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宴》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安妮宝贝的新作《春宴》出版,字数长达30万字。作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作家”,安妮宝贝新作轻而易举拿到200万的天价稿酬,首印120万册。《春宴》也如期热销,一面世便占据着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遗憾的是,《春宴》却招致大批读者的批评,并且,这些差评绝大多数来自于安妮宝贝的忠实追随者,她们纷纷留言“十年不变,恶心到爆”。读者的批评尽管过于情绪化,但却也道出安妮宝贝作品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不断的自我重复。这会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安妮宝贝的自我重复表现在哪,她为什么自我重复,为什么她的重复能够赢得读者,而到了《春宴》却引起批评?
  安妮宝贝自我重复首先刺眼地表现在小说人物与情节的高度雷同。她的小说第一主人公是一个女子1(“女子”是安妮宝贝的惯用词),而这个女子1一定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童年生活:一定是破碎的,或父母离异,或继母,或被寄养,总之会有不幸状况降临在女子1身上。性格:破碎的童年经历一定要发挥作用了,女主人公性格一定与世隔绝,一定阴翳古怪,一定内心绝望,一定要不断放逐自我,摧毁自我。这种雷同甚至表现在穿着与外貌上:牛仔裤(要洗旧,要松垮),凉鞋(带子一定要细细的),如果是球鞋(一定是系带的),内衣一定是蕾丝边的;外貌:头发(一定是海藻般),有一颗眼泪痣,眼神一定是放肆而直接。
  而其小说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内心绝望的女子l寻找爱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这样的:爱上了男子1,因为这个男子l真正理解她;但是男子l因为种种原因不敢或不能爱她;于是她选择了自我放逐。这种放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断旅行漂泊;另外一种是“随便”爱上另外的男子(男子2、男子3),自我折磨。
  男子l的形象特征很明显:高级白领,英俊,但是沉默,喜欢穿衬衣(最好是白色的)。而男子l爱上女子l的原因是他被女子1那种遗世独立的气质所吸引,女子l让男子1看到了自身的另一面;但是男子1一定要被沦为商业社会的动物,一定因为自身的自私和懦弱,没有和女子1在一起。于是女子1开始自我放逐,她一定会“随便”爱上另外的男子(即男子2),但是最后两人一定分手,女子1继续自我放逐,结局往往是死亡。
  男子2的形象特征:平凡,慵懒,往往在后面没有工作,还有暴力倾向。
  而结局是分离之后,继续自我放逐,或者死亡。《二三事》莲安割腕自杀,《莲花》苏内河自我放逐后死亡,但她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女子1这样“自虐”的目的是为了确证自我的存在,确证爱的存在。
  颇有意思的是,安妮宝贝一而再重复这样的故事,但是读者却乐此不疲。希尔思·米勒曾经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有关“模仿”的见解加以现代的诠释与发挥,他认为:“我们需要故事的基本原因是,在故事中我们整理或重新整理现有的经验,我们赋予经验一个形式和一个意义,一个具有匀称的开头、中间、结尾和中心之旨的线性秩序。”而且,米勒进一步所强调的,我们不仅需要故事,而且“我们一再需要‘相同’的故事”。正如“孩子坚持要大人一字不易地给他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如果我们需要故事来理解我们的经历的含义,我们就一再地需要同样的故事来巩固那种理解。”这大概便是安妮宝贝,也包括很多通俗言情小说家故事雷同,却始终有大量读者的原因。那么,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安妮宝贝的小说是怎样“理解我们的经历的含义”?换言之,她的小说有哪一点击中了她的读者群的集体无意识?
