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与工程地震的关系及若干原则、方法问题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了中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带几例历史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讨论了由定数法所确定的地震烈度折算成抗震设计参数的关系,以及由概率法取得的地震动参数直接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重要性;简述了地震小区划方法;指出开展滨岸地带港口城市,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场地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对减轻地震灾害的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为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加强青少年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的防灾意识;为增进港、澳和内地中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广东省八九五一工程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地震学会、阳江市人民政府、肇庆市人民政府、新华社香港分社等单位于1990年8月7日至12日联合举办了“国际减灾十年”省、港、澳地震夏令营。营员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地区12个市,均为在校高中学生。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老师及
期刊
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目前多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给出。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以设计基准期T=50年、加速度超越概率P=0.1的标准确定。本文根据广东省数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常见的砖混结构的地震动参数的优化决策,认为上述标准宜取为T=50年、P=0.05—0.1。
期刊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四个诱震水库的地质调查及其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地震诱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诸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水库地震的诱发因素很多,但大体上可归纳成库水渗透条件和发震构造条件两类;这些环境因素只有在它们按一定方式恰当地组合成一个统一体存在于同一库区(段),水库地震才有可能诱发产生。因此,预测水库地震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查明库区诱发地震的环境因素及其总体组合条件。
期刊
本文简述日本的地质构造、火山、地震活动的轮廓和特点;重点报导作者在日本现场考察活动断层和火山的结果;对日本在地学领域研究的特点、经验及趋向进行了概括相评述。
期刊
作者根据多次现场地震工作的实践经验,从现场地震工作的阶段划分、组队规模、指挥部组成、工作总部署、震情监测分析、宏观考察、社会经济影响、对外宣传、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文书通信、政治思想保证、后勤保证和现场工作总结等13个方面对现场地震工作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讨论。文中指出了各项工作的要点及应注意的事项。
期刊
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的组织工作薄弱是我同地震竹理体制的一个缺陷。地震监测预报区的地理范围与地震行政竹辖区范围的不一致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基本原因。实行相邻省市地震协防制,建立协防领导小组是改善和强化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和管理方式。
期刊
本文介绍一套适合于广东省地震局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综合评奖方法是当前较合理可行的评奖办法。
期刊
地电自动测量系统国产化研究成果(简称C—ATS)验收评议会于11月9日在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地震中心台圆满结束。会议开了2天,会前测试小组用了2天时间对C—ATS系统进行了技术指标测试。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科技司、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河北、四川、广东省地震局等单位派出的专家代表11名。河源市科委、地震办领导代表地方政府到会祝贺。所在地台站代表列席了会议。
期刊
本文对龙湖地区地面脉动的测试结果,结合该地区的土层剪切波速度Vs,第四纪复盖层厚度H,进行分析研究。求得了本地区地面脉动卓越周期T的统计计算式:T=1.8H/Vs。应用这个计算式,根据实测的地面脉动卓越周期,剪切波速度的数据,推算第四纪复盖层厚度,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本文的统计计算式与日本学者金井清提出的计算公式T=4H/Vs,有相同的比例关系,但有明显差别的比例常数。文中对此及一些有关问题进
期刊
本文依据对晚白垩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地层中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以及地应力测量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分析,反演了郯一庐断裂带赤山段及近侧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以来的构造应力场,得到:Ⅰ期,σ_1为近南北向,作用时间自古新世后至晚更新世之前;Ⅱ期,σ_2为北东东—南西西至近东西向,作用时间始于晚更新世后,其影响可能延续至今。两期应力均以水平方式作用为主,且分别与宏、微观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