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功利化的纾解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工程,对个体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随着社会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家庭生活中也出现教育目的、内容功利化等问题,主要体现为教育与生活相分离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研究试图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分别对教育与生活的逻辑关系、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坚持生活中心原则,形成正确的家庭养育观念,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纾解家庭教育功利化导致的问题,使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之中。
  关键词:家庭教育功利化;生活教育;教育与生活;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A-0045-04
  家庭教育是三大国民教育的基础,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生活性与随机性的特点,教育内容分散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环节之中,有更广阔的教育范围和更丰富的教育内容。简而言之,家庭教育就是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即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所以从发生机制来说,“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1]。但在当前的家庭生活中,因为受到社会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家庭教育与生活相分离的现象,主要体现为父母对家庭教育目的与内容的认知出现偏差,将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知识传授、智力培养上面,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健康、个性品质的发展,并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全部倾注于子女的教育当中,不仅使子女从小生活在学习重压之下,也导致自身对子女的学习表现高度敏感,教育焦虑“症状”逐渐加重,反而影响自身的生活幸福感。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题
  随着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也更加敏感与迷茫,常常内心迫切地希望教育好子女,要给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却在教育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一)教育目的功利化
  家庭教育首要的目的是“人的教育”[2]73,而在今天的家庭生活中,主要的教育目的却逐渐偏向“智力的教育”。受社会用人机制“重学历重文凭”的风气与应试教育“重分数重升学率”等的影响,父母们将“考入重点学校”作为子女接受教育的目标。众多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教育资源竞争中成为“落榜者”,从早期教育开始就毫不吝啬地投入大量的金钱与精力,每天与孩子在学校、兴趣班、课外辅导班中来回奔走,和孩子在家庭作业中“斗智斗勇”。而且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多,父母对于教育回报的结果也越敏感,以至于不能承受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点点偏离预期的状况,随之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另外,当前父母的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父母在教育活动中对家庭教育目的与初心产生认知偏差而造成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他们将教育只简单理解为知识的传授,把追求高学历高智商当作家庭教育的成就目标,从而导致在家庭教育中出现教育与生活相脱离,重教育轻养育的结果。
  (二)教育内容功利化
  教育应该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所以家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也应该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但是在当今的家庭生活教育中,虽然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愿意在家庭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子女的教育上面,但教育内容仅集中于子女的早期智能开发或者多种多样的兴趣与特长的培养,道德教育与劳动教育反而被很多家长所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第一届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品德教育[3]。其实在家庭中进行德育具有随机性、渗透性与实践性等优点,可以相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将道德教育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使孩子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关于劳动教育,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表示:“劳动是最贴近生活的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实施家庭德育最好的途径。”[4]可是当前大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却持轻视态度:有的认为孩子年纪小不应该进行又脏又累的劳动;有的认为劳动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不仅承包孩子在家中的自理性劳动,而且还插手学校组织的日常值日活动。其实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儿童在劳动中可以学习自理、独立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劳动,锻炼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等。所以家长应该意识到,只有实施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才能有利于子女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一)生活与教育
  在功利主义教育盛行的今天,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对于教育的初心与起点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开始思考“教育的初心与原点”问题,纷纷呼吁“教育要回到生活中去”。既然提到教育回归生活,自然就要讨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在十九世纪末,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一个在生活中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不过他所探讨的生活与教育的逻辑关系仅限于学校教育之中。陶行知则结合国内当时具体的国情,在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上进行创新,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指出生活教育的涵义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5]44,认为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另外,也有许多教育学者结合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自己对教育与生活逻辑关系的见解:王欣瑜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只有真正扎根于生活才是有意义的[6];孟筱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教育向生活开放,使儿童能够主动适应生活,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7];王建平指出,生活是教育的原点,教育的初衷是要使人通过教育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培养出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行为[8];孟建伟提出“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教育回归生活其实质是回归更好的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不是脱离生活进行知识教育的应试型人才[9]。由此可以得出,生活与教育虽然概念完全不同,但是两者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即教育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教育。   (二)生活教育理论与家庭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其生活教育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强调行动,所以面对当前家庭生活中教育与生活相分离的现状,也许可以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第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10],强调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指导青年一代为理想生活而奋斗。但在当前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教育目的不清,将教育目的错误地理解为简单的知识教育,将分数与名次作为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就导致家庭生活中出現学校化的现象,使教育与生活分离。所以,“生活即教育”启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生活中心原则。
