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系记忆的当下再创造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i39602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寻根问祖也一直是中国人重要的文化传统。正所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缩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用家谱去绵延家风、传递孝悌,在家谱里温故过往、明确未来,无疑是当下浮躁社会和消费文化里的一丝沉静、一种持守和一份温情。
  《家谱笔记》便源自陈平军在阅读或编修家谱过程中的点滴感触,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作为家族后人对历史的深情追思以及对先祖的诚挚缅怀。陈平军的散文诗向来因温润自然、朴实畅达而动人心弦,带有极强的乡土情怀和家园意识。他擅长探寻日常生活里的幽微诗意,常常在自我的出走与回归之间找寻着精神的皈依之地。这组《家谱笔记》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他散文诗中的温情和素朴,但又跳出了其日常的生活琐碎,在呈现历史、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达观、通透的诗歌风貌。他站在记录人和回顾者的角度,用谨慎谦卑的姿态重现着家族曾经的繁衍生息和人物事迹,娓娓道来的诗句间有温度、见情感、通义理。
  理清脉络,在家族的兴衰和沉浮中感怀乡愁、企盼团聚。从《千年龟》到《数字义门陈》,从《醉鸽和酒》到《碎锅析庄》,陈平军用温润的语言和饱满的情绪细数着家族的历史变迁。“太平乡”“常乐里”,连名字里都是安稳与太平的盛世家族,不料却因“义门家风”过盛、需教化天下的一纸圣旨而分崩离析。3900余人口从此“碎成291块大小不一、无规则的向往”,从此化为“72个州郡、144个县、29 1个庄,深浅不一、长短各异的乡愁”。经历1 5世、230年的代代相传,曾经同荣辱、共进退的大家族早已散落四方,而诗人感念的是不曾流变消散的“仁义”家风,慨叹的是“合久必分”“分久能否再合”的当下与未来。
  重温细节,在人物的故事和情感里思索忠孝、感悟仁义。修史续谱,本是一件枯燥乏味之事,但若将目光聚焦于漫长岁月里一个个或动人心弦或摄人心魄的小故事,去感悟人世间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情感,这份乏味便也化为了绵长悠远的诗意。于是,我们看到《舔目复明》里在外为官的儿子为了治疗母亲
  的眼疾,不顾一切归家伴母,化为“至孝至诚膏,或日至仁至义液”的药方;看到《股肉疗夫》中妻子甘愿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丈夫的健康,只求心灵的永恒相伴;看到《含苞稻草》里大家长一声令下,族人将一年的口粮奉献给了朝廷战场,换来了边境百姓的安宁……这些故事关于仁义孝悌,关于相守相依,更联于家国情怀。陈平军显然是有意将这些精神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一一呈现,进而用它们去传递一個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握技艺,用家族的寓言和传说去传递哲思、平添理趣。纵观这组《家谱笔记》,我们不难发现,题目大多为四字词语,类似我们常见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诗歌的语言也是凝练质朴,自然贴切,读来十分畅快。从内容上看,叙事与议论同在,偶尔穿插情感和哲理,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传神的真实和一份微妙的理趣。譬如《百犬同牢》中“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人性彰显,又如《飞杖引泉》里飞杖一拔便汩汩流淌的仁义之水,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经过诗人细致生动的刻画,加之以情感的浇筑和精神的升华,显出了别具一格的浪漫情致。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江水悠悠,源起何处?我们在长逝的岁月里一往无前,一路的印记却越来越少有人去细数捡拾。当陈平军用后人的视角和诗人的情怀去重新审视一个家族的历史过往之时,那些一度被岁月尘封的记忆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而诗人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章章意蕴深远、风格独具的散文诗,更是一种回顾往昔、映射当下的精神气度。
其他文献
高空吊篮日落时未落  十一月中旬,晚六点二十。  暮光业已四合,眼麻一会子了。间壁写字楼下班者步履匆匆。  路边新建小区,外墙吊篮仍在七楼外墙高高悬停。十七楼到七楼是白天的长度,七楼到一楼,半空到地面的距离,跟不上天黑下去的速度。  离地二十多米的吊篮、脏衣服和心脏,悬停仍不降落,能听见的声音多了,能看見的东西少了,喊不住日落。  对面公寓三处窗户亮起灯光。  顺河来风  风顺河而下,早晨的冷砭人
