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三叶草”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人,是作家、画家、出版人、教育者、学者、公益人;
  这些人,活跃在这个国家文化、艺术、教育、出版、公益事业的第一线;
  这些人,跟“三叶草”都有着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的缘分与连接;
  ……
  在这个十年的节点,我们采访了熟悉并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鼓励和助推“三叶草”的各界知名人士,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且让我们看看,在他们的眼中,“三叶草”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他们对“三叶草”寄予了什么样的希望。
  方素珍(台湾资深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阅读界亲切地称她为“花婆婆”)——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推动亲子阅读的社团。
  2.你第一次認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2008年。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推动绘本剧大赛。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热情与坚持。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集结全国阅读推广单位,拟定未来短期长期合作计划。
  熊 亮(中国知名绘本原创大师,曾获国际安徒生插画奖提名)——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到现在也不明白“三叶草”是什么样的实体,感觉这是一个自由形成的社区,每个人都有意思、有想法、有执行力,阅读和孩子就是内在链接。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太久,以致忘了具体时间。一直听说,直到第一次见到李迪,具体时间是凌晨三四点,在酒店大堂。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每次见到“三叶草”就是开展各种头脑风暴,似乎对一切有创意、对孩子有好处的东西都感兴趣,这就是我们每次都聊到半夜的原因。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我们的想法虽然都很“飞”,创意的东西实现起来总是充满艰难险阻,而且也不是赢利的事,但他们能充满热情地执行出来,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们所有的工作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如果他们未来得到更自由广阔的思想空间,就是最好的发展,希望“三叶草”越来越好!内在价值更独立,同时也能更多地与学校合作,使更多的孩子受益。
  尹昌龙(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会长)——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我眼中“三叶草”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推广亲子阅读的民间组织,很有活力,也很有影响力,可以作为深圳亲子阅读的一个品牌。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我已经有点记不清了,后来听李迪说她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我要办一个活动,纳入到读书月的体系中去,我就把信转给了读书月办公室。没想到这个举动竟然间接催生了“三叶草”这样一个组织,这也真是非常奇妙并幸运的一件事。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三叶草”在文化中心办的中国新民间的活动,那些亲子阅读专家能把故事讲得那么生动、那么有趣,连我这样一个成年人都很想听。又觉得很遗憾,要是我们小时候有人这么给我们讲故事,那简直太幸福了。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有那么多家长和孩子就像过节一样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民间阅读就应该这样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我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就是李迪本人吧。我觉得李迪口才特别好,想法特别多,讲话特别有感染力,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怎么一个人可以把这些东西讲得那么生动活泼,而且讲话当中有很多很好的故事和很好的创意。我觉得对于“三叶草”来讲,李迪是灵魂式的人物,这点是我觉得它最棒的地方,有这样的灵魂式人物,它就会成为一个灵魂式的组织,灵魂式的存在。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希望未来的“三叶草”能成为中国亲子阅读的领军队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他们培养读书的习惯,培养读好书的眼光。“三叶草”能为中国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好的滋养、最好的引导,那“三叶草”就是功德无量。我希望“三叶草”在这方面能够开个好头,能够领军,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 林(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出版中心主任,著名阅读推广人)——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故事家族”这个名字是方素珍老师给取的。“三叶草”是由一群爱阅读、爱给孩子读书的妈妈组成的组织。这样的组织在深圳出现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为深圳聚集了一群这样爱阅读的妈妈。在我看来,深圳的阅读氛围,是全国最好的。