  第二,“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将教育的范围从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形象的指出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5]46。虽然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但少年儿童的生活空间实际上却变得越来越狭窄,每天被束缚在课外辅导班、兴趣特长班与写不完的家庭作业之中。所以,家庭教育也要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累积社会经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发展创造与思维的能力。
  第三,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克服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大弊端。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度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孩子自己动手尝试的机会。因为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来说,重要的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是在不断地尝试中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11]。
  三、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
  (一)坚持生活中心原则
  教育内涵于生活,但受到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导致当前家庭中出现了生活与教育相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家庭教育的关注点集中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上,甚至比学校更努力地用尽方法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其他内容。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是一种没有组织、没有计划、没有教育体系的非正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并不能取代学校教育的作用,其教育基本目的也应当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善、适应社会需要,能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健康快乐,获得主观幸福感的人”[2]73为主。所以父母在教育中应坚持生活中心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成人和成才的关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明白教育并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有很多品质和能力不是在书本中就能够养成的。比如从家务劳动中可以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参加社会活动中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从在大自然的游玩中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只有将教育真正融于生活之中,才能促进少年儿童全方面和谐发展。
  (二)形成正确的家庭养育观念
  陶行知曾郑重提议成立“新的父母学校”来“培养新父母”,以“培养更幸福的后一代”[5]302。在当前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只侧重于养或育的某一方面:有的家长主张放养型的教育方式,追求子女的天性解放;有的家长侧重管理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过度干涉。虽然家长们都清楚家庭教育对子女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往往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家庭养育内容都有各自的理解与看法,这导致家庭教育出现有好有坏的结果。所以家长们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该具备一些共同的家庭养育观念,如认识到家庭生活内容是由养和育共同构成的,不能只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要以平常心看待“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为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等观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家庭生活环境;意识到在养育过程中应该理智施爱、因材施教,在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生活环境中,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个性专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全面发展,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养育。
  (三)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陶行知强调“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其在晓庄学校等教育实践中最重视的就是劳动教育,指出知识如果只从书本中学习,只能教育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家庭教育涵盖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但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偏向于“学”的培养,而忽视“做”的重要性。比如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虽然一直以来劳动最光荣都是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教育中出现了将劳动“当作一种惩罚性手段,视为一种占用学习时间的行为”的错误认知。在家庭教育中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就是告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为孩子创造自我探究的机会,支持孩子参加义务劳动,鼓励孩子动手实践,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在做中思考,在问题中不断探索的能力,并且引导孩子在劳动中思考,也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等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梁丹,孙云晓.让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家庭生活教育探析[J].少年儿童研究,2020(4):64-69.
  [2]蔡岳建.家庭教育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3]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4]丛中笑.重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观[N].中国青年报,2020-03-30(5).
  [5]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王欣瑜.生活与教育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37.
  [7]孟筱.回归教育的初心与起点——论杜威“教育即生长”理论内涵的当代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18(2):130-135.
  [8]王建平,杨秀平.教育的原点:生活——一种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解读[J].宁夏社会科学,2010(5):132-137.
  [9]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2-17.
  [10]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07.
  [11]蒋梅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3):85-87.
