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用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性。
  3.了解我国古人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国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大约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数学趣题(多媒体出示题)。
  2.生品读古题,发现信息。
  师:读一读,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根据题意自由回答。
  师:你不仅能从古代趣题中发现数学信息,还能把它翻译成现在的数学表达形式,真了不起!老师就把你的作品记录下来。(多媒体出示这道古题的现在表达形式)这就是今天数学广角要研究的问题——鸡兔同笼。(板书课题)
  二、小组探究,尝试解决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解决鸡兔问题都与哪些方法吗?生回答,师板书:(列表法、估计猜想法、假设法)
  2.师:你们的自学能力真强,这是学好数学很重要的方法,而且你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也让我刮目相看!
  3.多媒体出示例题:生读题,找出数学信息。
  师:把35个头分成鸡和兔两种情况来列表,估计猜想,你们觉得容易吗?如果现在数据可以更改的话,你们希望怎么改呢?
  生:可以把数据变小些,计算起来更容易。
  师:你想到了“化繁为简”,这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和策略,你已经具备了学好数学很重要的品质,真了不起!老师为你点赞!
  点评: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验证,培养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策略意识。“化繁为简”初步体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4.出示例题1
  师:自由读题,看谁找到的数学信息多?
  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学习提示:
  (1)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解答。
  (2)通过解答此题,你知道解决鸡兔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看书104页内容,然后在小组内商量,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解答此题。
  生读书后,在小组内完成自学提示的两个问题。
  5.学生汇报
  师的预设:(1)列表法(2)假设法(3)估计猜想法(4)古代方法(5)其他方法。
  (小组代表进行讲解各自的方法。)
  6.师进行小结,并板书。总结解决鸡兔问题的关键,就是每只兔比每只鸡多两只脚,把一只兔当做一只鸡就少两只脚。
  7.根据生活经验,介绍生活中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鸡兔问题有人这样解决,多媒体出示:
  有一朋友没读过书,生意却做的相当的大,我一直很好奇。一天去拜访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他儿子在做作业,有道题不会,叫我们帮忙!题目是:鸡和兔共8只,共有26只脚,鸡和兔各幾只?我答,“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Y”……我还没算出答案,朋友已给出了答案!
  他的算法是: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26-8=18。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18-8=1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
  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8-5=3只。所以他儿子数学总考第一。这种算法,让老师情何以堪!只能感慨学习不能读死书啊!不然拼不过土豪呀!
  (让学生给这种方法起名,板书:土豪法)
  8.介绍古代方法
  我们是这样解决鸡兔问题的,古人又是怎样解决的呢?课后同学可以看书上的阅读材料,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寻找一些类似的问题实施你的身手!
  三、巩固练习,构建新知
  1.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2.小明用10元钱正好买了20分和50分的邮票35张,求这两种邮票各买多少张?
  3.松鼠妈妈釆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釆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釆12个,它一连8天一共釆了112个,这八天一共有几天晴天,几天阴天?
  师:第二、三题还是鸡兔问题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生尝试解决。
  师: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可以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你们太棒了!
  四、回顾知识,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在以前是属于奥赛典型题,如今编入新课程教材第八册中。对学生尤其是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假设法解答,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时结合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再配合假设法。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例:鸡兔同笼,有35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我先化繁为简,把例题改为8只头,26条腿。刚开始采用教材中的逐一列表法,让学生自己去推算出来,学生觉得这种方法罗嗦。我就建议用中间列表法,发现鸡4只,兔子4只,腿就一共有24条,再进行增加或减少,最后得到了3只鸡,5只兔。学生的速度就加快了。另外,引导学生通过对表格的理解,利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试着做练习题。最后还指导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这类问题,他们对本节课掌握的还不错,今天的一些题目里也证明了学生喜欢这类题目,虽然很难,但我相信,只要学生喜欢了,那么再难的数学题都不是问题了。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山阴道”等词语,并能积累有关描写花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理解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的归类整理。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知识与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定律是数学的抽象概括,学生不容易理解。乘法分配律变化无穷,是学生最难掌握,最容易出错的定律,加之运算定律多了,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本节课的定位主要有:  1.根据算式的运
期刊
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运用英语所学句子进行语言交流。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所学单词和语句,并能在情境中运用。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精神。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情景对话掌握英语句子What will you do on Sunday? I’ll read a new story book. How about you? 掌握词汇:read a book 、 watch TV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源于山西经济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一册,3.1《计算机中的文件》。本小节内容又分为两小节3.1.1《文件和文件夹》、3.1.2《资源管理器》。教材详细地介绍了文件、文件夹和资源管理器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文件管理》操作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起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同学此前已经学习了一些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孩子们学习兴致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知道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纸张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了解纸张的来之不易,初步树立珍惜纸的意识。  教学准备:  制作纸的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为了奖励你们积极发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请看,这  是什么?生:马。这匹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期刊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理解连减的简便算法,能根据数据特征合理选择算法,培养简算意识。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连减计算中,能根据数据特征合理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配套资源:  《连减的简便
期刊
活动目标:  1.欣赏四季不同的花,能大胆表达对花卉的喜爱之情。  2.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对花卉的了解,初步感受花语。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不同种类的鲜花、背景音乐、盆栽若干、PPT、花卉拼图、花卉连连看底板、记录表、记号笔、蜡笔  经验准备:幼儿对于四季的花卉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導入:参观花博会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花博会的活动室欣赏花卉,背景播放花卉视频  2.
期刊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在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中认识10个字。  2.会写4个生字。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教学重点】 学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领悟星空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2.熟讀课文。  【课时安排】2课
期刊
小班幼儿体育游戲——《小兔跳跳跳》
期刊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三个场景,讲述树和喜鹊由单独一个到众多,由孤独到快乐的故事,故事告訴孩子们人需要朋友、同伴,有了朋友、伙伴才会快乐的道理。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洁,句式基本相同,主题鲜明,很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