  “三叶草”虽然由妈妈组成,但后续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我听说他们每年举办的活动有上千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也是很让人感到惊奇的数字,希望“三叶草”能在这个呼唤儿童阅读的时代继续壮大。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认识“三叶草”已经不太清楚了。在它还没成立之初,我就与它的两位创始人有过接触,一位是李迪,当时她还在《凤凰周刊》工作。一次我带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老先生去深圳央校,这所学校有一位周其星老师,他是一位从安徽过来的、非常爱阅读的老师。还有一位后来认识的番茄,这三位最核心的成员,组成了“三叶草”这样一个组织。   2010年,我们在深圳举办了首届家庭儿童阅读论坛,是由袁晓峰校长协调组织,深圳书城承办的。在这当中,“三叶草”有了一个很好的亮相,过程中他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从这之后才发现“三叶草”这个组织发展得如此壮大。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与“三叶草”有很多很多接触,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我翻译的《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当时我翻译完了将近一年,都还没有出版,我问责任编辑为什么,编辑给我的答复是,这是一本理论书,他们希望印5000本,但发行只让印3000本。我当时很生气,我想告诉他们这本书到底会有多少人喜欢,有多少人需要读这样的书。因此,我和“三叶草”的番茄联系,请她帮我在“三叶草”的群体里做了一次团购。只用了48小时,就团了3000本左右。当时我非常诧异,这的确是一本理论书,之前也很少有理论书做团购的,哪怕是一本通俗的理论书。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三叶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真正爱书的妈妈们在一起的力量。说这么一件事,并不是我想把“三叶草”变成一个销售书的途径,而是因为這本书可以代替我去讲很多话。我在很多讲座,家长们都会问什么样的书值得推荐给孩子,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你去看我翻译的这本书吧,会让我少费很多口舌。“三叶草”在这一次帮了我一个忙,让我非常感谢,印象也很深刻。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最棒的是他们的热情。经过了十年,我真的很诧异,他们的热情还保持不变,这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坦率地讲,我是推广儿童阅读领域的先行者,但我现在也自我检讨,我的热情不如原来了,很多时候也疏懒了,但“三叶草”的妈妈和爸爸带着孩子们,他们每一年都能保持那么多场次的活动,还对阅读推广这件事情乐此不疲,我感到非常诧异,也深深地敬佩。这也是为什么“三叶草”走过十年,还会有下一个十年,还会有再下一个十年,因为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一种和大家分享快乐的想法,是“三叶草”能够继续往前走的核心。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一直都盼望“三叶草”能发展得很好。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发展得很好,发展得很快。我原来跟李迪开过玩笑,我说“三叶草”应该快速地在全国发展分支机构,而不只是局限在广东,当然这个其实是有难度的。这个发展也没有必要太去走专业化的道路,就是一个由热爱阅读的妈妈们组成的,相对既松散又有组织的团体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紧密,太紧密的话大家的自由度就没了;又不能太松散,那样不能体现组织的严肃性。我觉得“三叶草”现在是刚刚好,既松散,给大家自由,又有组织性,能够让大家一起做一些事。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是“三叶草”推动的教师阅读,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做过了,就会有痕迹,这件事情会留下口碑,留下声响。未来是要一点点去规划的,这也是我对“三叶草”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期许。
  阿 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童书译者)——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对于“三叶草”,其实我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只是在许多次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与“草籽”们有过接触,并且很荣幸地入伙成了一粒“草籽”。从我接触的“草籽”来看,“三叶草”是一个非常令人愉快的存在。一群很热心且很有趣的大人们,借着孩子的机缘,也借着孩子的名义,聚合在一起,做着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有趣的事情。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我已经记不清确切的时间,也记不清最初是在网上认识的,还是在线下的活动中认识的,更有可能的情形是,我先在线下或线上认识了一些很有趣的朋友,有老师、有家长,都在很快活且很有创意地做着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很认真地在一起讨论好玩的童书。