  责任编辑:李韦
其他文献
全新一代路虎揽胜  亮点:全铝承载车身,新一代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  作为第四代揽胜,全新一代揽胜创造性地采用全铝承载式车身轻量化技术将车身重量减轻420公斤,新一代自动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Terrain Response可以智能分析当前的驾驶状况,根据地形路况自动选择最为恰当的车辆设置。其涉水深度提升至900mm,较上一代车型增加200mm,并以3500公斤的拖拽能力领先同级别SUV。在中国,该车型
保时捷的品牌价值在于它的操控乐趣,所以尽管是保时捷入门车型的Boxster S,也依然不失大将之风采,让它飞一会儿!    你不得不承认跑车对人的那种诱惑是难以抵挡的,无论男女。那种加速度让肾上腺素激增而引起的快感,那种引擎低沉动听的轰鸣让你忍不住跟着与之一起嘶吼,那种因为呼啸而过投来的各种艳羡的目光,心里一定暗自很爽。好吧,那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次出镜的主角吧—保时捷Boxster S! 虽然保
摘要:处理好史学阅读、智慧课堂的联动关系,需要厘清素材与素养、搜集与遴选、分析与运用等关系,对材料的备用做到博观约取,认清选用材料的价值类型、认知属性和介质类别,把握好课堂目标、时机、师生课堂互动等关系,做好史学阅读成果转化的储备、选择、认识、运用,打造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史学阅读;史料转化;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现在国内看似火热的MPV市场,其实仔细数一下真正成气候的也就那么几个,除了定位于家庭用车的紧凑型MPV,还有屈指可数的几款定位于商务接待的中大型MPV,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别克GL8。也许是GL8风头太盛,它作为先来者开创的商务接待MPV市场,几乎就是一家独大,别人来了都要绕道而行——轻型商用车底盘的瑞风走的是低端路线,小日子过得不错;同为商车底盘的奔驰唯雅诺当然是高端路线了,甚至还要加价提车;其他的
预计上市时间:2011年初  预计海外售价:2万美元起    抛开各具家族特色的外观,新一代福特Ranger与马自达BT-50实际上是出自同一紧凑级皮卡平台的兄弟车型。    福特Ranger  问世20年来,Ranger一直是福特旗下最畅销的皮卡之一。新款车型在外观上多处采用了圆润的过渡,前风挡呈轿跑车般的大角度倾斜。紧凑感很强的内饰与粗犷二字可以说不沾边,无论做工还是布局都像是脱胎于轿车。除了
宝马535Li全新  新5系,外观和内饰都向7系靠拢了。作为高配车型,535Li行政版配置上的亮点更是数不胜数:抬头显示、夜视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等等。将近80万的价格是不低,但如果你把这些配置考虑进去,再考虑新的动力系统和底盘,还是很值的。    宝马523i 2006年7万公里  没加长轴距的宝马5系在二手车市里不多见,而523i又属于其中的极少数分子。这辆2006年的宝马523i,行驶里程7万
面对功能日趋多样化的轮胎,车主需要先找准自己的实际需求  轮胎的功能正日趋多样化,功能区分越来越清晰。从最近几年的新产品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针对轿车的轮胎产品,除了强调自身的干湿地抓地性能,其主打功能集中在几个方面:节油环保、耐磨寿命长、静音舒适以及冬季专用。本次我们测试的优科豪马ADVAN dB V551,就是将技术开发的重点放在了静音和舒适性能方面。如果您的车整体噪声表现不佳或者胎噪明显,高速
【项目简介】  徐州市星光小学自2001年建校以来,一直秉承“让每一颗星都闪亮”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都能闪放其独特光芒”的课堂样态。2019年学校“小学表现性学习课堂样态的实践探索”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成功立项。本项目在“表现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努力探索表现性学习的课堂结构和课堂样态,努力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表现中,焕发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态
正当第三代索兰托试车不久,国产全新胜达非常高调地在广州车展亮相了,一前一后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知道上一代的新胜达和索兰托都是以进口形式销售的,采用相同的平台和发动机,但无疑新胜达低调的外观和实用的7座设计让它在销量上领先同胞兄弟一筹,也为后来的国产化赢得了主动权。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看,起亚的势头要比现代迅猛,不仅仅是出色的设计,从质量和销售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唯独在进口车方面显得不够自信。不过这种局面随
1 ▲ 特朗斯特罗姆说,湖泊是嵌入大地的窗户。  是的,湖泊赋予了大地呼吸感——均匀和静谧的呼吸,使大地祥和。  当落日栖身于远山,卸下绚烂的斗篷,随手遮覆湖泊,湖水开始在静穆中洗濯,直到落日的斗篷褪尽光芒,完全被一种神秘的靛蓝所浸透、弄皱。  很快,这在晚风中起皱的蓝玻璃将接盛月光、星辉、渔火和人世泛滥的灯光。所有的自然和人世之光无所逃遁,在湖泊富于耐力的捕捉中化为均匀和静谧呼吸的一部分。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