  其实,安妮宝贝的意图赤裸而明显,她的故事通过一个勇敢女性的受难史,通过她的爱情悲剧和精神幻灭,实现对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的现代世界的批判,带有鲜明的女性自觉意识。她深爱着她笔下的女子,她们勇敢,单纯,热烈,听取内心的声音,她们要的无非就是一个真正怜悯她、爱她的男人;但在高度物质化的男性社会,她们只能节节败退。我从不怀疑安妮宝贝写作时的诚意,独特的“安妮调调”——略带警醒、略带颓废,也曾打动千千万万都市女性的心灵。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受的任何委屈,都可以在安妮宝贝那里得到抚慰。这是一种惺惺相惜,也不乏自恋成分。安妮宝贝笔下那个勇敢的女性,也成了千千万万女性的精神投影,既告慰了她们,也给予她们以某种虚拟的勇气。读者不反感安妮宝贝的重复讲述,也是因为故事“理解了她们的经历的含义”。这恰恰落入了消费主义的逻辑。
  或许我们不应该过于挑剔。市面上流行的青春爱情小说,解剖一下也不外乎这样的套路;你总不能用考量《尤利西斯》的标准来考量琼瑶吧?但我们对安妮宝贝刻薄,恰恰是因为我们对她抱有期待。安妮宝贝对世纪末都市女性心路历程的细致刻画,乃至她的遣词造句能力,都赢得了主流评论界的认可。但这不能成为她自我重复的理由。况且,她的“女性故事”在逻辑上漏洞百出,显得做作。一方面,女子l总是在企求一段平凡的爱情;可是,当她遇到真正可以执子之手的平凡男子,她却主动地迟疑,退缩,直至放弃。比如《二三事》中良生之于沿见,《莲花》中的苏内河,《春宴》当中周庆长与定山。“生命若开始知足,本身亦已经是一场浪费。”她们永远无法填满那欲望的沟壑。她们的放荡、放逐看起来确实华丽动人,她们的自我毁灭也令人痛心;但说到底,这根本是一种自作自受。在她们的逻辑中,在追寻爱这样一个伟大的借口之下,一切放纵便值得原谅。“你必须穿越的漫长隧道,否则你无法捕捉远处闪烁的微光。”(这句话变着法在安妮的作品出现过不下3次)这样的辩证法看似充满哲理,但是,太阳就在头上,为什么非得穿过隧道?
  当然,不能否认,安妮宝贝对此也有过深刻自省。她对女子1的刻画一开始总是用力过度,乃至到最后成为强弩之末,难以收场,只能将人物粗暴推向死亡;但在《七月与安生》、《二三事》和《莲花》中,她在对女子1浓墨重彩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女子2,这是七月,良生和庆昭,以实现某种平衡。女子2与女子1性情相近,她也是女子1整个生命历程的见证者。即便女子1在她们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们都没有重复女子l的老路。她们遇上了内心平和中正的男子,便也停下了追逐的脚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走上了相夫教子之路。这些男子都无法再给她们的生命以激情,这是女子2的一种不无妥协的选择,但何尝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设置表现出了安妮宝贝一种女性自我救赎情怀,表现出对女性和生命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也是安妮宝贝对抗虚无的一种努力。女子1的故事讲述,几近要耗尽安妮宝贝的生命力——她们那样不幸,她们的愿望那样卑微,她们那样热爱生命,她们那样勇敢,但她们却如此不幸。在这样的绝望故事中,安妮宝贝时时要陷入一种虚无的境地中。“爱如捕风”“生命是一场幻觉”类似的阐释触目皆是。这时候则需要女子2来平衡,在不无虚幻乃至勉强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结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脱,为自己,也为读者在留下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到《春宴》中,安妮宝贝却不幸地丧失了自我救赎的努力。《春宴》的故事内核仍重复老套路,只是设置复杂了一点。有虚实两条线。庆长和信得是“我”笔下的两个人物,而信得的故事根据“我”的一位读者的经历改编,并且小说结束时,“我”遇到了这位读者。庆长与信得的性格,一个读者这样形容,“一个飞蛾扑火,一个遗世独立”,但实际上也难有具体的分野,都是有真爱而不可得,只能不断自我放逐。即便依旧是七月与安生这样的人物设置,但是安妮宝贝将笔下的人物引向的是虚无之境,信得、庆长和“我”不再是一种互补,而是并列。所有人物在坎坷的经历中千疮百孔,最后走向了“坦然”,然而这种“坦然”其实是一种彻底的无奈,是生命之火平息之后的平和,是空洞和虚无。
  我始终认为,困扰安妮宝贝的便是这样一种人生虚无感。她的作品故事性极弱,撑起故事框架的往往是由华丽文字堆砌而成的“情调”,这些情调所捕捉的并不是生活中饱满丰盈的那一面,甚至也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个体在时间的流失和空间的转移当中,因孤独、失落而衍生出的稍纵即逝的恍惚感和虚无感。而安妮宝贝笔下的人物无一不在这种虚无阵地中艰难地突围,甚至为了冲破这虚妄的弥彰,她只能不断重复讲述类似的故事。遗憾的是,10年了,安妮宝贝始终未能勘破这虚妄,甚至最后,她本身成了虚妄。
其他文献
从2010年起,十余本展现80后童年记忆的图书陆续出版,它们迅速取代了《蚁族》、《裸婚》、《80后集体奔三》等揭示80后生存现状的图书,荣膺“最80后”的读本。  综观这批图书,《80后的小时候》(张伟迪,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80后回忆录》(包包,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白小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0后自己的老照片:令人温暖而伤感的回忆》(李
期刊
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政治学在中国的恢复。自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的政治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2011年,是中国政治学步入“而立”之后,正式迈向“不惑”的开端之年,这一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不仅仅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而且更是“而立”之后确立“学识自立”之风格以达“安身立命”的关键。因此,与以往政治学研究相比,2011年的政治学研究,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自主性地反思中国
期刊