忽然有一天他们告诉我,他们是“三叶草”的“草籽”,于是本着“咸与维新”的精神,我也赶紧入伙。大体上时间可能是在2010年或更早,先是在“三叶草”网站上注册,后在深圳的一次亲子阅读论坛上“火线落草”。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记得应该是在2010年12月的某个周末,因为参加某个阅读活动再次来到深圳,当时跟周其星老师联系,看看有没有“三叶草”的阅读活动可以顺便参加。结果,在那个周末的下午被周老师拉到了央校的天堂鸟报告厅,本以为是一个小型的亲子阅读活动现场,眼前却是满屋子热情高涨的大小“草籽”,据说可能有200来人。我那天没有预先准备什么,只能使出浑身解数,以“武”会友吧,图画书玩法十字诀大概也施展了大半。不过到场的大小“草籽”们似乎玩得更嗨,如果不是要急着当天赶回广州,恐怕这场欢聚就会直落到深夜了。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我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是大小“草籽”的状态都非常欢快,相互之间也非常默契。尽管做儿童阅读推广主要着落于孩子们身上,似乎重点在于儿童的受益与愉悦,但“三叶草”的大“草籽”全情参与后,其愉悦与受益并不亚于小“草籽”,这带来了更多的相互激发,也涌现了更多的创意。儿童阅读推广中最奇妙的现象是大人与孩子共同发现、见证了童年的神奇。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想,“三叶草”最大的贡献是以一个群体展示了新型亲子关系的可能性,而其中以优秀童书为主的家庭阅读、社区阅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反过来,这样的亲子关系与群体互动又对社区人文环境的改善起到潜移默化之功。以一种生态观念来看待,“三叶草”所展示的可能性需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体验到,这是非常值得扩散的创新经验。据我的观察,“三叶草”也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所以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唯有希望能有足够的耐心,尽可能保持孩童般的愉悦状态,永葆童年时旺盛的好奇心吧。这也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与诸位“草籽”共勉吧。
  王 胜(上海佰特教创始人及理事长)——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三叶草”是一个神奇的组织,它从诞生那天起就不自觉地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以共同的价值追求为纽带,用自组织的网络相互连接和交流,迅速扩散和发展。从这两年的组织形态类型来看,很类似于青色组织,也就是“三叶草”这个组织是一种有机生命体,有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和流畅的同伴关系结构,工作则通过自我管理的团队完成。在这样的青色组织中,没有中层管理者,只有很少的工作人员,以及极少的规则或管控机制。人们不再向某个主管报告,而是向他们团队的成员负责,以实现自组织的共同目标。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好像是在2009年吧,经由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的李庆明先生而认识,因对于阅读的共同爱好而更多地接触和了解。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三叶草”的标志设计及其品牌阐释非常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其组织文化的完美体现。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我觉得最棒的就是其组织形式,让家长们自发自愿地自组织起来推广阅读的形式。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希望“三叶草”可以延续这样的青色组织的组织形式,影响更多的家长参与,在组织形式上从不自觉的青色,走向自觉的青色,在自组织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我国青色组织的典范。
  薛晓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社低幼中心副总监)——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三叶草”是一群特别喜欢读书特别是妈妈组成的公益组织,为中国的阅读推广,特别是图画书推广做出了贡献。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我第一次接触“三叶草”的朋友,大概是2010年,到李庆明校长的学校做童喜喜的活动时,认识了“三叶草”的诸位。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三叶草”每年做的年度童书榜,还有就是李迪啊,她会因为一本书跟评委吵架。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三叶草”最棒的地方第一个是专业,“故事妈妈”对书的理解有相当的深度,我个人觉得超过了不少出版社的编辑,专业性很强;另外就是万众一心,我发现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还是蛮团结的。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希望“三叶草”的理念还是建立在一个公益的组织上,以我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还是要坚守的。但是考虑到机构的运营,还是要适当地把握一下分寸。这不好处理,但也不希望“三叶草”是营利性的组织。作为“三叶草”的老朋友,希望“三叶草”会越走越好,越来越好!
