物馆,博客们连成一片,就是一个壮观的博物馆群。     新闻背景:“18岁天才作家”蔡小飞自杀了,自杀之后公开了自己的博客。博客大热。没过两天,“少年天才作家” 蔡小飞又疑似虚构了,数家媒体调查出了“七大疑点”,还是很热。有人续写他的博客,以示悼念。蔡小飞虽然可能是假的,却引发了博客这东西最激动人心的感慨,想想吧,人死了,博客还在,几年,几十年后还在。    人活着的时候会写博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