2012年1月7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渔阳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出版行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媒体的出版人、学者、书评人、编辑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表了书面讲话,副署长蒋建国、邬书林,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高明光、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陶骅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柳斌杰在书面讲话中指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期刊
社会科学是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个在深刻民族危机之际被裹挟进现代化的国家,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几乎全部“移植”自西方。有语言学家做过研究,目前流行于中国社会科学界的280个主干词(关键词)全部来自于日本,而其中大多数又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从欧美国家引进和翻译的。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中国学人又以极大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民族危机感,直接从欧美国家大量引进理论资源,以求启蒙国民和重振中华、保住中
期刊
西安事变的序曲,李伶著,长征出版社,2008  漫漫归乡路,张间实著,哈尔滨出版社,2010  杨虎城大传,杨瀚著,团结出版社,2008  张学良口述历史,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亲历西安事变,李立编著,团结出版社,2007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杨奎松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密档中的历史:西安事变,刘方富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  1936
期刊
认识社会结构与解决社会问题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具体而言,社会调查的方法主要有4种,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中以前两种较为常见。统计调查属于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而实地研究走的则是定性研究的路径,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适合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社会科学界中的定量研究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以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常常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这一
期刊
1994年的《欲望的旗帜》标志着格非创作的转型,从其沉醉于写作主体瞬间感觉的书写,迷恋于及在文本迷宫中高超技艺的展现,转变为重建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努力开掘作品人物的心理空间与精神向度,冷峻而思辨地直逼人的生存迷津。格非转型后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其“乌托邦三部曲”上(2004的《人面桃花》、2007的《山河入梦》、2011的《春尽江南》)。《人面桃花》通过设置一个理想的“花家舍”,描述了主人公
期刊
2011年10月的一个夜晚,在南开大学永明馆,文学院的熊培云、李润霞和我围绕微博的社会政治功能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争论。其间,在场的同学用手机对讨论进行了微博直播,以至于海内外都有网友关注了这一场争论。  到底微博、围观能改变什么?我跟培云的观点针锋相对。  在我看来,当前中国有两种民众聚集的形式:一种是街头聚集,一种是网络聚集。相对而言,前一种形式比较复杂,既有集体告状、游行静坐等形式,也有
期刊
受访人:羽根次郎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天津外國语大学日语系讲师  采访人:刘昕亭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地点:南开大学夜未央咖啡馆  时间:2011年10月5日  刘昕亭:羽根,你好,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先从自我介绍开始吧,先跟读者聊聊为什么你会对中國感兴趣?为什么选择来中國大陆留学?  羽根次郎:我是在日本一桥大学念的本科。本科毕业之后去三菱重工上班,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觉悟,就是
期刊
进入新的21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繁荣发展,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创造了中国童书“大国崛起”的“美丽童话”,成了一支拉动中国出版上行的的“领涨力量”,被誉为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一颗“常青树”。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黄金时代”能持续多久?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美丽童话”能持续多久?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一直是出版界及社会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话题。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