  颜小鹂(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三叶草”如一股阅读的清流,娟娟秀秀,沁润着一个又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或者说感染着并影响着身边一个又一个家庭,爱上阅读,让身边多了一些美好样子的人。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我认识“三叶草”想来也有十年了。最早听说是在深圳,有几个爸妈,从他们自己的孩子开始读书,为他们自己的孩子选书,陪伴自己的孩子阅读,后来慢慢影响并无偿分享给更多的人,就是这么几位或者十几位读书人发起,成立了一个美好的公益组织,把那些爱读书,也愿意分享的人组织起来,服务于更多的人。他们去社区、去学校、去图书馆,去到阅读能去到的任何地方,把阅读带给更多的人,不仅仅服务于深圳,还通过QQ线上、网站等等,服务于更多更广的人。我们蒲公英童书馆也与他们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們用真心、用品质,把蒲公英童书馆的书,推介给了更多的读者。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与“三叶草”结缘之后,我们参加过“三叶草”组织的绘本剧大赛,我们的《神奇校车》《爷爷的肉丸子汤》等等,被排演成让孩子们、家长们开心得不得了的绘本剧。那次,我观看了由向华老师表演的《爷爷的肉丸子汤》的绘本剧,那个场面至今难忘:向华老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做着汤(现场为几百个孩子煮汤,下面观众的期待是那么的迫切),孩子们就像故事里的那些等待着爷爷做汤的小朋友一样,整个场景热闹又温暖。虽然我没有喝到一口汤(汤都让给现场小朋友喝了),但是那股美味,那种温暖,至今难忘。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三叶草”最棒的地方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坚持。在今天喧闹浮躁的环境下,这样的坚持与坚守,是值得钦佩的!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三叶草”未来的样子,我想应该如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向更远的地方,不仅仅在深圳,用你们的专业态度和能力,影响和服务更多的读者。还可以办一个阅读学校,还可以去一些书店开设“三叶草”阅读区,还可以做“三叶草”阅读包等等。就一个愿望,继续成为品质阅读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劳埃德(Christopher Lloyd,著名世界历史作家,畅销书《地球通史》作者,演说家,教育家,曾任《泰晤士报》科学版记者)——
  1.在你眼中“三叶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我认为能够组织家长们聚在一起,帮助他们给孩子灌注对于阅读的爱,这个主意简直太绝妙了。同时这也是一个闪耀的案例,让大家看到一个带着伟大创想的创始人是怎样影响数以千计的人,并让他们变得更好。
  2.你第一次认识“三叶草”是在什么时候?
  在我2016年第一次去深圳的时候,我非常荣幸地被邀请给“三叶草”的故事妈妈们做了一个工作坊,那次工作坊是关于“如何发展孩子对学习的爱”这个主题。他们对于我的自然学习法、好奇心驱动式学习,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热情和创造力,这让我深受鼓舞。那一次我非常开心。然后我给每个人签名,并拍了一些会让我永远珍藏的照片。
  3.你对“三叶草”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当我见到如此多志趣相投的父母聚在一起工作学习,承担责任,共同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机会,这真是鼓舞人心。并且这不是国家要求的,这是每个人都来做事情帮助他人的一个光辉的例子。我认为这就是人性的光辉!非常棒!
  4.你觉得“三叶草”最棒的地方在哪里?
