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剂QKJ-DN/3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

来源 :石化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脱硝剂QKJ-DN/3在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4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原料性质和主要操作条件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加注脱硝剂QKJ-DN/3后,产品分布、汽柴油性质、烟气组成基本稳定,再生混合烟气中NOx质量浓度由空白标定期的123.04mg/m3降低到58.59 mg/m3,可满足DB 37/2376-2019的要求.
其他文献
坝体作为水库枢纽的核心构筑物,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为保证水库大坝安全,我国制定了定期进行安全鉴定的制度,依据鉴定结论进行水库的除险加固.千泉湖水库在2017年开展了最近一次安全鉴定,经综合评价鉴定为“三类坝”.以千泉湖水库坝体病险现状为基础,遵循“有险除险,有病除病,经济安全”的原则,维持水库原设计功能不变,开展了坝体的加固措施研究,消除水库安全风险,为本地区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供指引思路.
以工业C10烯醛为原料,采用液相加氢法制备2-丙基-1-庚醇,考察了自主研发的C10烯醛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并与国外同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C10醇的总收率逐渐增大;当反应温度在150~170℃时,与进口催化剂相比,国产催化剂C10醇的总收率和对C10醇的选择性分别增加了 1.0,0.5~1.0个百分点,C10 烯醛转化率相同(均达到100%);在反应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国产催化剂连续运行2 000h后,性能稳定,C10醇的总收率为97.0%~99.1%,C10烯醛转化
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小试试验,对催化剂质量分数、初始氢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助剂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初始氢气压力为10 MPa,反应温度为450℃,反应时间为90 min,油酸钠助剂质量分数为0.5%的优化条件下,进行加氢裂化高压釜试验,产物中>180~360℃馏分和焦炭收率分别为53.54%,1.38%;在其他条件不变,初始氢气压力为20MPa,氢油体积比为1 000∶1的条件下,进行中试试验,产物
对人工智能(AI)模型技术和先进流程工业大数据降维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提出了AI模型与先进流程工业大数据降维双模型联合的智能优化技术.该双模型联合的智能优化技术,弥补了AI模型使用复杂、模型维护难的缺点,加强了装置操作人员对智能优化的干预,起到了开环实时优化的效果,联合先进控制系统可实现闭环实时优化,可应用于芳烃、乙烯裂解、化工聚合装置、科研开发、炼化智能化平台建设等领域.
利用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估算碳四(C4)与二甲基酰胺(DMF)之间Wilson方程二元参数,再利用Unifac模型估算C4烃之间的二元参数,建立了 DMF萃取精馏分离丁烯、丁烷过程的气液平衡模型,并利用Aspen Plus灵敏度分析工具考察了总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溶剂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溶剂进料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性高,在总理论塔板数为64块,C4进料位置为第32块塔板,溶剂比为3.5,回流比为4.5,溶剂进料位置为第3块塔板,溶剂进料温度为60℃的最佳条件下,塔顶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通常会因为基础资料不足、理论方法欠缺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中小河流治理质量.通过以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为例,分析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管理对策.
为了实现聚丙烯装置凝液余热的利用,对其回收利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装置进行了工艺优化和改造.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将聚丙烯装置丙烯轻组分汽提塔再沸器凝液全部回收,并将凝液余热作为高压丙烯洗涤塔再沸器热源、催化剂或给电子体等介质的加热或伴热热源的措施后,蒸汽用量降低了 5.5%,凝液回收量增加了 40%,外送凝液温度由95℃降低至50~55℃,高压丙烯洗涤塔再沸器运行周期延长至3 a.
以半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氧弹法考察了抗氧剂种类和添加量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并与氧化管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3%的酚型抗氧剂T501和胺型抗氧剂L57时,半合成基础油的旋转氧弹时间分别延长了 566%和262%,酚型抗氧剂T501的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胺型抗氧剂L57;半合成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随着T501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T501的质量分数为0.3%时较佳.旋转氧弹法和氧化管法实验结果呈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974,旋转氧弹法重复性实验结果可满足SH/T
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开发出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吸收剂,并利用超重力吸收工艺,对4种吸收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有机废气VOCs质量浓度为1.5~2.0g/m3时,3#环状聚合物吸收剂处理吸收效果最佳,VOCs去除率最高达70.3%,4#有机硅聚醚吸收剂次之,VOCs去除率高达68.2%;对于低VOCs质量浓度(0.1~0.5 g/m3)有机废气,3#吸收剂,4#吸收剂VOCs去除率分别降至51.8%~60.3%,46.3%~52.1%,当3#吸收剂与4#吸收剂复配质量比为1∶5时,VOC
考察了硫化温度、硫化氢质量分数、硫化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器外完全硫化态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硫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气相成膜微钝化技术对器外完全硫化态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处理,可较好地解决其与空气接触时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在硫化温度为350℃,硫化氢质量分数为0.3%,硫化压力为0.5 MPa的较佳条件下,制得的器外完全硫化态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与常规器内硫化态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相比,其选择因子可提高31%.