摘要:建设课程基地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苏州市觅渡中学自2012年开始探索初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方式,尝试实施面向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年来,学校基于学生实际,紧扣“生涯教育”这个命题,积极推进课程建模、课标制订、教材编写、场馆建设、初职衔接、师资培养、活动设计、家校合作等工作,逐渐步入了生涯教育课程基
1  太阳下班的时候,路灯就自动接手。  作为光明的正副使节,它们一直坚持着两班倒,以确保校园里有足够的温暖和光亮,调解明暗之间的矛盾。  其实,一盏长明灯,就是一轮红日。白天,它们把一缕缕阳光细细嚼碎,然后吞进自己的胃里。夜间,每一丝光亮都是一次反刍。  2  灯光下,有人刚从某个实验室中走出来,身后拖着自己长长的影子;几只飞蛾扇动着翅膀,争相扑向它们虚构的一场大火;还有一阵风,把这一切吹得晃动
摘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的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应当常态化开展,凸显全面实施;应当活动化开展,注重以生为本;应当课程化开展,立足学科融合;应当系统化开展,达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常态化、活动化、课程化、系统化实施劳动教育、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中劳动教育;常态化;活动化;课程化;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40-015 
摘要: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做学教合一”教改实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多重需要。盐城市于2016年启动该项实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以盐城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推进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教改实验工作的现实背景、目的和思路,需要把握的六个实验关键任务,总结了实验工作初步实践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变冷了,我的树叶,我愿用目光温暖你冷却的部分。  我的爱,正因为这秋,我看见依次上升的埋怨,奔跑,开放,愤怒,而后回归于这满目的枫叶。  那红色的夕阳下,那坐在轮椅上的人,但愿是你。  你活万年、斯年,我疼你万年、斯年,我至爱的人。  这深山是我粘贴上去的。  当她飘动起来,我围给你看,这就是你18岁那年佩戴的围巾。  一团红红的火色,一只狐狸在另一半雪地上寻觅爱的痕迹。  当然,我被迷失,被大山
让我重新梳理一遍这文本的最后。“新路”是还要走下去的未来。新路不曾走过,因此它才是再生记忆的路。那么时间要流动。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时间水流从我的身上流过而不能复归。这多悲伤!诗人并没有在语言上体现悲伤,而是把隐喻放在其中。事实上,每个人都对时间怀有敬畏。时间强大得不可战胜,更是不可逆回。“我汲取的水”是有限的记忆,遗漏的水,是不曾记住的人生经历,而存留在“我心底黑暗的池子里”的水,则是留住了的
梅一梵:陕西省汉中市人,公司职员。2013年从事文学创作。在《散文诗》《青年文学》《星星诗刊》《名家名作》《中国校园文学》《时代文学》《散文百家》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二十余万字。散文诗《西塘断章》曾获《诗刊》“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大赛一等奖,有作品收录《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等选本。  东大街   走到这儿,新时代的十字路口,嘘的一声,举起小旗子,将我拦下。   我必须放弃速度,让红绿
归 途   收起你的白边框眼镜。   有人喝着白色的酒;有人抽着很浓的烟;有人弹着低沉的琴。   列车从未停歇。笛鸣与远方在模糊的视线里交织。   玻璃上写一个字,化成青春的一泓沉默。   纸落入火焰,如同雪落上前行的列车。   为灰烬。为冷漠。   列车看不到影子。   山的样貌残缺不全。目穷极远,又捱过了一个茫茫的夜晚。   雪,藏着列车的轨迹。   叶,填满了窗框,刻满了
摘要: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中,实现学生从单纯玩耍向自主游戏转变,离不开合理制订并有效运用游戏规则。通过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规则、将游戏规则融入学习过程,实现游戏与学习的链接;通过教学协商生成游戏的课堂规则、通过游戏的课堂规则重塑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积极游戏”的课堂生态;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改编升级和自主定义,实现游戏规则的延伸、拓展和超越,使学生由“玩乐人”变身为“游戏人”。  关键词:微型游戏项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