  现在“三叶草”已经成立10周年了,它真正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而这都源于创始人的首创精神,她仍在激励着这个组织前进,激励着大家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是很特别的地方,它是由激情和个性驱动的人性的尺度。
  5.你希望“三叶草”未来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我认为当第一代在“三叶草”受益的孩子们,长大后也成为“三叶草”的妈妈,这一定非常棒,这个能量就会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其他文献
初识恩师顾美云,我尚在校念书。学校请顾老师来为我们这些不久将踏上工作岗位的预备教师做讲座,顾老师娓娓道来教学生涯中一段段难忘的磨课经历、峰顶谷底时的心路历程……从那天起,顾老师就走进了我的心里。尤其是作为结语的一段话,大致是“别人夸奖我,赞美我,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批评我,指责我,我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坏”,让我在职业生涯二十年中从未间断地在心里提醒自己,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本我。  虽是仰慕,
期刊
顾美云老师是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虽已退休多年,但至今仍然带着一批年轻的后生耕耘在语文教学的田野里。感念名师,回味经典,让我们一同赏析顾老师20世纪80年代执教的《鸬鹚》一课的教学艺术,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前行的力量吧!  一、课堂回放  (一)复习导入,引发探索  师上一堂课,我们学了第一段课文,谁来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背。)  师他背得很有感情,你们听了总的感觉是什么?  生我感到小
期刊
摘要:三年级学生作业的多维变化,改变的不仅仅是书写,更多的是从所占学习时间、学习重心的转移而促使的态度、兴趣等分化的悄然产生,是伴随作业的分化现象而产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分化。导致这种分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三年级的作业形式,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活动结构和方法,也就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足造成的成绩分化;二是教学要求与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不匹配,造成了学生学习进步的停顿
期刊
摘要:在全球数学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了解世界各国数学课程的改革的内容和进展。《内容分布与认知要求双重视角下的数学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一书,选取了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和新加坡等六个在全球有代表性的国家,以各国的小学、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段划分、组织结构、课程内容、认知要求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比较。该书主要特色是立足
期刊
摘要:2018年推介阅读的书单有《野草》《从王熙凤到波托西》《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乡关何处》《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夜航》《小王子》等,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言说风格、富有个性和学理的解读、富含真理真情的文字、透视未来的超越性等,提供了全新的阅读视角,引领读者思索并感悟作品价值。  关键词:书单作品价值阅读视角  灯下检点,旧籍新刊。过眼不少,成绩有限。老眼昏花,不敢偷懒。
期刊
初识“三叶草”,缘于我受邀担任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项目评审。这项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创设的文化基金,旨在为深圳文化事业,尤其是公益文化的发展提供基金资助及补充保障。恰逢深圳读书月开展得如火如荼,涉及“阅读”的文化项目应接不暇,而在近百份的申请报告中,我注意到了有着鲜明“亲子阅读”标签的“三叶草”。  其实,在当时接踵而至的深圳民间阅读推广组织中,“三叶草”并非开创者,也不是唯一侧重亲子阅
期刊
摘要:快乐课堂所主张的快乐,旨在改变学习过程本身,使得学习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不完全是为了学习的结果,而是为学习活动本身的乐趣而进行:既有理性而沉静的思考,启人心智;又有感性而热烈的碰撞,动人心扉。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接力里,帮助学生积累快乐的因子,积淀快乐的人生。  关键词:快乐做主人快乐课堂快乐人生  快乐课堂,首先是指儿童的课堂。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期刊
摘 要:承认“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就意味着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尊严,尊重儿童的视角,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需要,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尊重儿童的发展潜力,尊重儿童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而这一切都指向儿童的幸福。教育只有指向人的幸福,指向杰出的人,才会培育源源不断的人才。对于教师和学生这一个个生命体而言,教育就是浪漫,就是温馨,就是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童话的创作
期刊
摘 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师范生要“掌握教师所必需的语言技能,沟通和合作的技能”。教师语言是师范生专业发展领域的必修课程,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深入推进师范院校教师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以问卷的形式对不同专业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可以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语言课程 课堂教学 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语文教育”(PPZY201
期刊
摘 要:非遗艺术为民族文化之酵母。为建设有根的艺术教育,可秉持童年创意美学,创建非遗工坊,打造项目课程。全力推进 “极简化思维”“近距离体验”“情境式对话”“创意式表现”教学,精简内容,打破固态,拓展思维,变化形式,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剪纸课堂教学。  关键词:童年创意美学 属我化 非遗工坊 剪纸 项目课程  非遗艺术为民族文化之酵母。我们要建设有根的艺术教育,必须守本创新,化旧为新。为此,我校创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