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旁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前臂黑色素痣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臂黑色素痣位于暴露部位,不仅影响美观,且易与衣物等长期摩擦,存在恶变可能,需要及早治疗.面积较小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液氮冷冻、激光汽化、化学腐蚀等,或行黑痣切除缝合术;面积较大、1次不能完全切除者,多采用分次切除或植皮进行修复[1].自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笔者采用脐旁穿支皮瓣转移修复前臂黑色素痣6例,临床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氧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分为单相和双相混合导体两类。本文详细综述了单、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固体氧化燃料电池和CO2高温分解膜反应器中
为了获得一种具有孔道和微孔腔结构的淀粉基微球.首先使用丙烯酸的钠盐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活性醚化剂,活性醚化剂与可溶性淀粉进行接枝反应,采用悬浮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具
喷雾干燥法是制备尖晶石LiMn2O4材料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喷雾干燥法制备的颗粒具有形貌规则、粒径大小可控且分布均匀等优点.我们采用先机械球磨成浆料然后再喷雾干燥的
微创玻璃体手术的快速发展,为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带来福音.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得到解剖复位,术后视力得以提高.良好的玻璃体替代物对玻璃体手术的疗效及技术的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小角x射线衍射(SAXS)等微观结构表征手段,对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3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内部存在的大孔和微孔等微观结构进
目的 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简称触发性房早)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经动态心电图确诊的46例高血压伴PMf患者(高血压
目的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年龄变化对牙本质断裂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典型的紧凑拉伸试件形式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内聚力模型分别模拟裂纹在年轻和老龄牙本质中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鱼油对大鼠“术后疲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经术前1周行为学训练,以其结果为依据筛选出表现较差的12只为血清空白对照组,余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
以七异丁基三硅醇POSS和三氯硅烷或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为原料,用“顶角-盖帽法”得到了一系列单官能POSS化合物。利用FT-IR、1 H-NMR、29SiNMR、DSC、XRD、TGA等对它们进行了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比例的PLA/SF复合纳米纤维膜和不同载药量的PLA/SF复合纳米纤维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毛细流动孔隙测量仪研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