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经费“再使用”问题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使用过的地震经费“再使用”,可以缓解地震经费紧张状态,增加地震工作活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的组织工作薄弱是我同地震竹理体制的一个缺陷。地震监测预报区的地理范围与地震行政竹辖区范围的不一致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基本原因。实行相邻省市地震协防制,建立协防领导小组是改善和强化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和管理方式。
期刊
本文介绍一套适合于广东省地震局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综合评奖方法是当前较合理可行的评奖办法。
期刊
地电自动测量系统国产化研究成果(简称C—ATS)验收评议会于11月9日在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地震中心台圆满结束。会议开了2天,会前测试小组用了2天时间对C—ATS系统进行了技术指标测试。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科技司、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河北、四川、广东省地震局等单位派出的专家代表11名。河源市科委、地震办领导代表地方政府到会祝贺。所在地台站代表列席了会议。
期刊
本文对龙湖地区地面脉动的测试结果,结合该地区的土层剪切波速度Vs,第四纪复盖层厚度H,进行分析研究。求得了本地区地面脉动卓越周期T的统计计算式:T=1.8H/Vs。应用这个计算式,根据实测的地面脉动卓越周期,剪切波速度的数据,推算第四纪复盖层厚度,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本文的统计计算式与日本学者金井清提出的计算公式T=4H/Vs,有相同的比例关系,但有明显差别的比例常数。文中对此及一些有关问题进
期刊
本文依据对晚白垩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地层中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以及地应力测量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分析,反演了郯一庐断裂带赤山段及近侧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以来的构造应力场,得到:Ⅰ期,σ_1为近南北向,作用时间自古新世后至晚更新世之前;Ⅱ期,σ_2为北东东—南西西至近东西向,作用时间始于晚更新世后,其影响可能延续至今。两期应力均以水平方式作用为主,且分别与宏、微观构
期刊
本文回顾了中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带几例历史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讨论了由定数法所确定的地震烈度折算成抗震设计参数的关系,以及由概率法取得的地震动参数直接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重要性;简述了地震小区划方法;指出开展滨岸地带港口城市,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场地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对减轻地震灾害的深远意义。
期刊
对六十年代生产的烟熏记录地震仪进行技术改造:保留烟熏记录,保留65摆(或DD—1摆)以ARA积分放大器代替线性放大器,以线性笔头代替积分记录笔,增配电子报警器及交直流自动切换电源,组成新的地震观测仪器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在广东地震台网实施、两年来仪器运行正常、效果很好。
期刊
1991年度广东省地震趋势会商会于1990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广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省地震局领导,各市地震局(办),各地震台站,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各研究室,测量物探队和局机关各处室代表共90余人。海南省地震局也应邀派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由广东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主任任镇寰主持,丁原章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何熙平副局长对会议作了总结。 12位代表在会上作了与震情分析有关的专题研究分析报
期刊
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地震台网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战略,较系统地分析了观测技术队伍的素质与现代化台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论述了继续教育在现代化台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观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为加强和推动观测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本文研究地震台站存在的问题,阐述台站改革开发的基本思路及搞好台站开发对促进台站综合治理的意义,介绍了具体做法和成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