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主持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的一个夜晚,在南开大学永明馆,文学院的熊培云、李润霞和我围绕微博的社会政治功能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争论。其间,在场的同学用手机对讨论进行了微博直播,以至于海内外都有网友关注了这一场争论。
  到底微博、围观能改变什么?我跟培云的观点针锋相对。
  在我看来,当前中国有两种民众聚集的形式:一种是街头聚集,一种是网络聚集。相对而言,前一种形式比较复杂,既有集体告状、游行静坐等形式,也有其极端的政治形式如聚众围堵政府部门,甚至上升为破坏力极大的公共暴力事件。后一种形式则是一种“话语广场。通过排山倒海般的话语集团军形成对各种政治事件的质疑、反思甚至攻击.更多的时候,人们会认为一个事件演化成街头聚集事件就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了。就要动用警察或者保安进行灭火,而如果在网上“呐喊”,则一方面可以起到舆论压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会导致不可控制的社会混乱,所以,相对比较安定。事实上,“网络广场”越来越被人们看做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良好作用的场域,人们寄望于这个场域中的社会舆情反映民意,体现民望,更能够表达民主意志,成为中国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形式。
  但是,至少截至目前,网络处于一种无序的广场政治状态。“广场政治”的优点和缺点都在网络广场上面可以感受到。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广场政治的核心意象就是“民主”,似乎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但另一方面。广场政治总是暗含着理性的丧失和个体被淹没的宿命倾向,人们处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会滋生一种无法名状的孤单感,于是,近似于德国哲学者弗洛姆所说的那种“逃避自由”的倾向就会出现:人们会在一种茫然感中产生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的冲动,并且,倾向于跟随最能感染自己的声音来采取行动。这种逃避自由的倾向,往往在群体民主幻觉中造就混乱、盲从和非理性化冲动。
  事实上,一直以来,广场政治就是一种“生产幻觉”的政治形式.它赋予广场上的人们喊口号的权力,却因此令他们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它赋予个体“主人翁幻觉”,却让他们沦为无法自控的冲动的行动者。所以。到底广场政治是一种民主政治,还是一种导致威权的政治呢?我觉得这个问题还会一直纠缠着社会学家们的……
  
  
  
  
  
  
  
  
   2011年11月于南开大学
其他文献
“2012”,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想象性记忆的符号。从《圣经》里面的末日审判到雅斯贝尔斯的临界体验、甚至海伦的最后三天与齐秦的世界末日,直到那部著名的电影,“2012”变成了想象性的终极意义符号。  好吧,借这个本不成立的“命题”发挥一下,假定如此,那么,2012年,我们要期待什么呢?  我期待春晚变成一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  我期待房价合理回归而使更多的年轻人实现形而上的憧憬;  我期待微博上面有
期刊
在我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上,长篇小说创作从来都以活跃、丰富而居于引人注目的地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着积极影响,虽说2011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波澜不惊,总体看没有什么特别显山露水的热点与亮点,但整体态势很好,名家竞相推出新作,人才成长显现良好迹象,多种题材百花齐放,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内涵式发展成为主调,生动反映了当前文学创作繁荣的景象。  乡土小说魅力依然  乡土文学或说乡土叙事在2011年长篇小说
期刊
我是一九四六年春考入无锡国专的,当时,迁到广西去的无锡国专本校还未迁回来,为了争取时间,所以唐文治校长决定先在无锡原校址实行春季招生。  这时,距抗战胜利还不到半年,但国内形势已很紧张,内战一触即发,不过对我这个一直生长在农村,连无锡城里都未去过的人来说,对时局根本一无所知,连“共产党”也是此时才听说的,可见我当时闭塞到什么程度。  我现在回忆起母校来,真正怀着无限的感激之隋,可以说“生我者父母,
期刊
从2010年起,十余本展现80后童年记忆的图书陆续出版,它们迅速取代了《蚁族》、《裸婚》、《80后集体奔三》等揭示80后生存现状的图书,荣膺“最80后”的读本。  综观这批图书,《80后的小时候》(张伟迪,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80后回忆录》(包包,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白小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0后自己的老照片:令人温暖而伤感的回忆》(李
期刊
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政治学在中国的恢复。自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的政治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2011年,是中国政治学步入“而立”之后,正式迈向“不惑”的开端之年,这一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不仅仅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而且更是“而立”之后确立“学识自立”之风格以达“安身立命”的关键。因此,与以往政治学研究相比,2011年的政治学研究,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自主性地反思中国
期刊
2012年1月7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渔阳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出版行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媒体的出版人、学者、书评人、编辑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表了书面讲话,副署长蒋建国、邬书林,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高明光、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陶骅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柳斌杰在书面讲话中指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期刊
社会科学是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个在深刻民族危机之际被裹挟进现代化的国家,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几乎全部“移植”自西方。有语言学家做过研究,目前流行于中国社会科学界的280个主干词(关键词)全部来自于日本,而其中大多数又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从欧美国家引进和翻译的。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中国学人又以极大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民族危机感,直接从欧美国家大量引进理论资源,以求启蒙国民和重振中华、保住中
期刊
西安事变的序曲,李伶著,长征出版社,2008  漫漫归乡路,张间实著,哈尔滨出版社,2010  杨虎城大传,杨瀚著,团结出版社,2008  张学良口述历史,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亲历西安事变,李立编著,团结出版社,2007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杨奎松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密档中的历史:西安事变,刘方富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  1936
期刊
认识社会结构与解决社会问题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具体而言,社会调查的方法主要有4种,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中以前两种较为常见。统计调查属于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而实地研究走的则是定性研究的路径,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适合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社会科学界中的定量研究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以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常常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这一
期刊
1994年的《欲望的旗帜》标志着格非创作的转型,从其沉醉于写作主体瞬间感觉的书写,迷恋于及在文本迷宫中高超技艺的展现,转变为重建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努力开掘作品人物的心理空间与精神向度,冷峻而思辨地直逼人的生存迷津。格非转型后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其“乌托邦三部曲”上(2004的《人面桃花》、2007的《山河入梦》、2011的《春尽江南》)。《人面桃花》通过设置一个理想的“花家舍”,描述了主人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